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63章 文官集团整体意志

崇祯重振大明 第163章 文官集团整体意志

作者:凤凰北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08 04:31:29 来源:882

就在朱由检忙于在内廷调整度量衡和历法,为进入工业社会做准备的时候,外廷并不安稳。

虽然朱由检一直说黄立极等人辅佐登极有功,没有调整大学士和其他尚书的意思。朝堂官员对这些人的攻击却一直不断,想要让他们腾出官位。

谁让新皇帝登极后就调整加衔,不再随意给臣子加尚书侍郎寺卿。如今的官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把现任官员赶下去,职位就不可能空出来。

尤其是皇帝提出井田制和紫阁功臣之后,主持井田制的功绩,很多朝野大臣想争取。这就让很多官员盯上了内阁的位子,想要把他们赶下去——

毕竟按照以前的惯例,侍郎就能担任内阁大学士,所有出身翰林院的尚书、侍郎,都有入阁机会。

只要把现有的内阁大学士赶下去,很多朝野官员,都能担任大学士。

黄立极作为内阁首辅,受到的攻击自然最多。尤其是他前段时间被皇帝逼着力推磨勘法,被很多中低级官员敌视。

可以说,他现在的压力极大。若非皇帝又拿出紫阁功臣和紫阁贤臣做诱惑,他都想请求致仕了。

不过即使如此,黄立极还是有点承受不住压力,和其他大学士商议,要不要向皇帝建议增加几位内阁大学士,缓解朝野压力。

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对增加大学士的提议,都是非常赞同。因为他们都感觉到,自从皇帝登极设立常参会议后,九卿的发言权越来越大。如果内阁再不做出改变,职权还会缩减。

他们四人看起来位高权重、各种旨意都是他们拟定的,但是在决策过程中,发言权却没多少。

皇帝利用常参会议的发言顺序,越来越重视九卿的意见。尤其是六部尚书,正在回归太祖罢免丞相后的定位。

内阁虽然还有票拟权、朝臣也认同不经内阁票拟的旨意都是中旨。但他们却感觉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小,甚至有可能回归最初定位。

四人对这个局面当然不甘心,却又知道自己身上背着依附阉党的原罪。如果敢违逆皇帝的意思,少不了被定个附逆罪名,不再有如今地位。

所以,在黄立极提出增加内阁大学士后,其余三人一致同意,打算让新加入的大学士,帮内阁抢回权力。

即使到时候没有抢回,内阁权力丢失的责任,也能让这些大学士一起承担。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朝野都在指责他们。

不止他们四人,朝堂上很多文官,都想增加阁臣。

从皇帝不愿把孙承宗留在朝廷、派他去辽东督师来看,袁可立认识到皇帝在有意维持现有内阁局面,压制内阁权势。

作为兵部尚书,他对兵部权力的增加当然很是欣喜。觉得自己的权力提高很多,和以前几乎成为内阁的执行机构,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作为文官,袁可立却并不愿意内阁的权力一直被压制,让皇帝越来越独断专行,没有内阁制约。

所以在孙承宗入京后,袁可立就和他商议,向皇帝提议增加几位内阁大学士。既不把现有内阁大学士罢免造成大变动,又能让内阁主动维护权力——

不能让内阁一直被几位阉党大学士把持,难以对皇帝的意思稍有违逆。

孙承宗作为内阁大学士督师辽东,当然也赞同这一点。内阁权力的维护,有助于维持他这个在外督师的大学士的地位。

在这些大臣的默契下,二十三日常朝,李国普乞求休致被皇帝挽留后。以内阁四位大学士为首、朝堂上很多大臣附和、众多文官赞同,在朝会上请求增加大学士。

面对这些人的请求,朱由检敏锐意识到,这是文官集团的反扑。自己登极以来不断调整制度、改变权力分配,引来了文官集团的第一波反击:

『前段时间有魏忠贤压制,很多文官不敢乱动,以扳倒魏忠贤为重心。』

『如今魏忠贤被我给打倒了,他们就迫不及待地针对我这个皇帝,呵呵!』

心中哂笑,朱由检不相信这些官员不知道,自己并没有调整内阁的意思。对黄立极等人的数次加官褒奖,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他们却仍旧要求内阁增加新人,甚至逼得四位内阁大学士主动提出这一点。说明这是很多文官的共同意志,想要让新增加的内阁大学士维持内阁职权,限制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力——

新的大学士到来后,因为身上没有阉党原罪,自然不会轻易被朱由检这个皇帝拿捏。他们敢于使用内阁职权,和皇帝进行争论。

那时朱由检想通过什么决议,就要和内阁好好商议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内阁大学士几乎没有发言权,只能按朱由检的意志,拟出相应旨意。

对这一点认识得很明白,但是朱由检更清楚,自己不能反对这个提议。

因为在这个提议提出前,拥有锦衣卫和东厂的朱由检,丝毫没有察觉朝臣在京城大规模串联的迹象,甚至都没有人公开提出这个倡议。

但是在朝会上,他们却集体赞同这一点。说明这是所有文官的共同看法,可以说是他们的整体意志。

所有文官、包括现有的四位内阁大学士在内,都按文官的传统思维,认识到不能任由这个局面继续,让皇帝肆无忌惮地扩充权力。

这在朱由检看来,就是文官集团的整体意志,超越党派之争的共同思维——

是文官们在统一的价值观念下,下意识地提出的建议。

可以说,这里面没有文官相互串通什么的,因为这个整体意志根本不是有意识的,很多文官也意识不到这一点。只是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符合惯例,符合一直以来的纲常伦理。

不过他们认识不到,有些皇帝却对此很敏感。就像是嘉靖皇帝在面对左顺门百官伏阙时,敏锐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皇帝权力遇到挑战。所以他毫不犹豫地使用廷杖,维护皇帝权威。

被文官同化的皇帝,有的也认识不到这一点。因为他们按照文官的思维考虑事情,自然认为文官的提议很合理。

如今的朱由检是,认识到文官集团在反击,却只能像是被文官同化的皇帝一样赞同他们,避免让众多文官警醒,引来更大规模反击。

大明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元年还没到来的事实,也不支持朱由检和文官大规模对抗,让朝野非议自己这个皇帝。

就连嘉靖皇帝发动左顺门案,也是登极四年后的事情。朱由检目前的权威,不足以对抗百官。

所以,朱由检在御座沉思良久,就在朝臣疑惑不安、想要继续劝皇帝增加阁臣时,终于开口说道:

“朝廷事务繁杂,四位内阁大学士确实有些不够,以后增加两位。”

“内阁要有六位大学士,入直参预机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