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大汉征服者 > 第133章 元辅

大汉征服者 第133章 元辅

作者:千牧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0 20:35:26 来源:882

刘病已惊讶之处就在于此,因为这他可没说,然而霍光能体会圣意,足见其政治智慧。

当然在明代以阁臣兼吏部尚书的不止一两个,也有一些吏部尚书唯内阁首辅马首是瞻的。

但总得来说,内阁成员不兼吏部乃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而且阁臣兼领六部也只是领个衔,不插手六部具体事务,不过这些无所谓,对于刘病已而言先把架子搭起来,微调那是以后的事。

这一次官制改革,诸如和礼部职能不少重叠的太常寺、光禄寺直接不设。

少府、钦天监、太医院等官府依旧保留不变。

还有就是大理寺和都察院。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也就是俗称的三法司,重大案件,通常由三法司会审,其中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

说实话三法司的存在很大的合理性,也是封建王朝司法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标志。

但同时也会出现避重就轻,推诿避责,相互扯皮的现象,所以刘病已再数番考量之后,决定废除大理寺和都察院。

等到时机成熟之后他会推出公检法,彻底拟清司法职能。

除此之外,税收部门是否从户部当中直接独立出去,刘病已还没有考虑清楚。

大明还有科道,也就是六科廊言官,这些言官品阶极低,但权力不小,尤其是各科给事中,那可是连各部尚书都未必放在眼里,给个侍郎都不换的狠角色。

言官在有明一代战力之彪悍堪称耸人听闻,纯粹就是一群职业喷子。

这群喷子上喷天下喷地中间喷空气,管你是封疆大吏还是部阁高官甚至于皇帝,只要他们想喷就没不敢喷的,一旦开喷就如同疯狗一般死死咬住不放,最后不把人咬个半身不遂都不带完事的。

言官之所以能这般彪悍,因为有两**宝,一是风闻奏事,二是言官无罪。

有明一代最后被喷废喷死的重臣多不胜数,就连皇帝拿这群职业喷子无可奈何,逼急了就玩廷仗。

可廷仗……不好意思,身为言官要是被皇帝揍了,那绝对是光宗耀祖,仕林楷模,你打的越狠,他们喷的就越是起劲,就差没把口水喷到皇帝脸上叫嚣赶快揍我,往死里面揍,只要揍了,那就是不畏强权,一等的政治资历!

总之刘病已没有受虐倾向,所以也不打算照搬明代的六科制度,对于他而言,有御史台充当言官这一职责就够了,而且没有风闻奏事和言官无罪这一说法,身为人就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本身就是道德准则。

至于言官监督之责,刘病已设立了鉴查院,鉴查院的职责是监督天下官员不法事,如今改革的官制当中的是明面上的也就是明鉴,但是霍光乃至全天下的官员不会知道,明鉴只是做给官员看的,鉴查院真正犀利之处在于暗鉴!

他会在天下交织出一张无所不知,无孔不入的巨网,暗鉴成员可以是士族读书人可以是贩夫走卒可以是寻常百姓,每一个暗鉴成员互不统属只对上线负责,他们的存在就是这张巨网上的丝线。

“元辅费心了。”刘病已轻叹一声合上奏章。

霍光微微一愣,主要对元辅这个称呼委实有些不太适应。

其实这称呼是很有学问的,比如皇帝称呼他为大司马,是因为大将军不常设,都算不上正式官位,而众臣则称呼他为大将军,是因为大将军比大司马更能代表权势。

这元辅……元者,首也始哉,用来称呼内阁首辅再合适不过。

“元辅,这官制中为何没有枢密院?”

霍光微笑道:“臣与众卿商议,觉得枢密院和兵部职能完全可以合二为一,若是分而置之,兵部显得名不副实,老臣是无所谓,但不能不为后继兵部尚书考虑一二。”

刘病已表示相当理解,也确实觉得霍光说的不无道理,要是真把军事职能一分为三,兵部基本上就沦为鸡肋一般的存在,估计从其余部门侍郎升任兵部尚书都能算得上是降职了……

兵部掌军械、军饷发放、替皇帝发布军令,负责武将任免升迁,乃至负责战争规划,但不实际统领一兵一卒。

都督府掌军事训练,战时有统兵作战之权。

如此一来两者互不相干,兵部掌于文官之手,都督府控于武将之身,两者只要不合二为一,皇帝自可轻易掌控全局。

“元辅说的是。”

“陛下,臣有一事不解。”

刘病已淡笑道:“元辅直说。”

霍光正色道:“臣对于翰林之任比较费解,按照陛下所言,非翰林不入阁,而翰林官还需要地方上十年从政经历,敢问这翰林如何遴选,可有品级限制?”

刘病已沉默……

翰林……自唐始,自明而大盛,不过明代以前的翰林官基本上是文采斐然的侍从官,到了明代有了内阁之后,开辟庶吉士入翰林,翰林清流直入六部,由内部入阁之路。

因此绝大多数翰林清流并无地方执政之经验,指望他们风花雪月,写一手漂亮的道德文章不算个事,可要是要他们理天下政……

当然这也不能说绝对,比如张居正。

刘病已要的不是青词翰林更不需要只会写道德文章,风花雪月的清流所谓君子,他需要的是治世能臣。

治世能臣最基本的素质是要懂民生艰苦,知道百姓需求,并且私心杂念没那么重,最好能将国的利益摆在家族的利益之前。

当然,这很难,刘病已并没有太好的办法来评判大臣的道德水准,所以他只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去做,比如要求翰林必须有地方从政经验。

有地方主政做亲民官的经历,只要不是绝对的蛀虫,不是那种完全不顾百姓死活的败类,但凡还有一点良知,但凡还有一点恻隐之心,都该知道这天下的百姓活的有多苦。

当然即便知道了,也不代表就会去闻去问,但是就算大浪淘沙,也能出几个真正的好官,而这种好官若是成了部堂成为阁臣,想必能在一定程度上造福天下!

但是霍光问的问题不是这个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