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都市 > 误入官场 > 第一百九十六章锅厂滞销的原因

误入官场 第一百九十六章锅厂滞销的原因

作者:可大可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04 15:58:27 来源:sang采集规则-源站1

第一百九十六章 锅厂滞销的原因

很多人都想看朱代东摔个跟头,对这种看笑话的人,朱代东置不之理,在工作上,自己并没有什么能让诟病的。 但要是想在背后搞点小动作,比如挑拨离间、造谣生事者,那他不介意让他们长点记'性'。

现在开发区的锅厂产品虽然滞销,可是工人的工资每个月都能按照发放,外面谣言再多,厂里的人都很安心。只要厂里能按时发放工资,这样的事跟他们就没什么关系。

为找到锅厂的销售问题,朱代东决定亲自去做市场调研,目标定在县一级的经销商。吴东红也想去,但朱代东觉得,开发区的事情也较多,锅厂的销售没跟上来,可生产不能停下。

这次跑了六七个县,不但把沙常市内的三县二市跑遍,还去了周边地区的县市,听说是县长来调研,虽然是副的,可也让那些日杂批发部的老板受宠若惊。不管他是不是本县的副县长,总还是副县长吧?这辈子能与副县长近距离说上几句话的老百姓实在不多,因此,朱代东是问什么,他们就答什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几个县跑下来,对铁锅的滞销,朱代东心里有了底,铁锅的销售有个特点,季节'性'强,销售旺节在下半年,特别是过年前的那三四个月,这些经销商为了能要到货,不惜带着车子上门提货。

而且对铁锅的质量,这些经销商也有看法,雨花县锅厂的铁锅,质量好是好,就是太厚太重,并不好卖。朱代东就奇怪了,质量好反而成了滞销的理由?对产品的质量,朱代东一向抓得非常严,可是这次对锅厂来说不太合适。

为什么?因为铁锅主要是销住农村,而且铁锅的价格不是按个论价,而是论重量论价,一个铁锅多少钱一斤。同样的铁锅,雨花县锅厂生产的铁锅比其他地方生产的要重一斤多,都是铁锅,你的贵,别人当然就不想买了。

你说农民的目光短浅也好,说他们只看重眼前利益也好,反正他们就认准一条,谁的便宜就买谁的?对他们来说,几'毛'钱一块钱,有的时候都需要犹豫很久。而且铁锅薄一些,传热更快,炒菜的时候时间更短,因此,他们更喜欢薄、轻的铁锅。

至于使用寿命,反正家里的旧铁锅坏了,可以拿去补差价,再换个新的,花的钱并不是很多。这样几条下来,在原来就是淡季的时候,雨花县的铁锅能卖得好才怪。

回到开发区,朱代东马上把葛延福找来,让他改进模型,要让铁锅变薄,也就是就质量要降低才能更好销,这样的结果让葛延福想不通。但想不通归想不通,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以市场要求来定。

其实锅厂这次的滞销,跟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产品滞销有很大的共同点,许多国有企业的产品,外观老旧、厚重,质量没得说,可就是竞争不过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何?人家生产的东西虽然质量差一些,可是价格要便宜一大截。许多国有企业,就这样被活活的拖死。

这引起了朱代东深思,产品要跟市场走,只有紧跟市场需要,产品才不会淘汰。在葛延福改进锅厂模型的时候,朱代东召开了县农机厂、县机械公司中层干部联合大会。朱代东以锅厂为案例,向他们分析了产品与市场的关系,固步自封只会与企业与市场脱节,开发区锅厂因为及时改变策略,调整了产品结构,现在看来已经度过了危机。可是现在看似红火的县农机厂和县机械公司呢?

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朱代东在会上不时强调这一点,他要求县农机厂和县机械公司的供销科要再增加一个功能,市场调查功能。要及时把用户和经销商的反馈回来的信息传到厂部,同时厂部也要建立一个相应的部门,去分析和研发新产品。紧跟市场需求,让企业的产品永不落后。

这件事朱代东也特意向王力军作了汇报,王力军对朱代东亲自去做市场调研表示高度肯定,犯了错误不要紧,能及时改正错误,也是好同志嘛。朱代东谦虚的说,正是因为县长的重视,我们才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王力军又问,县化肥厂的事也要加紧开始行动,最近有人向他反应,县化肥厂的职工情绪有些不稳,看着农机厂、机械厂都陆续开工,而他们还处于停产状态,当然急了。

朱代东说,化肥厂的事情较复杂,必须深化改革,动真碰硬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化肥厂有正式职工1269名,长期临时用工415名,但是真正在生产一线的却不到600人。一方面是人浮于事,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仍然执行固定工资制,不问生产经营实绩,按月照拿工资不误,甚至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怪现象, 多岁的小年轻就内退回家拿八折工资。这种状况如不彻底改变,可以预见,化肥厂无论采取什么经营方式,都无法运转下去。

王力军听到化肥厂的情况也沉默了,半晌,他才缓缓说道,化肥厂的困难越大,我们越要帮忙解决,党员干部是干什么用的?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嘛。王力军又语重心长的说,县里把你提拔为副县长,有不少人是不服的。这件事县委县'政府'都顶着压力,你可得给我干出成绩,化肥厂的事,今年一定要有所动作。

朱代东苦笑,化肥厂原来应该是一个效益非常好的企业才对,但现在再去看看,一副破落的景象。

朱代东还记得小时候随父母去芙蓉县化肥厂拉化肥的情境,当时的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