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大汉征服者 > 第14章 无为

大汉征服者 第14章 无为

作者:千牧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0 20:35:26 来源:882

刘病已不太喜欢繁华热闹的陵邑主镇,再繁华难道还有长安繁华,难道还能有大汉经济中心的洛阳繁华?

想要打探消息,那去集镇的酒楼茶肆,但要最真切的了解民间百态,乡野才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刘病已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也只有刘病已自己而已,陈遂几个很显然不那么认为,但是没办法,几个人加起来都左右不了刘病已,为了不分道扬镳出现意外,然后被自己老爹活活揍死,三人也只能当跟班。

上一次去阳陵邑恰好遇到韦屠挑战汤白,算是一次意外的惊喜,可这不代表每次都会有意外收获,但是这一次茂陵邑之行让刘病已很意外也很愤怒。

事实上两三年游历下来,遇到让刘病已愤怒乃至深深感到无力的事不在少数。

比如黄河咆哮,愚民为了平息河神的怒火拿孩童祭祀,就是把两三岁的童男童女在乡老、族长主持下念叨完祭词之后扔进滔滔黄河之中。

然而黄河该如何还是如何,这些愚民却只会觉得自己心不够诚,于是来年还会把这样的惨剧再上演一遍或者无数遍。

还有活埋,刘病已亲眼见到一个在地里面干活的农妇突然生产,最后生下了一个女婴,然而那农妇却在地里面刨了一个坑……

如果不是刘病已看见,那女婴必死无疑,他愤怒也想不通,虎毒还不食子,身为母亲,她是如何能狠下心肠要活埋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那块肉的。

愤怒过后就是无力,这样的事以前只在书上看到过,对于真实性刘病已一直都是存疑的,毕竟他实在无法相信亲生父母面对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是如何才能下得了那个手的。

就算是大灾之年到了人相食的地步,民间最多也是易子而食,也没听说过吃掉自己孩子的吧,就算是自己家养的一条狗都未必能下的了手勒死吧。

但是悲哀的是,这不是黑暗童话,而是最底层的穷苦百姓活生生的生存现实。

古代严重缺乏娱乐活动,民间也不存在什么有效避孕措施,对于很多百姓而言,一天忙完了回到家吃了饭,黑灯瞎火的也没别的运动……

以前生娃一生七八个甚至十几个的比比皆是……

但是寻常人家本就生存艰难,哪里来那么多粮食养活大量孩子,于是男孩咬牙还能忍着,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一个男孩只要长到**岁,那就是家里面的壮劳力。

而女孩……普世观念,就是赔钱的……

历史长河当中,也不知道多少女童就这么丧生在自己的亲生父母手中,不知道多少女娃被父母买给了大户人家成为丫鬟,甚至也不知道有多少被卖进了青楼瓦肆。

无力是因为刘病已无力去改变这种社会现象,在当前这个时代几乎也没有杜绝的丝毫可能,想要根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民间能够丰衣足食,能够养活家中孩子的时候还能留有余粮,这是华夏百姓的忧患意识,没办法……

刘病已最后救下了那个女婴,还给了那农妇几个钱,最后把女婴寄养在了长安城一户人家,但是他能救到这个看见的女婴,又如何能救的了全天下,谁又能知道在那片土地下面到底埋葬了多少无辜的婴孩……

愤怒、无力、彷徨还有是无法理解。

在刘病已的认知当中,大汉风气就算没有唐代那么开放,可至少也不是明清那种因为理学严重束缚了女性的时代,但是没想到他竟然能在大汉看到传说中的沉塘。

沉塘也就是浸猪笼,基本上都是针对失节女子的,属于民间行为,官府基本上是不管的。

那还是一年前在平陵邑,当时刘病已看热闹赶到的时候,女子已经被浸猪笼沉到了塘底……

那可怜的女子还不到二十岁,自幼便被许配了人家,可怜还未成婚,未婚夫就已经染疾而亡,这女子也就成了望门寡。

望门寡也是寡妇,自古以来都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就算再如何洁身自好,再如何忠贞节烈,只要没死没立贞洁牌坊,那都免不了闲言碎语。

大汉不是明清,别说还未成婚,就算成婚了有孩子了,那丈夫死了也可以毫无顾忌的改嫁,而且这还能得到官府鼓励,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然而改嫁能得到鼓励,但通jian是完完全全另外一回事,违背公序良俗,肯定会得到无尽谴责。

封建时代对于女性相对而言是苛刻的,那位可怜的女子被乡里啬夫的儿子看上,没完没了的骚扰却没能得逞,最终竟然造谣说女子和野男人苟合,女子无辜,但是毒舌可不会管你无辜不无辜,他们只是乐在其间,就算把女子逼到上吊,也不会产生半点的愧疚。

人性的恶往往就是在不经意和不以为然间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女子百口莫辩,然而面对陷害她的啬夫之子却依旧以死抗争,最终啬夫子威吓族老,于是女子被沉塘。

女子无辜吗?很多人都知道她是无辜的,但是这事百口莫辩,只要找女医检查就能还女子以清白,可没人会管这些,普普通通的百姓会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可怜女子去得罪族老甚至是去开罪啬夫?

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女子只能死,带着无尽的绝望和怨气沉入水底,也不知道在死之前是否如窦娥一样诅咒这片土地大旱三年!

刘病已救不了女子,甚至没有能力和族老、啬夫对抗……

华夏一直都是宗族社会,各村各庄的实际统治者不是官府,而是族长、族老,官府的手甚至都伸不进来,在这些乡土,所谓德高望重的族长族老拥有生杀予夺之权,只要官府不强力介入,那么他们才是真正的土皇帝!

比族老大的是亭,十里一亭,是为亭长,当年刘邦就是泗水亭长。

亭长往上是有秩、啬夫和游缴这三老,秦有乡三老,汉置县三老,基本上就是基层干部,和乡长差不多。

刘病已是皇族不假,但也仅仅只是皇族,刘备还是皇族呢,还不如一样织履贩席,他想为女子讨回公道,但是无能为力,只能把这恨意埋在心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