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胡宇伦 > 朱熹到底是不是假圣人?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

胡宇伦 朱熹到底是不是假圣人?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

作者:胡宇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25 12:17:40 来源:882

朱熹到底是不是假圣人?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提示:本文为《百位历史文化名人》大型文化纪录栏目,历时一年精心打磨,高度还原正史,建议从第一章节开始跟进阅读。

01.

宋人重“理”,一直在尝试把“天、地、人”这三件事搞清楚,因此出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陆九渊、朱熹、吕祖谦这些大儒。

现代人也讲“理”,比如法理、道理、哲理、物理、生理,以及管理等……不用笑,从学术角度讲,“理”涵盖了世间一切,若无“理”可依,这个世界就会乱套。包括我们码字的,也要讲个“文理”。

那么问题来了,研究这些“理”,非要盘出个“道”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也是这个世界的服务者,如果一门学问不能为人所用,产生不了能量价值,那基本可以判断它是无用的。

“理学”在两宋呈现井喷姿态,既承载了儒学,也承载了禅学,所以理学的天理是“道德学”,为神权和王权所用。简单来说,就是要维持太平,长治不衰。

可是我们看两宋,北宋享国167年,靖康之耻永载史册,灭掉北宋的是金人。金人也讲理,主打一个“蛮不讲理”,因为他们生长的土地贫瘠,不扩张土地就吃不饱饭,甚至连手工业都没有,更别说享受人生了。

南宋享国152年,比北宋还短,灭掉南宋的是蒙古人,游牧民族,虽然国号“大元”起得挺有文化,但更擅长“强词夺理”。所以他们占据天下以后,还像个客人一样,今天抢百姓点这个,明天抢百姓点那个。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民族却把“理学盛行”的两宋给灭了,上哪说理去。

你可以说,两宋灭亡是当权者无能导致的,但恰恰也说明,“理学”并没有服务好国体,那些高举“理学”旗帜的大臣们,也没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因为他们都缺少一个必要的元素,那就“和”,即天时、地利、人和。

朱熹理学的重要观点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许多人听见“灭欲”就高呼他的思想是伪学说,这是不对的,更是一种误读。

“灭人欲”不是让人消除一切**,而是在道德的基础上克制**,关于这一点,只要翻翻朱子学说就一目了然了。

实际上“灭人欲”也不是朱熹的原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中,有载: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礼记》中的“理”就是让人消除一切**,时代不同,春秋时期列国割据,当权者自然会希望民众服服帖帖,尊崇王道。所以朱熹把这一学说作了改进,但改得并不彻底,某种程度上来讲,也不太契合南宋的时局。

商鞅变法尊崇的是“法家学说”,就那个时代背景而言,“法家”是最合理的治国方案,霸道王权让秦迅速强大起来,并一统六国。可是到了嬴政坐拥天下时,李斯焚书坑儒,这套理论就不管用了,于是秦再迅速灭亡。

宋廷自南迁以后,高宗不想迎回徽、钦二帝,若“二圣”回朝,他的位置就尴尬了,所以他宁可被金人追着跑,也不组织有效抵抗,更别说收复失地。

宋孝宗即位后,曾一度想过北伐,重用主战派人士张浚,可是符离大败,“隆兴和议”签订后,孝宗就再也不敢打了。

这个时期,朱熹的理论已经初成,曾面孝宗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

表面上看,这套理论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很积极,但实用性很差。他找到了问题所在,却没找到解决办法,只给了宋孝宗一个方针,毕竟他只是个书生。就北伐而言,辛弃疾的《美芹十论》和《九议》效果会更好,也很有针对性,连细节都考虑到了。

所以当时的宰相汤思退驳回了朱熹的主张,北伐的事也就没能成型。

现在我们把历史往后推350年,到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当时闽、赣、粤大乱,王阳明带兵平定,不久后宁王朱宸濠想要造反,王阳明再领兵平叛,把朱宸濠打得哭哭啼啼。

王阳明也是个书生,他和朱熹一样,都推崇“理学”,不过王阳明主张的却是“致良知”,即“知行合一”。

世间大理,曲径相通,毕竟都是以儒学为基础,吸纳百家。朱熹主张控制**,这也没有问题,人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以坚守道德底线。

可“控欲”只是一个基本素质,是每个有良心的人都具备的,所以王阳明认为,道德意识存在于人的本心,不需要外力干扰,人只需要在“良知”的准则内,把所认知的事做好,兼行兼修,理法就自然了。

相形之下,王阳明的理论就比朱熹更加开阔,但这并不是说朱熹的学说是“伪学”,毕竟王阳明的理论也曾参考过陆九渊、朱熹等前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说到知行合一,在朱熹身上还发生过一件轰动朝野、古今争议的事,把这件事说清楚,我们就能知道朱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了。

02.

公元1182年,浙江一带发生蝗灾,宰相王淮举荐朱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并让他当天就上路,朱熹辞谢,因为负责纳粮的人还没有进行奖赏。

此前朱熹就在崇安、南康等地赈过灾,经验十分丰富。

等朝廷赏过以后,朱熹才赴浙,到任后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每天外出调查访问百姓疾苦,走遍浙东全境,单人独车,不带随从,尤其重视整肃风纪,效果明显。

巡查到台州时,有人举报台州知州唐仲友贪赃枉法、伪造官会、嫖宿娼妓等8项罪名,朱熹派人查证后,连上三疏弹劾唐仲友。

然而这三封奏疏却没有送到宋孝宗案前,因为被宰相王淮扣下了,王淮的妹妹是唐仲友的弟媳,他和唐仲友还是同乡,所以等唐仲友的自辩疏上达朝廷后,王淮才上奏。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南宋“学派”林立,相互之间多有争斗,唐仲友和陈亮为“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的“考亭学派”与其对立,彼此都不认同。

所以朱熹得知奏疏被扣以后,又追奏三疏,并将参与此案的“营妓”严蕊抓捕入狱,移至绍兴府司理院严审。在狱中,严蕊遭遇严刑拷打近两个月,遍体鳞伤,多次昏死。

据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夷坚志》中载,绍兴司理院在审理过程中曾诱供,希望严蕊能承认与唐仲友的苟且关系。严蕊拒不招供,坚称自己冤屈,因此被时人赞为“侠骨才女”,她笔下的那首《卜算子》就和这个案子有关: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严蕊笔下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一个鼎鼎有名的才女蒙受不白之冤,而且还受到酷刑,所以这个案子的舆论让朝廷倍感压力,甚至岳飞的后人岳霖也为严蕊抱不平,以浙东提刑一职重审严蕊。

有趣的是,当这个官司打到宋孝宗面前时,宋孝宗一句“秀才之争”就把这件事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此前,宰相王淮曾荐唐仲友为江西提刑,这么一闹后,唐仲友被罢官,王淮就上书奏请孝宗,让朱熹出任江西提刑。

朱熹自然不接受这样可笑的处理结果,便主动请辞,暂隐武夷山九曲溪畔,潜心着书立说,广收门徒,聚众讲学。

而岳霖重审严蕊后,为其昭雪,出狱时问严蕊此后作何打算,严蕊就口占了这首《卜算子》。

之所以这件事饱受争议,是因为史书中的说法完全不同,首先经考证,岳霖从未出任过浙东提刑,此为谬传。

其次,陈亮与唐仲友交好,同为“永康学派”代表人物,但在这件事上,陈亮是站队朱熹的。此间事了,朱熹就与陈亮展开了义利王霸辩论,力陈浙学之非,不夹私怨。

由此可见,唐仲友或确有罪行,不过是因为有宰相王涯力挺,孝宗才没有深究。

但严蕊遭受严刑拷打的确是事实,因此也不能说洪迈编撰的《夷坚志》,对这件事的记载全然有误。这件事发生时,洪迈已经60岁了,文天祥曾这样评价洪迈:我朝言治者曰庆历、元佑、乾淳,厥亦惟欧阳子、苏公兄弟、周益国、三洪氏以其宗工大手掌朝廷文字,以为之缫籍粉泽,功光当时,垂休无穷,岂曰小补之哉?

能把洪迈与欧阳修和苏轼、苏辙的着述精神相比较,可见洪迈还是极受人敬重的。

尤其洪迈为人正直,其父洪皓,兄长洪适、洪遵都是南宋着名的学者、重臣,洪皓曾被金人扣留长达15年,洪迈也曾使金。

作为和朱熹同时代的人,洪迈就算不喜欢朱熹的学说,也不至于妄捏曲折,因为《夷坚志》着成时,朱熹还在世。至于说岳霖未曾出任浙东提刑,或许是作为特使暂理严蕊受诬一案,故史书没有明确记载。

宋末元初文学家周密在《齐东野语》对这件事亦有详尽描述,细节大致与《夷坚志》同。

朱熹弹劾唐仲友,主要是贪赃枉法、私造货币、收受贿赂等,对唐仲友与严蕊之间,重点是弹劾他动用库银为40多名营妓置衣,还提前为严蕊办理脱籍,这是有违宋律的。

而且,在浙江朱熹政绩突出,赈灾有功,从种种迹象看,唐仲友难洗清白。

所以争议点就落到了严蕊一个人身上,据《宋史》记载,此事案发以后,朝廷曾诏令朱熹赶往其他州郡巡查灾情,但朱熹坐镇台州,并没有奉诏,反而再上三疏。

因此案涉及唐仲友,为避嫌,严蕊被移至绍兴司理院,远离台州审讯,朱熹不了解严蕊之事细节,也能说得通。

问题就在于,唐仲友曾私闯绍兴司理院,并殴打了审案的推官,那么到底是谁主张对严蕊用刑?诱供目的何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绍兴不归唐仲友管辖,但浙东基本是王淮和唐仲友的地盘,为何有人非要把严蕊和唐仲友有私之事坐实?

这些疑点史书不会记载,只能靠我们自行判断了。

纵观此案,唐仲友不法事定存,不过是仗着有王淮这个后台才仅仅作罢官处理。而严蕊受刑蒙冤,朱熹作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主抓政务,也难免有失察之责。他并没有把理学思想应用到实际事件中去。

03.

朱熹出生在官宦人家,父亲朱松曾任官着作佐郎、史馆校勘、司勋、吏部郎等职,秦桧向金人求和时,朱松极力劝阻,因此遭到外放,自请为祠官,管理台州崇道观。

在朱熹14岁的时候,朱松就病逝了,因此朱熹随母亲祝氏自尤溪迁至崇安,投奔父亲的好友刘子羽,即朱熹的义父。

传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天资聪颖,5岁便能通读《孝经》,并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6岁时,朱松指日示曰,朱熹便问,日何所附?天何所附?此时就能看出他的穷理之心。

刘子羽对朱熹很好,视为己出,很重视他的教育,因此特请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位老师教习朱熹。不仅如此,刘子羽还专门为朱熹母子筑建别舍,名曰紫阳楼。

18岁时,朱熹考取贡生,次年进京参加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因此,老师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正式成家立业。

公元1151年,22岁的朱熹通过吏部铨选,官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向朝堂迈出了第一步。

两年后,朱熹赴同安途中,再拜李侗为师,他一部分思想理论受教于李侗。李侗为程颢、程颐的二传弟子,朱熹曾三次求见李侗才入其门,此后几年一直在钻研学问。

公元1162年,高宗禅位,孝宗赵昚登基,旋即在垂拱殿召见朱熹,朱熹面圣上三札,因抗金之计被汤思退驳回,故授国子监武学博士时,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5年后,崇安发生水患,朱熹参与救灾,积累了很多经验。

随后,朱熹重读程颢、程颐着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这意味着此时他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

他笔下的《观书有感》就是作于此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04.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公元1169年,朱熹丧母,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6年的寒泉着述,这首《春日》就是作于这段时期。

公元1175年,吕祖谦访朱熹,两人在寒泉精舍相聚一个半月,谈理论道,随后又一起赴信州鹅湖寺,与陆九龄、陆九渊及刘清之相聚,史称“鹅湖相会”。

三年后,孝宗再召朱熹,知南康军兼管农事,适逢大旱,朱熹主持赈灾,并寻白鹿洞书院废址,不遗余力地完成重建。学院重建完成后,陆九渊曾来讲学。

之后,“唐仲友案”就爆发了,朱熹虽赈灾有功,但因失望请辞,继续着述,开始广招门徒,聚众讲学。这期间,朱熹的理论已经大成。

公元1190年,61岁的朱熹知漳州,并在那里实施了改革,但因阶级矛盾激化严重,未能成功。

翌年,朱熹长子朱塾病逝,朱熹悲痛欲绝,以治子丧请祠,迁居建阳,后于考亭讲学,创建考亭书院,“考亭学派”具雏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这首《劝学诗》就是写给门生的诫语,学院规模越来越大。

公元1194年,宋宁宗赵扩即位,湖南瑶民蒲来矢起义,震惊朝野。朱熹临危受命,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赐紫章服。到任后,朱熹采用怀柔政策,叛民得以安抚,因此朱熹在当地兴学校,广教化,督吏治,敦民风,并扩建了岳麓书院。

同一年,宁宗任用定策有功的赵汝愚为相,召朱熹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故朱熹于行宫奏事,谏言宋宁宗正心诚意、读经穷理,妥善处理潭州善后事宜。

随后入殿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所以引发宁宗和韩侂胄的不满,入朝仅46日就被除服。

去官后,朱熹回建阳考亭继续讲学,但是很快“庆元党禁”就爆发了,监察御史沈继祖批判朱熹的学说为“伪学说”,列八项大罪,并效法北宋元佑党籍之故伎,开列了一份59人的伪逆党籍。

朱熹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惨遭清算,或遭流放,或下狱。

公元1200年,朱熹忍着病痛,完成了生平所有着述,随后写下遗嘱,嘱托儿子和门下弟子努力学习自己遗留下来的书籍。次日,朱熹衣帽穿戴整齐,靠着枕头就去世了,终年71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初,辛弃疾和朱熹曾共游武夷山,朱熹写下“克己复礼”“夙兴夜寐”八个字,分别悬挂在辛弃疾两间斋室的门上。

朱熹病逝时,“庆元党禁”尚未解除,韩侂胄一再打压朱门学子,因此无人敢去吊唁,但辛弃疾却亲自前往,写下了那句流传千古的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纵观朱熹这一生,为官9年,但仅在朝中40余天,每一届皇帝都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是谏言天子注重道德、修身齐家,灌输“格物致知”之理念。他很有治国能力,这从几次赈灾中就能看出,着述也颇丰,有自己的道统思想,可是辅佐君王之术,朱熹尚欠火候。

在古代,君者即天下,若悯天下苍生,当使君明理,找到合适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灌鸡汤,抱着“我不怕死、我是谏臣”的态度。凡事变则通,通则达。

至于针对朱熹的“伪学说”,完全是一种政治攻击。

公元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病重,自觉将不久于人世,很想在离世前再看光宗赵惇一眼。但光宗素来与父不和,不肯探望,左丞相留正恳请光宗满足孝宗最后一个愿望,可光宗却挑衣而起。

不久后,孝宗崩,光宗不执丧礼,群臣累奏不复,因此韩侂胄和赵汝愚在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下拥赵扩登基,为宋宁宗。

宁宗即位后,赵汝愚因辅佐有功擢右丞相,以独相的身份执政,因此遭到韩侂胄妒忌。赵汝愚亲朱熹,不但让他平乱,还入宫侍讲,推广其理学。

随后,韩侂胄指使右正言李沐,奏称赵汝愚乃宗亲,不宜担任宰相,遂赵汝愚遭罢免并外放。当时很多大臣都上疏攻击韩侂胄,这其中就包括朱熹,因此韩侂胄掌权后,就酝酿了“庆元党禁”。

这件事的本质还是宋宁宗厌朱熹,若宁宗坚持,韩侂胄纵然有报复之心也无计可施。

朱熹死后两年,台谏奏请宋宁宗恢复其名誉,赐恩泽。

公元1210年,宋宁宗赐朱熹谥号“文”,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时期又追封徽国公,朱熹也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之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朱熹把这一生都奉献给了“理学”,有些争议在所难免,但历史已经给出正确答案,在古代到现代的思想进程中,“程朱理学”影响巨大,成就斐然,这是不争的事实。

本栏目历时一年精心打造,建议加入书架并收藏,从第一章节开始跟进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