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 > 第 117 章 五福晋117

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 第 117 章 五福晋117

作者:迷途未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7-12 06:27:43 来源:882

此次山东救灾之事,让康熙和满朝文武清晰认识到了垦荒开发和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性,尤其是北方地区。

南方在历朝历代都是天下闻名粮仓的存在,那里土地相对肥沃,水源充沛,气候条件也适宜种地,但有一个问题是,南方虽然耕地相对较多,但人口密集度也高,人均粮食产量也堪堪够百姓们糊口而已,别说出现像山东这种大灾,小灾都根本无法自顾。

康熙看着户部最新提交上来的新增人口与耕地统计的数据,眉头紧皱,人地矛盾如今又严重了不少,若是再任其发展下去,定会成为朝廷的隐患。

他放下手中的奏折,看着下首的一众大臣,问道:“你们对此都有什么想法?”

众大臣面面相觑,显然一时之间谁也没有好的法子。

康熙看向下首的张廷玉,直接点名道:“张廷玉,你在农事学堂也待了好几年了,你先来说说吧。”

张廷玉闻言,忙拱手回道:“回禀皇上,微臣惭愧,学艺不精,只算是有些拙见,不知能否可行。

康熙摆了摆手,说道:“无妨,说来听听便是。”

张廷玉组织了下语言,开口道:“南方的土地既然开发的差不多了,那也只有在土地利用率上下功夫了,但南方地区和北方不同,南方因气候温暖和生长季节长的原因,多熟制复种模式也早已经发展很成熟了,这一点想必户部和农政司的同僚都很清楚。”

朝堂上不少大臣都下意识跟着点了点头,这里不止是户部和农政司的人,还有一些去南方外放任职过的官员,都曾身为一方父母官,对这些自然也都有所了解的。

在南方双稻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在前朝就已经很普遍了,部分地区比如像广东、福建等地还形成了麦、稻、稻,或油菜、稻、麦的三熟制,复种指数可谓是大为提高。

这也是南方地区向来富硕的原因。

只是,旁边一位大臣不解地问道:“张大人这话是何意,南方土地利用率既然已如此之高,哪里还有提高的余地,又谈何在这方面下功夫呢?”

众人也纷纷点头附和,康熙也不由看了过来。

张廷玉在满朝文武质疑的目光中,不慌不忙地讲道:“方才咱们说的这些都是指南方的传统农业区,但据微臣所知,南方还有不少的山区、半山区或丘陵地区土地贫瘠的地区,这些地方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微臣记得之前五福晋在课堂曾提过一个理念,叫‘杂粮南传’。”

“像玉米和番薯这种杂粮,种植时对土地要求没这么高,而且产量又不低,倒是可以暂时缓解民食的问题。”

这话一落,众人不由也思考了起来,特别经历过此次山东灾情,大家对玉米和番薯能活命之事算是有了深刻的认知,南方那些山区土地本来就不适合种水稻和小麦,若是用来种植这对土地没这么高的‘杂粮’,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法子。

张廷玉见众人理解了,也没再多说什么,而是话锋一转道:“至于北方

的土地,据微臣所知,黑龙江军屯田的产量并不是很可观,微臣觉得倒是可以从这一块好好发发力。”

康熙听到这话,下意识抬头看了张廷玉一眼。

黑龙江寒地黑土,滋养天成,目前是以八旗官兵为主的官庄旗地、官田为主要形式进行屯田开垦。

但由于当地地寒霜早,霜冻灾害等情况较为常见,再加之当地的农耕技术比较落后,官兵也不谙耕种之事,所以,屯田开垦根本满足不了基本需求,大部分军粮仍需由盛京、吉林远道运送而来。

但那里土地如此广阔,若是能充分地利用起来,前景确实很是乐观,旁的先不说,若是能实现自给自足,至少盛京、吉林等地就不用再给其供应军粮了。

可现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地情况比较复杂棘手,像‘地寒霜早,霜冻灾害’这些情况,现下根本就没有很好的应对之策,那谈何提高当地的农作物产量。

康熙沉思片刻,问道:“你既已提出,可是有什么法子?”

张廷玉摇了摇头:“回禀皇上,微臣有愧,这些前朝并没有先例,微臣在种地一事上也只是学了些皮毛,像这种需深度探索钻研之事,更是做不来,也没这方面天赋。”

至于谁有这方面天赋,那则不言而喻了,满朝文武脑子里都同时闪过了一个人,五福晋!

像这种需开辟农业先河之事,若说真有人能做成,想必也只有她了吧。

这点旁人都能想到,康熙自是也不例外,他不由又想到胤祺昨个递上来的折子,心里越发不确定了起来。

朝会结束后,康熙单独留下了李光地、张英和马齐几位大臣,商议政事。

他也没兜圈子,直接把从蒙古那边递来的折子拿出来,让他们轮番传阅着看。

这折子是安清的一哥色布腾多尔济递上来的,近几年来,他们在蒙古各部之间穿梭,在蒙古各地传授农耕之事基本完成了,他这次上折子是想请命,去尝试治理前些年因蒙古各部垦荒不当造成的草场生态退化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草原盐渍化。

农是国之根本,若说之前人多地少,对劣质土地的开发和改良没有紧迫感,但随着这几年人口越来越多,荒地也多已被复垦,那改善劣质土地确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要知道这盐渍化可不止漠南蒙古那边有,漠北和漠西也存在这种情况,另外,像河南豫东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北多地,也有因盐渍化、盐碱化等劣质土地。

若是真能有法子改善,这对大清而言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但色布腾多尔济折子中也提到了,他们目前对这种情况毫无头绪,需要朝廷派适合的农耕专业人员给予帮助。

至于这个适合的农耕专业人员是谁,心里也有了谱。

康熙见三人看完折子后,他也没着急开口,而是让梁九功把另一份折子递了过去。

而这个折子就是胤祺昨个递上来的,提出想去奉天府筹建农事试验场一事,另外还附带了一份

关于农事试验场的规划书。

这份规划书条理清晰,几人看完便基本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你们看完这两份折子,有什么看法吗?”康熙问。

李光地、张英和马齐三人对视了一眼,一时之间,谁也没先开口。

几人都不傻,自是看出了五贝勒这是要出京啊,只是还不知道康熙是什么态度,贸然开口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但康熙却似是和三人杠上了,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们。

李光地沉吟片刻,率先上前一步,拱手回道:“回禀皇上,微臣觉得此事可行,五贝勒和五福晋心怀百姓,乃是大清和百姓之福。”

康熙愣了下,他以为最先开口的是张英或马齐,但却怎么也没想到是一向滑不溜手的李光地。

再者,李光地刚调回京城不久,他和老五应该也没什么交集才是,怎的突然帮他说话了?

面对康熙的,李光地却神色坦荡清明:“微臣不敢欺瞒,这些年微臣负责治理黄河,看到过太多百姓因天灾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情况……”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瞬间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抛开一切来说,不管是盐渍地的治理,还是军屯田和那个农事试验场,这些差事若是真的能办好,哪怕办好一件,于大清和百姓都是万幸之事。

这次山东大饥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张英和马齐见状,也纷纷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看法。

两人之前因着自家儿子是安清农事学堂的学生,本来还不好这么直白地表达支持,多少要避些嫌,但如今被李光地起了这么个调子,他们倒是没什么不好说的,于是开始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支持的理由。

几人离开后,康熙坐在龙椅上沉思了好久,才吩咐人去传五贝勒过来。

胤祺从宫里赶回来时,天色已经黑了。

安清这边刚让人摆好膳,见他进来后,不由问了句,“今个怎的这么晚,是衙门有什么急事吗?”

胤祺怔怔地看着她,没有说话。

安清神色不由一紧,“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胤祺见她误会了,忙回道:“没事,别担心,就是皇阿玛方才召见我,他同意咱们去奉天府建农事试验场的事了。”

这话一出换安清懵了,她不由“啊”了一声,“成、成了?”

这么突然的吗?!

不是,她本来都做好严阵以待,等着康熙召见她,和他博弈一番呢,谁知他这么容易就松口了。

还有,康熙还没来他们府上的农庄参观呢呀!

“为什么啊?”安清还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胤祺沉吟了一瞬,说道:“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皇阿玛在召见我之前,召见了李光地、张英以及马齐三位大人。”

虽然不确定他们说了什么,但胤祺估摸着他皇阿玛突然松口,十有**与他们有关,毕竟,在此之前他递了折子上去,他皇阿玛的态度明显还是迟疑的

()

安清愣了下,李光地、张英和马齐三人,如今在朝堂中都身居高位,而且向来不牵扯到党派之争的事中,算是康熙现下比较信任的朝臣了。

?本作者迷途未返提醒您《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但他们为什么要帮着她和胤祺啊,胤祺毕竟是个皇子,他们难道不怕康熙疑心他们站队皇子?

胤祺看了安清一眼,他倒是隐约猜出了些缘由。

这些年因着安清在农事上做出的成绩,朝堂上不少官员对她都是很有好感的,特别是这次山东大饥一事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再者说,这几年众人也能多多少少看出来,她做这些为的从不是私心,而是一心为了百姓生计,像她这种纯善之人,别说是朝臣了,就连他们兄弟间,不少人对她都很敬佩。

就连他向来寡言的四哥,都不止一次在他面前表示,说安清是这世间难得有大才,且胸有大义的女子。

想必李光地等人也是因为这个缘由吧,胤祺想。

不得不说,胤祺确实猜对了一部分,不管是李光地,还是张英和马齐,他们能在这时候挺身而出,真的是不为旁的,只因为官者,最初心里都是有着一份为解民之疾苦之心。

从某些角度上来看,康熙亦是。

他身为一个帝王的疑心让他不放心老五去那边,但他心底又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于百姓于大清社稷,都应该让他们过去。

所以,他才迟疑了,才会召见李光地等人,询问他们的意见。

不管怎么说,康熙能放他们出京,除了觉得自己准备了这么一大通阵仗竟没有用武之地外,安清还是非常高兴。

用不上也好,说实话,她一个搞科研技术的,还真不擅长与人博弈,更何况对手还是康熙这个深谙其道之人,想想那个场面都令人头疼。

嘻嘻~如今这样,也勉强算是她不战而胜了吧,安清很是厚脸皮地想。

出京这事既然在康熙那里拍板了,那么接下来便进入准备阶段了。

胤祺这边主要是交接衙门的差事,以及对手下的人进行妥善安排等事宜,至于安清这边,首先就是农事学堂的事。

这几年她有意识培养了几位能代课的农政司官员,从去年开始,她已经逐渐开始在教学这一块放手了,那几位农政司的官员已经完全能独立教学,这一块倒是好安排。

其次就是府上的事了,她和胤祺这一走,五贝勒府定是要有个人管事才行,胤祺那边会留下几个自己的人,至于后宅之事,安清的意思是想让瓜尔佳氏主事。

毕竟,如今后宅之中正经的主子也就是她和瓜尔佳氏两个,而且这两年安清发现瓜尔佳氏也是有这方面能力的,之前有一段时间农事学堂那边忙得实在脱不开身,瓜尔佳氏也替她管过一些府上的琐事,她做事谨慎妥帖、条理清晰,竟没出现任何纰漏。

但不论如何,这事还是得征求下瓜尔佳氏本人的意见。

安清将她喊过来后,便将她和胤祺即将出京,以及想让她留下来管理后宅之事都言简意赅地说了。

()“若是你想跟着我们出京,也没问题,这事不强求,完全看你自己个的意思。”

他们这次出去短时间之内是不打算回来的,瓜尔佳氏身为胤祺的格格,跟着过去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瓜尔佳氏却压根没有一点迟疑,直接摇了摇头,回道:“福晋,我留下来,替您和爷看好咱们的府邸。”

安清见她没有勉强的意思,轻点了点头,“那好,这离我们出京还有些日子,若是你改变了主意,可以随时来和我说。”

瓜尔佳氏也没反驳,点头应了下来,但她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好不容易能有一个报答福晋的机会,她自是要好好表现才行。

再者说,这几年她早都看清楚了贝勒爷的心思,也早已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她本打算是后半辈子在这后院当个隐形人的,但如今福晋和贝勒爷出去了,这府邸总要有人守着才行,那便由她来吧。

这件事说完后,安清则又提起了另一件事,“这次我想带布彦泰过去,但考虑到他如今年岁也不小了,若是你们家里人另有打算,他也可以继续在农事学堂那边当差,这件事你同布彦泰和你额娘他们商量一下吧。”

这几年,布彦泰一直都跟在她身边学习,于农学一途上他确实是挺有天赋的,且他又很好学,这两年在她的有意引导下,更是把农书翻了个遍。

按照安清的意思,是想把他带在身边好好培养的,算是正式收为徒弟吧。

当然,这还要看他自己以及家人的意思,毕竟如今瓜尔佳氏家里就这么一个男丁,眼瞧着到了成亲的年纪,若是他们家人想让他留在京城成家也正常。

瓜尔佳氏听到安清要带弟弟出京,眼底蓦地闪过一丝狂喜,她不傻,知道福晋这是重视自家弟弟,也是难得的机会。

但她知晓福晋的顾虑,并没自作主张替弟弟应下来。

但瓜尔佳氏也在心里暗暗做了决定,她这次定要好好说服她额娘和弟弟。

于是,她当天下午便找安清拿了出府的腰牌,回了趟娘家。

谁知瓜尔佳氏一进院门,便看到布彦泰正跪在她额娘面前求什么,而她外公和舅舅也在。

“这是怎么了?”她有些诧异道。

众人闻言,齐齐转过头来,“大姐/如月,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瓜尔佳氏见这阵仗,便没先说来意,“没什么事,就是帮福晋办点事,恰好路过这边,便想着回来看看。”

说罢,她看向了跪在布彦泰,目露询问之色。

布彦泰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瓜尔佳氏的额娘索绰罗氏率先开了口,“他想和五福晋一起出京,这是求我同意呢,还把你外公和舅舅喊来做说客。”

说罢,她还瞪了布彦泰一眼,看着架势显然是不赞同他这一做法,“你如今在农事学堂待的好好的,也是个小管事了,何故还要折腾这些。”

布彦泰却摇了摇头,道:“额娘,我这个小管事是怎么来的,您还不

清楚吗,那是五福晋体恤,想让我在农事学堂学习,但又顾念着咱们家的情况,想再给我一份有俸禄的活计,这才有了这一安排。”()

索绰罗氏自是知道这一点的,但在她看来,农事学堂是朝廷的学堂,如今也划到了农政司下面,那也算是朝廷衙门了,而布彦泰这个农事学堂的小管事,也勉强算是份官差,已经算是顶顶不错的,作何还要折腾啊。

?迷途未返提醒您《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布彦泰继续说道:“额娘,五福晋这次过去是要治理劣质土地,以及建农事试验场的事,这些可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想跟着过去看能不能出一份力。”

之前安清在农事学堂安排一众事宜时,也讲了自己接下来的安排,布彦泰当时就想开口的,但他知道额娘定是不会同意,这才想着找他外公和舅舅来一起劝劝。

等说服了他额娘,接下来他再去求福晋,他也不求什么旁的,哪怕让他跟过去打打下手也是好的。

毕竟,跟在福晋身边能学到的东西可以农事学堂多多了。

瓜尔佳氏的外公和舅舅倒是挺赞同布彦泰的做法,也跟着在旁边劝了起来,尤其是瓜尔佳氏的舅舅在外面当差,对这事的看法更长远。

“大妹,你就随了布彦泰的意思吧,五福晋可是个了不得的人,她干的也都是大事,前些日子那山东大饥的事你想必也听说了吧,若是没有五福晋,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呢。”

听到舅舅提到此事,布彦泰更是使劲的点头附和。

谁说不是啊,这事在农事学堂早都传遍了,他知道的自也比他舅舅要多,心里的触动自也是很大。

像之前五福晋在课堂上所说,身为农学人,要天然带着些使命,比如让更多人吃饱饭,再比如在天灾面前能救更多的人命。

之前他听到这些还不太懂,觉得太大太空了,他们说白了就是种地的,又不是朝廷要员,哪里还能顾得上这么多。

但经此一事后,布彦泰似是突然想到了自己的使命,他也想为天下百姓做些什么,哪怕一点点也好。

听完布彦泰的话,院中的众人不由陷入了沉默。

瓜尔佳氏的外公与有荣焉地拍了拍外孙的肩膀,然后看向自家女儿,“就让孩子去吧。”

索绰罗氏心里也不免有些触动,但她张了张嘴,道:“可布彦泰的亲事怎么办,我本来还想着过些日子给他相看呢。”

此次出京,何时能回来还不一定,孩子如今也到岁数了,总不能耽搁了婚事吧。

布彦泰一听这话,忙说道:“额娘,儿子还小,婚事上不着急。”

说罢,他似是想起什么,低声道:“再说了,男子还是要先立业再成家的,不然没法子给人家姑娘一个好的生活,把人娶回来岂不是害了人家。”

索绰罗氏默默叹了口气,她只是知道自家儿子这是想起他那不成器的阿玛了,“成吧,你如今也大了,额娘也管不了你了,自己的事自己看着办吧。”

布彦泰一看他额娘松口,瞬间高兴地跳了起来。

索绰罗氏看他这个样子,没好气地说道:“你不要高兴的太早,人家五福晋还不一定会愿意带你呢,到时候要是被拒绝了,你就乖乖回来给我相看!”

瓜尔佳氏闻言,默默站了起来,说道:“额娘,这也是我今日来的目的,福晋就是想让我来问问你们,愿不愿意让布彦泰跟着她出京。”

索绰罗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