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大汉征服者 > 第13章 神逻辑

大汉征服者 第13章 神逻辑

作者:千牧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0 20:35:26 来源:882

澓中翁的弟子不少,对于一般弟子澓中翁一向都是高标准严要求,还动不动就**惩戒,每每戒尺拿出来打在同窗的手心上都看得刘病已心惊肉跳。

不过刘病已多少有些遗憾,因为他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这是好事,说明澓中翁对他很满意,所以根本没理由惩戒他最欣赏的弟子,遗憾的是,刘病已觉得自己没有一个完整的童年,确实贱得慌……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病已是皇族,皇族子弟犯了错,一般而言都有人代其受过,那么这个人是谁?

毫无疑问就是张彭祖,哪怕张彭祖不能算是刘病已的陪读,澓老头也固执的认为他就是陪读,这他么就是一个悲剧,至少对张彭祖而言是绝对的悲剧。

但是悲剧归悲剧,福利归福利,张彭祖最大的福利是在刘病已翘课的时候也能跟着翘!

别说是翘课,刘病已只要每三天一次的小考,每旬一次的大考能完美完成交代的课业,他就算是见天的看不着人,澓中翁都不会有意见,那么张彭祖这个陪读陪着一起翘自然也没关系。

然而以刘病已强悍的底子,他能毫无瑕疵的完成夫子交代的课业,张彭祖怎么可能完成,于是挨打就成了家常便饭,关键当老师的还都有一个恶习,就是面对不听话的差生都喜欢告家长,于是张同学不但要被澓中翁抽手心,还得被他爹张安世揍,时不时还会挨上伯伯张贺一顿。

完美的童年……

三四月的天气不冷不热,乡间充斥满了草木清香气息,每年这个时候刘病已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踏青,自然也就是翘课翘的最多的时候。

皇帝是荣耀也是束缚,刘病已相信只要坐上那个位子,那么再想离开那深不可测的未央宫,已然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所以,自由的时光得珍惜,浪费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可耻的,而且,深入实地的去往民间,更能切身感受到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最清晰的去感受民间疾苦,若非不得已,他甚至想学韦屠那样游遍整个天下!

都是不大的少年,心性自然也差不了多少,陈遂、史丹和张彭祖三个刘病已最好的朋友,自然而然也乐意奉陪,只不过想想可能会出现的后果,三个人远没有刘病已那么轻松惬意。

茂陵远比其余四大陵邑更加繁华,武帝虽然才死了没几年,可作为大汉王朝迄今为止最为雄才大略的皇帝,武帝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大量迁徙人口入驻茂陵邑,如今的茂陵邑俨然已有六万户,人口高达二三十万!

陵邑迁徙政策是为了打击地方豪强,削弱郡国实力,这是所有豪强都心知肚明,却又摆不上台面的国策。

然而关中土地就那么多,周、秦、汉三朝皆建都于此,都城乃天子所居之地,本身就是一等繁华所在,因此民间相对富足,人口繁衍自然也是最快。

如今一座座皇陵伴生一个个陵邑,又经过几十上百年迁徙大量人口,关中已然快要到不堪重负的地步,要不是武帝连年征战,导致人口大量减少,估计人口压力导致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就会彻底爆发。

小小的关中完全可以算作是缩小版的天下,等到再过上一些年,矛盾肯定还是会出现,当自耕农拥有的土地没有办法养活全家,再加上豪强兼并土地越发严重,朝廷如果不先给好出路,小规模叛乱估计无可避免。

农民起义规模有大有小是不假,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敢于轻视叛乱的统治者,最终一定会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这,本身就是刘病已以后必然会面临的问题之一!

人口、土地之间,农业与工商业之间,贵族、豪强、士族门阀与平民之间的平衡点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封建王朝想要寻找的点,然而这个点从来就没有平衡过。

而且大汉说起来是封建王朝,可真要论的话应该是半封建半奴隶制社会更加贴切,豪族门阀蓄养私奴的比比皆是,大汉也从来没有绝过奴隶买卖的市场。

穿越者王莽同志就想从根子上面去消灭奴隶,然后他遇到了位面之子,自己被消灭了……

人人平等、天下大同这样的口号喊起来的时候无比的伟光正,可真正要实施才会发现困难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真要蛮干,皇权不稳是肯定的,贵族会觉得皇帝是傻逼,平民也会认为皇帝是疯子。

这种现象到了新世纪都还存在,比如印度的种姓制度,高种姓的婆罗门人天生觉得自己高贵,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低种姓的首陀罗人同样也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卑贱的,就活该被高种姓的人奴役。

最要命的是首陀罗人并不怎么觉得是婆罗门人的错,而是自己前世的罪孽注定自己这辈子活该受苦,那么这一世就必须要赎清自己的罪孽,那么来世就能成为高种姓的人去奴役低种姓……

神他么的逻辑,佛门在印度那么兴盛确实是有道理的……

然而在华夏,反抗压迫统治有人会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到皇帝威风凛凛的出巡,也有人会由衷感叹‘大丈夫当如是’,至于楚霸王是落魄贵族,汉高祖曾经也是平民阶级这些没谁在意。

华夏百姓淳朴善良,逆来顺受,但凡有口饭吃不会被饿死,只要不是面临绝境必死无疑,谁又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造反?

如大明崇祯皇帝那样疯子一般的去逼百姓造反,那自己最后被逼死,也只能说是死有余辜,当然崇祯宁肯殉国也不和反贼妥协的骨气是可以肯定的。

华夏百姓的反抗精神从来没有欠缺过,他们善良但绝不是老好人似的愚善,他们逆来顺受,但是依旧勇于天斗,也能坦然面对灾难,一次次在废墟当中重建家园,他们也敢向强权宣战,强权者不给活路,那就拉着一起下地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