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大汉征服者 > 第127章 赏格

大汉征服者 第127章 赏格

作者:千牧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0 20:35:26 来源:882

“不错,非常不错。”刘病已先前还劝说别人要戒躁戒躁,可这心里恨不得墨院的研究成果能一日千里。

玻璃的研究制造确实已经达到了他的基本要求,但是望远镜和显微镜还没头绪,自然让他略有不满。

可现在看着手里精致的印刷品《诗经》,刘病已心情顿时大好。

印刷术啊,华夏四大发明之一,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发明,提前一千年诞生在了脚下这片土地上。

在印刷术出现之前,拥有读书资源的士族基本上垄断了人才市场,这也是士族会越来越壮大,壮大到甚至能掣肘皇权的根本原因。

科举制度改变了士族对于人才的垄断,但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科举制度本身。

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印刷术的诞生。

因为印刷术的出现,让书本再也不是士族专享资源,无数的书本被印刷出来走向民间,于是民间但凡有一点远见希望孩子能够读书出仕光宗耀祖的百姓之家,都勒紧了裤腰带,省出口粮来将家中的孩子送进了私塾。

读书人口迅速扩大,社会资源被摊到了全天下,于是科举真正成为平民子弟的进身之阶,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服务于王朝。

唐朝出现雕版印刷,宋代活字印刷登上历史舞台,可真要说起来两种印刷术也是各有优劣。

活字印刷最大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廉,而雕版刻错一个字,整块雕版就彻底报废,另外就是使用寿命,毫无疑问,活字印刷的使用寿命要远远大于雕版。

不过雕版的最大优势也不是活字所能媲美的,那就是质量和精美程度。

对于刘病已这种喜欢精益求精还喜欢一步到位的家伙而言,他岂能满足木质雕版!

墨院雕版车间拥有匠人上百,这些匠人原先有的是雕刻印章的玉石匠,有铜匠,当然最不缺的就是木匠。

需要做的事就是在一整块厚度一公分,差不多后世书本那么大的铜板上面雕刻,一年时间,雕废掉的铜板足有数千!

黄铜比较软,但是在里面掺上锡之后比铁还硬,用来雕琢当真是费尽心血。

雕废掉的铜板也不会浪费,熔掉以后再铸好重雕也就是了。

当然成果也非常喜人,无数遍的潜心雕刻,这上百匠人对于雕刻铜板的技艺早已经娴熟无比。

刘病已手上拿的乃是铜雕版印刷出来并且已经装订完成的《道德经》。

薄薄的一本书,散发着令人沉醉的油墨香味,跟后世电脑排版印刷不能比,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现在,足以震撼天下!

另外这本《道德经》采用的乃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排版模式,和当前书写文字从上到下,再从右到位完全不同。

竹简削成一根一根,所以从上到下属于正常,可现在都用纸了,还竖着写……

简直不知所谓嘛。

“再接再厉,每本书印刷三万册,除了供应太学外,多出来的全部暂存,待日后一并发卖全天下!”

印刷车间主事孟匡连忙应下。

“铜活字……”刘病已想了想没有继续,刚才也看了,很是精美,没有什么是他这个门外汉可以指摘的地方。

对于发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皇帝,孟匡即便到了今日都难掩震撼,他完全可以想象,一旦这些版书大量涌入民间,将会造成何等轰动,简直难以想象。

当然孟匡之所以这般激动还不是因为雕版和活字本身,他激动的原因在于青史留名!

当初皇帝成立墨院的时候,就肯定的说过,他交代下去的研究任务,谁接受的任务,最后就是谁的成就!

很显然,皇帝是不好这个虚名呐,皇帝要是喜欢这虚名……

苍天,这墨院所有研究成果毫无疑问都将是皇帝的,谁敢抢,谁有资格抢?

这本身就是皇帝的创举好吧!

那么千百年后的后人会怎么看,发明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人是谁?

是他孟匡呐!

他孟匡注定将会因为印刷术青史留名,万代留芳呐!

刘病已理解,非常理解,他自然不可能把这些成果全部揽到身上,要真那么干,后世估计就不会关注他这个皇帝本身,而是会把他划到妖孽堆里面去了……

他希望后世给予他这一朝会以无比肯定的角度来阐述,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科技创新大爆发的时代,是一个因为体制改变,让万民富足,社稷万世不倒的盛世王朝。

而他本身也被后世确定,乃是成就远迈汉武大帝的盖世圣君!

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先前在制玻车间,卢瀚海觉得郁闷的一层原因在于奖励银元的多和少。

当然,卢瀚海自己也清楚,皇帝定下奖励额是和提供的思路以及研究制作的难度划等号的。

也就是说在皇帝眼里,以其提供的思路去研究制造玻璃,那么成功了就值八百银元,显微镜成功了就值两千。

而印刷术……只有三百……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说到底都不需要研究,因为刘病已已经给出了完整的思路,印刷车间只需要按照他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去把成品做出来就行,就这在卢瀚海看来三百银元都是多的……

然而在墨院,还有赏格上万乃至十万的研究项目,而且不是一个!

以短绒棉、油墨制作制作的钱票,赏格三万!

据说这钱票研究出来之后会投入市场,直接取代银元和铜币,成为天下的流通货币。

当真是细思极恐,卢瀚海怎么也想不通,凭什么纸能代替钱,但是他知道,如果真有一天这钱票成了钱……那么三万赏格绝对不高!

还有赏格高达五万的电磁电报机!

而且皇帝给这电磁电报机的研究还给出了足足二十几张绢帛的思路说明。

据说这电磁电报机要达成的目标是能够在几十甚至几百里区间内间隔发报,这是什么概念?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在洛阳写了一封信,转眼间就能把这封信放在皇帝的案头!

要是换一个人和卢瀚海这么说,他能大耳刮子直接抡上去,但这是皇帝说的,他没别的只有相信,坚定不移的相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