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军事 > 镇北王 > 第815章 从根源上改变

镇北王 第815章 从根源上改变

作者:天香瞳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30 05:44:25 来源:sang采集规则-源站1

“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说出来。”

**星可不是普通官员,他之前是莲阁阁首,就属于清流中的一员。

也最能明白这其中之事。

“那臣可就直言了?”

**星说了一句。

“说吧,你应该知道的,朕虽然有暴君之称,外人都言朕阻言路,不能纳谏如流,但那是因为那些人本身就目的不纯,若出发点是好的,朕自然能听得进去。”

**星暗自点头。

陛下在南方六州时,他跟接触过很长时间。

他很清楚,陛下绝不是外界所传的那样。

其智慧卓著,非常人能及。

就陛下在南方所做之事,人们只看到了他大肆杀戮,却不知内涵几何。

先是以二桃杀三士之计破坏地方勾结,令其自相残杀,随即一系列手段都相当高明,可谓是一箭多雕。

思绪闪过,**星开口道:“臣发自内心的敬佩陛下的魄力,敢于下如此决心,改变原有弊端,这是很多皇帝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这第一句话,就让关宁知道**星的水平不一般,他是同道中人。

“臣曾也认真思考过该如何改变,也曾查阅过历代有志改变此道的皇帝所行之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什么结论?可行还是不可行?”

“不可行!”

**星开口道:“这件事情真正的阻力并非来源于考生罢考,或是其他什么抵制,而是新政对于科举制度本身的破坏!”

关宁眼睛一亮。

他说到点子上了。

官绅一体纳粮,是前世雍正皇帝推行的改革。

事实上,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并未真正执行下去,当时更是引得各地考生大规模罢考,迫不得已之下,雍正还把当时负责推行新政的主官推出来处置,以平息节奏。

那时,这项政令实际上已经夭折。

而到乾隆即位后,更是直接取缔。

为何?

根源其实就是**星所说的。

科举制是朝廷选拔官员的根本制度,再进一步说,是对千年科举制度传统的挑战,是损害以儒治国的政治思想体系。

权力阶层的科举考试以儒家为基本内容,所以儒家和权力的关联是通过科举来实现的;

科举对于从事儒业的人来说是一条“利禄之途”,如果科举制度被破坏,也就是切断了儒家和权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那么儒业之无人问津也就自然而然了。那么,朝廷以儒家思想构建的统治体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整个社会丧失了制度体系运转的基石。

这便是治天下再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矣。

其意为,治理天下的关键在于民心,想要治理好天下就要得到民心,读书人是优秀的百姓,得到读书人的支持,就相当于得到民心。

而官绅一体纳粮,就是取消读书人的特权,只要推行,必然不会支持,那便得不到民心。

这是永远不可能调和的矛盾。

“您可能不太清楚。”

**星开口道:“有很多宁愿不做官也要反制的,您离开南方后,不少官员都这样做了,空缺职位很多,臣可真的是想尽办法找人来当官。”

“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最终朕找来的,都是出身贫寒清苦之家的读书人来做官,因为他们寒窗苦读,没有别的选择,否则就白白付出,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

**星显然是有准备来的。

他接着道:“事实上,寒门贵子的依旧是少数。”

“古话常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套用在此同样恰当。”

这说的又是大实话。

门阀世家一直便掌握着大量优质资源,他们有充足的能力培养后辈。

可穷苦的人又有什么?

在认知上及自身所拥有的能力上就相差了很多。

古代是这样,现代又何尝不是。

关宁深有感触。

思绪闪过。

他便问道:“那你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星开口道:“除非朝廷能有新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但除了科举制之外,臣再想不出别的”

听到此。

关宁心有感叹。

“朕去南方,最大的收获并非是推行了行政,而是发现了你这么一个人才。”

“陛下缪赞,臣惶恐。”

**星忙得跪了下来,他万万没想到关宁对他竟然有这么大的评价。

不过他也知道,若是这番话跟别人说,那是对牛弹琴。

若跟别的皇帝?

他是万万不敢说的。

“起来。”

关宁说的可是实情。

**星的难得之处,就在于他有很高的学识,但又不是迂腐之人,思想很是活泛。

其实科举制也并非尽选拔出先庸才。

事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