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 > 第 116 章 五福晋116

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 第 116 章 五福晋116

作者:迷途未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7-12 06:27:43 来源:882

乾清宫内,康熙正同一众官员商议山东大饥之事,众皇子也在其中。

去年山东夏秋之际,全境出现大面积水灾,庄稼全都被淹死,导致山东多地的百姓颗粒无收。

而自古以来,与饥荒相伴生的就是‘人相食’三个字,‘两脚羊’这一词便是灾荒年对人的代称。

前朝远的暂且不说,就从康熙继位后看,基本每隔上几年便会出现一次饥荒,康熙元年的吴川大饥,康熙七年的应山、无极大饥等等,这期间最近最严重的一次饥荒便是康熙三十一年,洪洞、临汾、襄陵、富平、盩厔、泾阳、陕西多地出现大饥。

康熙三十一年的那次大饥,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场景,朝堂中不少人至今仍历历在目,包括康熙在内。

但从灾情规模和受灾地严重程度来看,这次山东的情况远比康熙三十一年那次要严重的多,当时满朝文武瞬间严阵以待,康熙随即准许山东开仓赈济,更是第一时间命截漕米五十万石,差大臣三路往赈饥民。

那会大家都以为此次山东定是难逃一劫,毕竟,赈灾的米粮有限,撑的了一时,但久了就难说了,可灾荒本就不是一时能解决的了的。

但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前几年在山东、河南等北方地区推广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一年两熟制,使得百姓们手中的余粮丰盈了不少,所以,百姓们靠着手中的余粮和朝廷赈灾的粮食,竟差不多撑过了去年的饥荒,神奇地完成了自救。

这也是康熙以及满朝上下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安清推广的这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一年两熟制的重要作用,在关键时刻是真真实实救了无数百姓的命。

但祸不单行,众人还没高兴多久,山东却在今年春夏却仍然阴雨连绵,河决海泛,最让人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大雨再次引发水灾,山东境内九十四州县再次罹患。

山东接连两年遭受了如此大的天灾,这个时代百姓们都是靠天吃饭,抗风险的能力本就弱,能撑的了一个灾年便已经是极限。

所以,今年山东境内还是大面积爆发了大饥。

山东本就是大清的人口大省,遭遇了如此连年天灾,百姓们哪里还能有活路,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能等待着朝廷的救济。

不错,这几年朝廷确实国库充盈了不少,但应对如此大的灾情,那还是非常吃力的,也撑不了多久。

这会恰好又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地里的粮食还未成熟,各地的余粮经过一年的消耗也都严重不足,康熙在想发设法多处调粮无果后,眼瞧着山东境内即将出现饿殍遍野的情况,蒙古那边却递上了折子,说是有粮可帮助朝廷赈灾。

消息传过来时,不止是康熙,满朝上下无人不震惊于此,要知道早些年蒙古各部可是每年都要上折子求朝廷要救济粮的啊。

虽说最近几年,大家隐约也知道蒙古垦荒农耕之事进行的还算顺利,没想到他们在这时候却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

“启禀皇上,

科左后旗带头运来的第一波救灾粮(),已经到达灾区前线?[()]?『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虽大多是番薯,但对灾民而言却也都是救命的粮食,百姓们终于不用再挨饿了。”户部尚书马齐禀报道。

这次灾情面前,蒙古各部中第一个上折子的便是安清的阿爹,他们科左后旗本垦荒耕种面积最大,也最成熟,这两年部落里番薯推广种植基本普及了下来。

再加上,四公主在清水河一带租给他们部落的八千多亩地,这两年也是连年丰收,所以,部落里余粮充足也是正常。

在科左后旗率先表态后,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以及四公主等人也紧跟其后,代表其所在部落递了折子过来,表示可以运出一部分余粮赈灾。

再然后,蒙古其他各部也纷纷响应了起来,毕竟这几年,康熙让安清的二哥等人在蒙古各部鼓励垦荒之事,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再加上番薯高产,他们虽没有科左后旗余粮这般充足,但也还是有结余的,拿出一部分帮助赈灾倒也是有能力的。

康熙听闻灾情稳定下来后,轻吐出来口浊气,这些日子悬挂在心头的大事总算能落地了。

此次山东大饥,他是真的没料到最后竟然是从蒙古各部调度赈灾,心中对此次起到带头作用的科左后旗及岱布父子也越发满意了起来。

但不管是康熙,还是满朝官员,他们也都是知道,这次蒙古之所以能在如此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归根到底还是在安清的身上。

是她搞出了番薯藤种冬藏技术,让蒙古各部近几年可以推广开这种高产农作物。

还有之前各地调度余粮时,他们也明显发现,因为安清这些年在种地上各种功绩,也实实在在让各地收成增加了不少,这要是换做早些年,朝廷可拿不出这么多赈灾粮。

若说之前大家都没什么具体的实感,但此次却清楚地认识到了,安清这些年到底零零散散拼凑在一起做了多大的事,她影响到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也在无形中巩固了大清的根基。

晚上放衙后,胤祺回到府邸,第一时间便把山东灾情之事告知了安清,他知道她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关注着前线的灾情。

听到科左后旗的第一波救济粮已经运到灾情前线时,安清发自内心地笑了出来。

到了就好,有了粮食百姓们就不会挨饿了。

胤祺看她这样子,也忍不住跟着扬了扬嘴角,“就这么高兴啊。”

安清使劲点了点头:“对啊,当然高兴了,就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对清朝灾荒史稍有了解的都知道,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四十三年期间,山东是全国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旱涝迭加,出现大饥,史称“山左奇荒”。

“人相食,民生大半,至食屋草。”

安清当时看到史书上这短短几行字,眼前出现的却是百姓们食不果腹的场景,十月秋方尽,农家已绝食,能在这种大灾之年撑下来的,少之又少。

人最怕的就是天灾**,**还尚可想发设法避免,但在天灾面前,人

()却无能无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灾后救灾的各项事宜。()

这几年,安清一直都有在默默筹划,她虽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大的能力,但还是想为这些灾情中的百姓们稍稍谋出一条生路来。

▎迷途未返的作品《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所以,她推广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山东向来是种植小麦的大省,这种一年两熟的法子是让他们余粮充盈最快的法子。

还有在蒙古各部推广番薯种植,也是想着在改善当地牧民生存条件之余,也能在关键时候给灾区伸出一些援手,毕竟,蒙古地区普遍还算是风调雨顺,没什么山东这种连年大灾的情况。

她之前做的所有努力,在这次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作为一个农学人,她在此刻觉得无比的自豪,也前所未有的满足。

胤祺静静地看着烛光下人儿L,心里也忍不住为安清骄傲。

她何止是了不起啊,这些年来,她踏实做的每一件事,在这一刻却显现出这么直观。

尤记得在江宁府那次,她面带期待地说想让更多人能吃饱饭,能活下去,如今她却是真的做到了,她让此次山东饥荒中无数百姓活了下来。

这是何等了不起之事。

安清高兴一番后,突然想起了正事,问道:“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请皇阿玛来咱们府里啊,折子可写好了?”

胤祺回道:“我想着过几日就去说,山东灾情如今也暂时控制住了,皇阿玛想必也有这个心情。”

安清点了点头,说道:“我今个进宫也同皇玛嬷和额娘说了,她们说支持咱们的决定,皇玛嬷还说了,若是需要她同皇阿玛开口,你尽管去同她讲。”

说罢,她似是想起了什么,“按照时间看,我二哥的折子应该也递到皇阿玛那里了。”

胤祺轻‘嗯’了声,“那咱们先等着吧,若无意外,皇阿玛定会先召见你。”

安清也这么觉得,但还是有些不太确定,“你觉得皇阿玛能同意吗?”

胤祺沉思了一瞬,回道:“经历过此次山东大饥之事,我想皇阿玛应该也意识到了蒙古各部及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很大可能会同意的。”

安清听他这话,瞬间放心了不少。

如今京城是多事之秋,她和胤祺之前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暂时避出京城去,但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康熙是否会同意。

按照安清的打算,她是想去东北奉天省筹设一个大型的农事试验场,那里地大物博,如今尚未开垦耕种的土地很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对如今的大清而言,兴办农业教育和筹设农事试验场对改进农业条件这块还是很必要的,这几年农事学堂已经算是上了轨道,安清也有意识培养了几位农政司的官员,编写了一些基础的农学书籍,接下来由他们来授课也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

毕竟,农事学堂一开始的定位就是科学种田农事速成班,不涉及科研这块,那些基本知识都是现成的,也没什么难度。

至于筹设农事试验场这事,她是准备从各地引进栽培各种农作物,从而在种植的过程中进行改良品种,推广反复试验后,再推广给普通百姓,这也是推动农业发展很重要的一步。

而她后罩房的那农庄,就是这农事试验场的缩小版,这次邀请康熙来农庄参观,也是想着好说服他。

当然,为了能更好地说服康熙,她也加大了筹码,让她二哥给康熙递了份折子,讲明了下蒙古各部盐渍化的土地占比,她过去也能顺带着帮着治理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只是康熙这两年显然比之前敏感多疑了不少,他又向来忌惮胤祺同蒙古各部接触颇深,所以,他们这次是否能达成目的,还尚且是一个未知数。

接下来,难免要少不了一通博弈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