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 > 第 96 章 僖公五年(1)

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 第 96 章 僖公五年(1)

作者:万年眉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30 16:36:09 来源:882

【今天开始进入僖公五年。僖公五年的主场基本都是在晋国,当然也包括一些其他国家的零碎事件。所谓主场一方面是骊姬之乱的阶段性收尾——毕竟骊姬和奚齐没死,肯定不能算结局,何况晋献公还活得好好的呢;一方面是假虞灭虢的结局。】

【既然说到灭虢,就得吐槽一句,申生担心他爹没有骊姬就吃不好睡不好真是纯粹闲得蛋疼,他爹的人设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好吧。真的是,你有那余力操心你爹不快乐,不如操心一下自己的小命,他真是,对他爹超爱的。】

重耳听到这里,面上竟露出复杂之色。

熊恽不由稀奇道:“你很敬仰你的兄长?”他心下思忖,如此迂腐、不识变通之人,怎么也不像是重耳会喜好的类型。

“长兄如父。”既然有人愿意与他谈及申生,重耳倒也不在意那人是自己的老对手,便放弃了彰显身份的自称,与他娓娓道来,“曲沃一脉入主翼都后,很快君父便登了君位,自是无暇与我等相处。”

“长兄在君父继位后即得封太子,彼时他年岁已长,地位自然稳固。他心思纯善,品行高尚,即使天真了些,却也不是什么缺点,反倒教人心安。”重耳嗤笑了一声,谁都知道这是在指责他父亲诡诸,对父祖之族赶尽杀绝。

“虽则看起来似乎执着不听劝告,然则那只是与君父相关罢了。他这种性子,若说得不客气些,便是无甚主见。但朝中大臣与我等兄弟,本都会助他一臂之力。”

重耳叹了一口气:“万万没有想到,竟是君父先对他、对我等生了嫌隙。或许这一切,自君父屠杀桓、庄之族时,便已注定了。”

“亲族又如何,桓、庄之族依仗长者的身份欺压于寡人,继而为寡人所杀,成王败寇,不过如此。若往前几十年,曲沃与翼,亦是一脉所出。”诡诸的声音中不带任何情绪,“骊姬和奚齐失了权位,便是他们无能。”

重耳也无意与他辩驳,只一笑,道:“君父听下去便罢。”

【哦,在僖公五年之前要补充一个僖公四年忘记说的点,就是齐桓公和楚成王自称里的“不谷”。《左传》里用这个自称一共二十一次,十六次是楚国国君的自称,有的说法认为这是蛮夷之王的自称。】

【但事实上这应该是王的自贬,是某些条件下王的降名。周王的标准自称应该是“余一人”。楚国毕竟是僭越称王,用“余一人”还是有点过了,尤其是面对其他国家的时候。而齐国这么用只有这次,也许是因为代王讨伐?】

【好了,说过这个问题我们回到僖公五年。五年传一开头是一段很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说的是日南至日——其实就是冬至,但是当时不会把至日和冬夏联系起来,毕竟他们的至日一般应该是在春秋,毕竟农历十一月是周历春天的第一个月。】

【说是至日这一天,鲁僖公视朔。这其实是一个历法相关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天子是要每年颁布第二年的新历法给诸侯的。历法的重点在于每月初一的具体日子

以及是否存在闰月(),确定这个历法就叫做“班朔”。】

【班朔本来应该是天子的特权?()『来[]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但是现在周天子已经不行了,各国就开始整自己的历法了。鲁国虽然用的还是周历,但是也有类似的行为。事实上我们看这几年的《左传》,大段连续写晋国历史的时候,中间经常插月份。】

【这个月份不是鲁国的月份,而是晋国的月份。但晋国用的是夏正,也就是类似今天的农历,所以很容易弄混。所以再强调一次,夏正的正月就是正月,周正的正月是十一月,嗯,都差不多是农历。】

【扯远了,班朔是确定历法。但是每月的朔日也就是初一,天子要去太庙祭祀一番。祭祀之后再在太庙处理一月的政务……唔,这里说的应该是上一个月的事务,这个行为叫做视朔或者听朔。】

【这一天呢,鲁僖公视朔之后登上了宫殿旁的观台去望云气。这是固定的礼节,要求分日、至日、启日和闭日都要进行。分日至日好理解,就是春秋分和夏冬至;启日是立春和立夏,春生夏长,阳气生;闭日是立秋立冬,秋收冬藏,阴气生。】

【通过观云气的颜色可以辨吉凶、水旱,从而提前确认即将发生的灾变,从而做好准备。其实说白了,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天气预报,不过更玄学并且作用范围也更广泛而已。】

【接下来,晋国遣使来告了,告了什么事呢?晋献公派人告诉鲁国他把太子申生杀了捏。之前说过,通常这时候的他国史事,要么是本国参与了,要么是他国来告了,不然是不会记入本国史书的。】

【所以晋国之前搞曲沃代翼其实都没有记入《春秋》的,只是后人写《左传》补上了。但是晋献公杀儿子这事儿是特意来告的,呃,前面说太子申生好爱,那现在只能说晋献公好恨。】

【然后现在又要往前追溯一点,前面讲晋献公驱逐他的叔伯、叔伯祖们的桓、庄之族的时候提到了一个人,叫士蔿。士蔿在晋国这些年的历史里也是很有存在感的,和里克有一比。追溯的这段就又和士蔿有关系了。】

【说的是当年晋献公刚跟儿子生了嫌隙那会儿,不是把太子申生派去了曲沃,又把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分别派去了蒲和屈,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二公子知道骊姬又撺掇晋献公的时候跑去这两个地方,其实算是他们的封地了。】

【追溯的这段就讲的是封地之后,晋献公让士蔿给蒲和屈两地重新建城。建城的时候当然先建了曲沃,好歹是祖庙所在,时间是闵公元年,所以蒲和屈肯定比这晚。闵公一共在位两年,现在是僖公五年,到现在过去了七年。】

【士蔿建城的时候不小心在城里留下了木柴,于是公子夷吾就跟晋献公告状。这里没有写告状的理由,所以也不知道这个木柴是怕着火,还是意味着建材乱扔,总之他告状了。晋献公知道以后,就派人去责备士蔿。】

【士蔿行了一个稽首大礼,就是那种五体投地的重礼,基本只比顿首,就是磕头要轻一点。总之虽然在君臣之间也不算过分,但是一般也不会用这样的大礼。他

()行了个大礼,总算开始解释了。】

【他说,我听说没有忧患却要担忧,忧患很快就会应验;没有戎狄却要建城,反而会让内部的敌人得以用于自保。既然是给敌人的保护,有什么好谨慎的呢?】

【身居其位的职责必须建城,不建就是不敬君命;为敌人营造坚固的保护之城,是不忠于国君。不忠不敬,怎么事奉国君?《诗》说,有德行就能安宁,宗子就是国之城池。如果重视德行,保重宗子,哪座城比得上呢?】

【反正二年后就要对这城池用兵了,为什么要谨慎呢?】

【士蔿这段话其实一方面是在给自己解释,一方面也是在讽刺晋献公。他说了这么半天,其实言下之意就是已经看透二公子迟早也会成为晋献公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虽然还是自己人,但终有一天也要去攻打蒲和屈的。】

【既然都要变成敌人的城池了,何必给自己添麻烦呢,应付一下得了。但是虽然主题思想是这个,也是解释自己不好好干的理由也是这个,但是他也试图劝谏了。如果晋献公修德,然后又好好对儿子们,这些城池根本没有建设的必要。】

【当然,士蔿是个聪明人,当年他可是亲身上阵去挑拨桓庄之族,并且成功达成目的的。所以他自然也知道,劝晋献公根本没有卵用,虽然他还是劝了。说完这段话他就结束了稽首大礼,起身离开并且又开始唱歌了。】

【他唱的这段歌大概意思就是说,我身为国之大夫,如今一国二主,我该听谁的呢?不用特别在意这个二,他是个虚指。无非就是感叹,老国主想要残害亲子,身为臣子他们夹在中间也很无奈。当年第一个劝申生效仿吴太伯跑路的人也是他。】

“太子申生颇得人心。”寤生道,他突然笑了起来,“若是当年忽能有如太子申生,突亦能如公子重耳一般,郑国或许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重耳摇头,似是不能苟同,却也没有多说半字。

诡诸冷笑:“你竟以为他是什么好人吗?不过彼时无有他生出别样心思的机会罢了。有申生,晋国君位自是与他无干;没了申生,奚齐才是晋国名正言顺的太子。”

本想反唇相讥“可惜奚齐少年而夭”,然而重耳随即意识到他的君父可能也并没有多在意这个幼子,于是隐下神色,不再多话。

【刚才那是插播的建城时候的事情。等到太子申生死后,重耳和夷吾分别逃回封地,果然如士蔿所料,晋献公派人去伐蒲了。派出的这个人叫寺人披,《晋世家》里面叫勃鞮,这两个字快速连在一起念就是披,《晋语二》里用的他的字伯楚。】

【重耳收到被讨伐的消息,先是说,君父的命令不敢抵抗。然后因为城内的抵抗情绪比较强,又命令城内的人,有抵抗的人就是与我为敌。看着是不是跟他哥一样死心眼?都是假的。】

【他没有抵抗并且让手下人都不要抵抗,但是立马自己就翻墙跑路了,绝对不是束手待毙引颈就戮,和他哥完全不一样。不过虽然跑了,但是他爹派来的这个人还有点本事追到他

了,最后斩下了他的袖口。重耳随即跑路去翟了。】()

【骊姬之乱的今年份剧情就到这里了,在开始假虞灭虢之前,需要再插播二条事件。第一条是公孙兹,就是叔孙戴伯娶老婆啦,叔孙氏快要有后啦!第二条比较重要一点,说的是诸侯们在首止这个地方举行了一场会盟。】

?万年眉寿提醒您《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与会的诸侯包括鲁国、齐国、宋国、陈国、卫国、郑国、许国和曹国,但这还不算完,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王世子。事实上这场会盟正是为了这位王世子而举行的。王世子是周惠王的太子,前面提过一句,惠后和武姜是一路人。】

【对了,虽然汉朝的时候诸侯的继承人叫世子,皇帝的继承人叫太子,但这么久了大家也发现,其实这会诸侯的继承人两种叫法其实是通用的。通常经里用世子,传里用大子,世、大音近。】

【武姜大家还记得吧,郑庄公他娘,一手导致了“郑伯克段于鄢”还有“不及黄泉无相见”两场大戏的人物,就是因为生大儿子难产所以偏心小儿子。惠后呢,也是偏爱小儿子王子带。周惠王这会儿其实就有废太子的意思了。】

【《史记·周本纪》里说惠后是王太子郑,也就是日后的周襄王后母,但是根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周襄王自述,王子带是他的母弟,两人都是惠后所生。嘛,就算是一个妈偏心也很正常啊,参见郑国那两个咯。】

【扯远了,这场首止之会,正是因为发觉周惠王有废太子之意,齐桓公觉得这不合适,因而发起的。这么多诸侯与王太子相会,自然保证了王太子的地位,从而也有利于周王室的稳固。众所周知,争位是导致国家混乱的重要原因。】

【呃,我是不是太针对郑国了?真不是故意的,只是刚好这段很适合用他家来举例子而已。而且这段事件确实也又和郑国有关,刚说到其实周惠王想废太子,被齐桓公强制按下去了,自然心有不甘,于是他要开始搞事了。】

【他派人把郑文公叫来,跟郑文公说,我帮你,你去跟楚国干吧,再加上晋国,郑国不会有事的。】

【这场首止之会等于说是齐国和与会国都让周惠王很不爽,而楚国和晋国都没有与会让他比较满意,于是周惠王挑拨郑国从同盟中背离。其实没太大用处,但是能膈应到齐桓公他就满足了。】

【郑文公其实之前被楚国讨伐的时候就有心从了楚国了,但是碍于齐国起兵,又有臣子谏言,才放弃了这个想法。现在周惠王都这么说了,可以扯来当大旗了,那叫一个欣喜若狂。而且郑文公心中其实一直在忌惮齐国。】

【理由是庄公十七年的时候,齐国因为郑国没有朝见齐国而抓了郑文公的弟弟叔詹。至今二十二年,郑国依然没有去朝见齐国,郑文公心里始终忌惮这件事情。现在终于有机会了,立马就想从首止之盟跑路。】

【之前劝郑文公不要从了楚国的那个大夫又来劝他了,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以免失去各路援助。一旦大家都不愿意援助他了,危险就会来临。等到危急时刻再乞求助力,势必付出更多代价,到时候国君一定会后悔的。】

【郑文公当然是选择不听啊,甚至为了跑路得足够隐蔽,连军队都丢在首止自己先跑回家了。按礼来说,军队一定要与国君同行,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他是真的很害怕齐国了。】

【第二条插播事件是楚国的,令尹子文,这时候他可能还不是令尹,就还不用他的字,而是他的名字斗榖於菟来称呼他。斗榖於菟率军灭掉了弦国,弦国的国君不得不逃亡黄国。】

【所谓兔死狐悲,楚国周边的江国、黄国、道国、柏国甚至全都和弦国有姻亲。事实上弦国国君之前也是仗着他们这些小国都有姻亲才既不事奉楚国,又不防备,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前面还只有江国和黄国开始跟齐国靠拢,现在大家都开始想从齐国那边蹭点温暖。不过说实话,你离楚国这么近,离齐国那么远,真的能蹭到吗?楚国打你就打你了,都不用挑时候,齐国根本赶不过来啊。】

【何况这种弹丸小国,感觉也没有为他们出头的价值。齐国接受他们的示好其实也就是聊胜于无的感觉,反倒是郑国的价值还大一点。所以更有价值的国家注定要当墙头草了。】

【也不知道到底是直接被吞并了痛快,还是当墙头草左支右绌左右为难勉力维持,但好歹还是维持了自己国家的独立更有意义一点。多少是有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味道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