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中兴大明,从南京登基开始 > 第二章 寺庙僧众良莠混

中兴大明,从南京登基开始 第二章 寺庙僧众良莠混

作者:兔狲掉帧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01 20:19:03 来源:882

仅削永绶职之镇,请功偿明日。

看到这样的回复,朱松下意识地以为是不是自己的意思没有表达到位。

于是很快又发了一份谕旨,这次内容就很直截了当,让黄得功把于永绶给交出来。

并且嘱托着连夜必须送达到黄得功手上,黄得功也很干脆利落,次日的午后朱松就收到了回信,内容也很简单,反正就是两个字:不行。

一拉一扯,朱松终于反应过来了,感情自己这个所谓的“从龙之臣”,就是要和自己叫上板了啊?!

连带着内阁两位阁老都很懵逼,高弘图自然是完全理解不了的。

而马士英好歹是和和黄得功打了两年交道,甚至还用书信暗示黄得功让他跋扈点,别听史可法的话。

虽然马士英的确知道黄得功的跋扈,但是这样直接和皇上杠上了,也是始料未及。

一下几人都在想,他真不怕天子震怒吗?

事实情况是朱松还真震怒不了,在收到回信这天午后,朱松就召见了两位阁老商量事情。

“皇上,臣的意思,是拟追封李大开为节义将军,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然后由户部拨出一千两,两百两抚恤其家人,八百两抚恤其部官兵。”马士英先开口说道

朱松吃力地笑着:“如此倒是小解决了一点问题,那京口的辽人客兵怎么处理?到底也是为国家戍土十数年的将士。”

高弘图说着:“臣自淮上督粮而归,山东、河北等地的北漕粮现已渐次运至淮上。臣南归时,大半已在运往京口路上,臣本意是将其建仓,仅供南京月粮。”

朱松摆手道:“不可不可,既然已经南下,便优先给几处欠饷的州府供应去。”

高弘图叹气:“只是这样,朝廷便积蓄不了丁点粮草了。”

朱松说道:“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朝廷本就有负于将士,囤积粮草的事情,只能先缓一缓。”

马士英接过话来说道:“臣的意思是想让大教场提督刘肇基来领这一支辽兵,刘肇基本也是辽人出身。只是...”

朱松也明白了这个只是的问题在哪。因为这样的话就要安置在南京了,这一笔安家费又是相当肉疼。

朱松立刻打断:“这个得让户部想想办法。”话题一转,朱松认真看着马士英说道:“马阁老这次平叛也带了不少京营士卒出去,可堪一战吗?”

马士英也认真回复:“臣驻扎在太平府时,连日大雨,而三四千京营人马,甚至避雨避到了百姓家中,养尊处优如此,甚至不如臣的黔兵标营。”

三人对了一下眼神,都说南京有五万京营,确实还算唬人。但是现在看来,到底能唬着谁呢?

朱松说着:“那马阁老认为能不能直接把南京城内的几万京营全部裁汰了呢?”

马士英把头摇了起来:“此事千头万绪,单是城北京营所在,高屋建瓴、雕梁画栋数不胜数,俨然已经成了南京勋贵的世外天堂。臣恐如若裁汰,一时牵扯甚多,对皇上尤为不利。而且京师首善之地,极容易闹起事来。”

朱松无奈说道:“那这样看来,整饬京营得往后去做了。”

马士英说道:“各处宅邸名属何人,臣已经托人去查了。”

朱松挠着头:“朕以为南京京营也未必不堪一战,只是缺乏将材,这些天武科的告示都通知到各个州府下去了吗?”

没错!自从黄澍的事情后,朱松就扩大了将材武科的选拔范围,甚至都已经派送到了云南去了。

马士英宽慰道:“皇上初登大宝,哪里能一时整顿这许多弊病。只能假以时机,借以铲除。”

朱松犹豫了半天终于是开了口:“当务之急,还是得先解决财政上的困境。朕听说,先帝那个三饷,是不是已经废除了?”

没错,在朱松登基的时候,就已经宣布祸害大明的三饷全部废除了。

高弘图也苦着脸色:“其实皇上不知...南京各部均是没有半点积蓄的,所以其实在五月就已经催派各州府县,务必把今年的三饷都收上来。”

一时间三人无语。

朱松才知道在自己不注意的角落,三饷已经被恢复了起来,也就是自己还在想要不要苦一苦百姓的时候,百姓就已经苦了下去了。

咬了咬牙,朱松还是说道:“百姓疾苦,翻了年来,三饷就免征了吧。”

高弘图也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其实赋税愈加征,反而愈征不上来。皇上既然如此说,臣便去拟公文。”

朱松突然想到了自己看过的“xx王朝”,又问道:“如果让士绅们也纳粮纳税,可行吗?”

这时候马士英和高弘图两人都笑了起来,虽然是笑,但也是苦笑。

朱松还不明就里的时候,高弘图直接背道:“崇祯三年有喻:士首四民,素谙忠义。年来独宽优免,皇恩则既沃矣,士独无所自效于危时乎?通查海内生员,大州县五六百名,即小县亦二三百名,计一年所入可得三十万两,足当一省赋役,今自崇祯三年为始,尽扣充饷,亦不后其君者之当然耳。”

感情士绅这一块早就动了啊!朱松心里想着。

马士英突然开口道:“若是急需敛财,捐纳生员和官职如何?”

朱松虽然有些提防,但是还是说道:“马阁老请说来。”

马士英说道:“童生需经县考、州考、府考通过才能当上生员。然也有寒窗苦读数十年,皓首白发之际也是童生之人,臣想是不是可以许以捐钱令童生当上生员?”

“同理,六部之中也有些闲官,或许以实职,或许以殊荣,暂许以捐官来维系朝廷用度?”

朱松谨慎至极:“那怎么个捐法?”

马士英也谨慎说道:“以童生捐为例,上户六两银、中户四两、下户三两。”

朱松皱眉:“这样似乎有所不妥吧。朕怕执行下去,各个州府都阳奉阴违起来。更何况这样才能弄来多少纹银。”

脑子里迅速转了起来,朱松否决道:“多半也只是个添头。朕仔细想了想,届时执行下去,州府县衙互相攀比,直接一棍子打死,强令所有童生捐银,登时不是自扰烦恼?”

朱松到底还是挤出一个笑容来:“二位爱卿也不必如此,初步算来,朕登基至今也才不足二月,一时也急不来。”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就告退了。

目送着二人远去,朱松重重吸了一口气,韩赞周又拿着一份辞呈递送了过来:“皇上,是户部右侍郎吕大器的辞呈。”

朱松警觉地打开一看,内容也很简单,主要是说了一下自己才不堪大用,日夜惶恐,愿辞老归乡的。

但是偏偏末端来了这么个内容:

铜马、赤眉、突厥、兀术合奏,而糜烂神州;朱温、王敦、秦桧、贾似道接踵,以横据津要。

臣自此云游远涉,恐当事者误以姓名远渎天听,致形踪无获,臣不敢不预为请明。

朱松看完,给韩赞周示意准其请,便往演武场去了。

到的演武场上,朱成功一边指导,朱松一边搭箭,说着前面的事情,最后朱松总结道:“这一天天的,斗个没完,干脆把朕气死算了。”

一箭发愤射去,居然距离红心不远了。

朱松欣喜地看向朱成功,朱成功却面露忧思说道:“臣以为,这样看来,恐怕这仪真府也去不得了。”

朱松应了一声,从箭袋中抽出箭枝,仔细瞄着红心,又稳稳射出一箭:“镇江虽然发出赏赐,但是能否安定军心,朕实在是拿不准。江北一行,我看迫在眉睫了。”

“咻”地一声,一箭稳稳命中了红心。

朱松更加欣喜,回头看向朱成功,朱成功这时却下跪说道:“臣愿奉圣意,前往镇江暂领此营,以宽君父之忧。”

朱松一时惊讶无比,连忙扶了起来:“何以先后不一啊?”

朱成功说道:“前番是以臣误以为大事已定,臣便不敢受此殊荣。眼下局势危在旦夕,臣不敢辞其劳苦。”

朱松欣慰道:“有劳爱卿了。”

朱成功说着:“臣已为陛下备好了北行船只。待臣归来,便可往北。”

朱松点头,又静心瞄着红心,一箭射去。

却是打到了之前的箭支上,把之前插在红心上的箭支弹了出去。

入得夜来,朱松又是七七八八写了一堆,说到底真的想不出法子搞出这许多钱来。

白日马士英说的那个法子,似乎也能在考虑范围内。

只是这时候捐来捐去,怕是不妥吧。

总感觉现在自己这个朝廷,和草台班子的区别,似乎也就是挂着个中枢的帽子而已。

朱松揉了揉脑袋,才浅浅睡去了。

...

天才拂晓,南京城外的报恩寺,一众僧人将一个方脸和尚架住,拉拉扯扯往寺庙门口走去。

其间方脸和尚勉强双手合十,大声喊着“诸位师兄我平日做的功课又不曾少了,为何要逐我出院”,又喊着诸如“大师,弟子知错了,出得院去,恐怕得饿死街头”等语。

一众僧人只是充耳不闻,待到寺庙门口时,一人提携着包袱塞在方脸和尚手上,剩下几人便在方脸和尚屁股后用力一踹。

便将其轰出了寺外,临了关门时,一个长得慈眉善目的僧人也怒不可遏说着:“似你这般无赖,竟敢冒充大师,又不供牌位香火,又不供养寺院主持,且滚远些!”

随后将寺门重重一关,方脸和尚只是依在门前敲门求情,将好话说尽了,都没得人应答。

方脸和尚只能寻思:这般可如何是好?我去何处寻的饭食来?

看着秦淮河流淌的河水,走出扫帚巷来,方脸和尚肚中已经叫唤了起来,心下却是懊悔不曾早点起来,先把饭食吃了。

一路就在南京城外沿着城墙乱窜,虽然是沿路讨要着斋饭,居然是连个馒头都要不得。

将将走在莫愁湖畔,看着碧绿的湖水,心下冤屈了起来。

自己生得三十五岁,偏是一事无成,只缘三月自己在无锡打杂时,看得潞王在馆驿宽待高僧,心下羡慕十分。

想着当上高僧就能成为王爷府上贵客,就索性将一干家财悉数变了卖,去到慈溪天童寺削了发剃度。

拿钱换了度牒,本以为就可在寺内修行。

结果入寺不到半日,这里要给佛祖供奉二两,那里要给菩萨供奉一两,没个三五天,钱包就干瘪了下来。

再之后,就被主持称呼着用心不诚,逐出寺来。

倒也还剩得点盘缠,自己就索性自称是天童寺高僧,来到南京报恩寺做起了修行。

前些日子倒也还好,虽然喊着自己供奉佛祖,但是也看在自己高僧的面上没有多提。

偏不到半月,便有几位厉害的法师要找自己谈论佛法,自己本来就只修行了一小段时间,哪里懂得什么佛法?

昨夜晚间睡觉的时候,被几个师兄把包袱翻了出来,痛骂着自己的度牒是今年剃的度,又怎么可能是大师?

便一早被逐出寺来。

怎偏这些僧众,都如此般势利眼?

方脸和尚面朝莫愁湖不语的时候,有人拍了一下方脸和尚,方脸和尚抬头看去,却也是个年长和尚朝着自己合掌,微微笑道:“敢问师兄从何处来?”

方脸和尚连忙回礼,心里一计较,不敢编出自己是报恩寺高僧,却是说道:“不敢称师兄。贫僧从慈溪天童寺,来此云游。”

年长和尚又惊又喜:“既然是天童寺的大师,自然便是师兄。小僧名叫月光,敢问师兄法号?”

方脸和尚心下大定,屏气凝神施了一礼说道:“小僧法号大悲。敢问戒兄能否讨碗斋饭?”

月光听闻更是欣喜:“小僧在南京城外小住五年,一心向佛。凡有路过的师兄师弟,专好募化斋僧。师兄若不嫌弃,可在舍下小住几日,小僧也好向师兄精修佛法。”

大悲紧紧收腹,脸上更加庄重:“阿弥陀佛。”

两人有说有笑,就到了月光的住处,果然是一座草团瓢,月光请大悲放下了行礼,就去准备了斋菜。

两人吃饭间有说有笑,月光就介绍起了自己:“我自五岁便出了家,在寺庙中待了足足十几个年头。只是和师兄们做些出坡普请的杂活,也就堪堪念点法华经。后来流贼作了乱,寺院便破败了起来。也是侥幸,此间认识了个员外,我得以在南京城外居住,平时也无甚喜好,只好募化斋僧。”

大悲一边吃一边点头,先从包袱内把自己那个度牒遮挡起来给月光看了。

月光看到“天童寺”字样自然是无话可说,欣喜之余就要向大悲交流佛法。

大悲只勉强记得当时报恩寺内的“师兄弟”和自己辩经时的三两句话,连忙原封不动抛给了月光,内心感慨斋菜味道远不如报恩寺来的美味,但总算是填饱了肚子。

月光闻言沉思之余,大悲便把自己带来的几本经书拿出来持诵真言,修行起了功课。

月光见状只觉得是大师风范,便不打扰清修。

看得月光远去,大悲只是一边持诵,一边深思:

自己出家都快两个月了,怎么还不见福报?自己的福报又在何处?

---分割线---

兵至今日,百姓视如仇,朝廷畏如虎。

老成谋国者,始为养痈之术,以苟且目前;而直言无讳者,一触其锋,身家之祸立至。

边兵同守地方,何得辄**杀?

闻边帅言“江北四镇以杀抢封伯,吾辈何惮不为?”

臣意四镇一闻此言,必当愤发为雄,毅然北伐,以雪此耻,而犹恋恋淮扬,逼处此土,何腼颜也?

况一镇之饷。多至六十万,势必不供。

即仿古藩镇法,亦当在大河以北开屯设府,永此带砺。曾堂奥内遽以藩篱视之!——熊汝霖《论四镇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