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527章,各自的治世良方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527章,各自的治世良方

作者:小兵王2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0 07:06:25 来源:882

大汉历二十五年,三月十五日,九江郡,郡监军府,郑齐和他带来法家,墨家子弟全部汇集于此。

郑齐开口道:“大家在九江郡也巡视了一个月时间了,对九江郡也有初步的了解了,现在说一说了解的情况。”

墨家熊居第一个开口道:“九江郡工业基础极其差,没有重工业,只有一些小型轻工业,同时当地的工匠数量少不说,他们的技术也极其差,可以说九江郡的工匠依旧是生活在大秦的时代,这就不怪九江郡几次想要建立钢铁厂都失败了,市场竞争且不谈,当地工匠的技术也达不到标准,我等想要推广陈郡的官营模式根本行不通,因为九江郡就没有几个作坊,又如何官私合营,陈郡模式在九江郡行不通。”

陈郡官私合营不但有法家的努力,也有墨家的参与,这两个学派在陈郡再次联合起来了。

郑齐叹口气道:“某也察觉到了,九江民风彪悍的确和陈郡不同,九江变法的落脚点还是要在乡里之间。”

熊居道:“种植上的技术不是我墨家擅长,郡监可去上郡请农家学者。”

郑齐道:“某的确是有这打算。”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盟友就是墨家和农家,现在法家内部也有重新和墨农两家重修旧好之意,法家想要改造世界就缺少不了,农家墨家这样的技术学派。

郑齐继续说道:“但现在的天下,农业赚钱毕竟不如工业,熊墨者,你认为九江郡这情况,能发展什么赚钱的产业,我等只有给九江带来利益,九江郡的汉吏才会配合我等变法。”

熊居想了半天道:“九江郡在工业发展的唯一优势就是劳动力成本低,某统计过,九江郡最低俸禄是700钱,当地百姓月俸禄一般不会超过800钱,而一江之隔的陈郡最低俸禄标准超过了1500钱,工匠一般俸禄是2000钱。而在会稽郡,最低俸禄的1700钱,工匠一般俸禄是2300钱。”

“也就是说在九江郡发展劳动力密集的纺织机,俸禄的成本只有陈郡和会稽郡的三四成左右,这是一巨大的优势,但想要发挥这个优势的前提是工匠合格,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九江郡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去陈郡和会稽郡打工去了,留在本地的大部分都是难以融入大汉的越人,她们能不能适应纺织这份差事还是令人担忧。”

郑齐想了想道:“那么我等就在九江郡建立纺织技术学校,专门培训越女纺织如何?九江郡的地理优势比陈郡更好,某想先发展桑蚕养殖,先为陈郡,会稽郡提供生丝,等积累一定钱财之后,再发展纺织业,农业则发展制茶行业,改山林为果园,发展水果罐头行业,毕竟会稽郡就在九江郡东面,水手是却少不了优质的水果罐头的,而他们可是大汉的有钱人。”

他们商议一阵之后,发现郑齐的想法是最可行的。

最后赵喻道:“师兄,普法工作还应该跟上,不然以九江彪悍的民风,只怕这产业也是很难发展起来的,而且即便发展起来了,也会出现很多拦路打劫的匪徒。”

郑齐想了想道:“一切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来解决,某会上书朝廷,请求朝廷让九江郡征召3万基建兵,以进行基础设施。”

这要是在大秦就好办了,秦法森严,直接把这些彪悍的越人抓起来成为基建的刑徒就可,当年关中百姓可是比越民彪悍多了,秦穆公的马说杀就杀了,但还不是被他们法家炮制的服服帖帖的。

但在大汉显然这套是不可能实行的。不过换个思路也是一样,招越人为士兵,训练他们军纪,让他们成为基建士兵,完善九江郡的基建,同时等这批士兵出来之后,就是合格的工匠了,这时候官营的作坊正好缺工匠。最重要的是,大汉有三年义务兵役制度,招募越人为士兵,只需要付出一点津贴,而且还是朝廷付款,这和大秦的刑徒也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几乎不要钱的劳动力,他法家是为了改造世界,有不是想把世界变成一个囚笼。

他们制定好官营变化的切入点之后,郑齐一方面上书大汉朝廷要政策,一方面联络农家之人,请求他们派遣农家学者来指导九江百姓建立种植园。

三月十七日。

大汉朝廷同意了郑齐在九江郡征召3万基建兵提案。

三月二十日。

农家丁越带领上百农家学子来到九江郡。

郑齐都有的愕然道:“丁师,你们农家不是在上郡,怎么会这么快来到九江郡的?”

丁越笑道:“探险队不是在新大陆弄到了很多新式的作物,我农家在会稽郡建立了一个作物培训基地,坐火车来九江郡也就是半日的时间。”

郑齐道:“九江郡已经被纳入变法的试点郡,丁师可清楚?”

丁越点头道:“大汉月报上看到了。”

郑齐道:“但九江郡的工业基础极其差,陈郡变法的经验不适合九江郡,在陈郡某打算以农业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的组织当地的百姓发展桑蚕养殖,建设茶叶,果园,发展纺织业,制茶业,水果罐头行业,而这些都和农业有关,所以只能求教农家了。”

丁越点头道:“九江郡的确适适合发展这些行业,只要是富民之举,我农家义不容辞,不过一郡之地,就我等百人有的力不从心,某这就让师兄多派遣一些农家子弟南下,我等可以先期组织九江郡百姓生产。”

这个时候赵喻道:“九江郡民风彪悍,还是等朝廷招募了一些士兵丁师再下乡吧。”

赵喻是跟着郑齐巡视了一遍整个九江郡的,这一路可以说差点把他的三观都给震碎了,他从小生活在关中,真很难想象大汉治下还有这样无法无天之地,他甚至觉得九江郡就和历史说上写的秦末没什么两样,丁越就这样下乡,太危险了。

丁越却笑道:“只要我等和百姓一起劳作,百姓就会知道我等农家自己人,又怎么会危险。”

大汉历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二日。

九江郡征兵的告示贴满了九江大大小小的县,乡,里,告示上明确表示九江郡十一月将会征召3万士兵,希望各县乡百姓踊跃报名。

这个告息一出,整个九江郡都轰动了,朝廷往日在九江征兵不过几百人,而现在却翻了几十倍,这让整个九江郡上下都和过节一样,在大汉参军就相当于科举考上汉吏了,这是可以直接改变一个家族命运的士气,尤其是当地的越人,他们能改变命运的路径更少,参军是最好道路,但偏偏每年朝廷参军的名额就那几万了,平均分到一个郡也就几百人,参军的难度和科举差不了多少。这条消息传开指挥,九江郡出去打工之人,纷纷接到家人的书信,让他们一定要在征兵前回家。

大汉历二十五年,四月二日,安丰县,百花乡。

百花乡也是百越之民,他们是最早投靠大汉的百越部众,现在融入大汉已经有二十余年,可以熟练说汉语,写汉字,可以说已经和大汉人一样了,而今天乡蔷夫却通知所有百花乡村民,说农家学者要找他们商量事情,让他们来乡署。

“乡亲们,现在大汉的天下虽然货物丰富,但想要买东西却要花钱,大家觉得某这说法对不对。”丁越对着李家乡村民道。

一个老者道:“现在小子们只有出去才能赚到钱,但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人,我们百花乡,这二十年人口没有增加不说,还减少了,这算是什么事。”

丁越道:“这还不是我们九江郡贫瘠,同样做事情,在会稽郡能赚2000钱,但在九江郡却只能赚700钱,想要赚钱那只能离开家乡了。”

在场的人都沉默了,百花乡有三千人,但现场却没有多少青壮,反而是白发中年一大群,孩童也是一大群,显然青壮都是外出打工的。

“是呀,有什么办法,谁让我们九江郡穷,只有外面才能赚钱,小子们只能妻离子散去外地打工,留下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但人都走光了,我们乡怎么办?我们的祖宗可都在这里。”

丁越道:“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改变百花乡落后的面目,让青壮在本地做事情也能赚钱,我们农家就是想要改变百花乡贫穷的面目。”

“我们这老老小小的,如何改变百花乡的情况?”

“一个人力量小,但一群人力量就很大,我们农家想要组织大家成立农社,就是大家一起耕作,一起收获,种地最多只能吃饱饭,但很难赚钱,但要是我们联合起来,一部分土地种粮食,一部分种桑树,甚至外面的桃山也可以利用起来,把桃子做成水果罐头,这也是一笔财富,这样的事情一个人是做不了的,只有所以人能联合做才做的好。”

但百花乡农户沉默,他们并不信任丁越。最开始的时候村民们还是信任九江郡汉吏的,毕竟招他们下山的时候分了地,那个时候百花乡村民对朝廷信任最高。

但九江郡的汉吏动不动打是为他们好的名义,不是让他们种植甘蔗,就是让他们香料,结果辛劳一年钱没有赚到。把这些村民坑的一塌糊涂。

这种事情发生多了,大家对上面说的好事就保持怀疑态度了,不跟着朝廷做可能发不了财,但最起码不会亏钱。

对这种情况丁越了然笑道:“这样吧,我农家雇佣各位做事情,一日20钱大家看如何?”

这种事情他农家遇到太多了,越是边境贫困的郡县,汉吏想要发展政绩,就越是会乱来,留下一堆破烂事情。要不是朝廷有均田制度兜底,让大汉的百姓有口饭吃。大汉只怕也会爆发起义。

现场顿时嘈杂起来,这个收入即便是在九江郡也不高,但对于百花乡来说就很高了。农户不怕出力,就怕上面骗他们钱,更不要说这还是日结,即便不给钱,那也只是白费一天的力气

“见过东家!”不少农户直接给丁越行礼了。

丁越也不客气,直接雇佣了上百个农户,而后带他们去桃山,桃山顾名思义,就是长满桃子的山,此时春暖花开,桃山上倒是桃花飞舞。但丁越这些农家之人却不解风情,砍伐杂木,修整桃树。

村民们奇怪问丁越为什么要这样做,丁越却笑道:“农家已经向朝廷购买桃山了,现在这是为了让桃树更好的结果。”

当地的百姓暗笑这种行为了,这只要到秋天,满山的桃子都吃不光,只能烂在山上,现在居然还有人购买桃山,还想要结更多的桃子,这和傻子无异,但村民们能在丁越这里赚到钱,自然也不会说破这事情。

赵喻不解问丁越道:“丁师何不直接下命令给当地的百姓,让他们服从法令。”

丁越笑道:“要组织百姓就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取信于民,现在当地百姓不相信我等,那我们要是通过解决百姓面临的问题,获得百姓的信任,通过带领百姓劳动,来得获得组织百姓的主导权。”

丁越叹气道:“很多事情坏就坏在急躁上,从某种情况上来说,官员一直没有变,只是有天子在上面压着。甚至汉吏比起秦吏,经验更差,要交的学费更多。”

丁越对官营变法是持迟疑态度的,变法之后,虽然这些作坊还有掌柜,但实际上已经被汉吏控制了,就他看到汉吏的素质,他很怀疑汉吏能一直管好作坊。

他把自己的疑问告诉商农,商农回信道,汉吏不可靠,难道商贾就可靠了?

丁越沉思很久,也想不出这两方到底哪方稍微好一点,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都是一丘之貉。

而商农也给出了农家的办法,那就是把农户组织起来,让他们有力量对抗官员和商贾。

就这样一直到十月的时候,农家在百花乡附近修建了一个厂房,并且雇佣了30个村民做工匠,而后对他们进行培训,百花乡村民就看到农家之人,运输了许多大锅过来,

翌日,丁越再次召集百花乡农户,请当地农户摘桃子,也是二十钱一日,而这次全乡的人都被农家雇佣了,所有人都上上摘桃子,生怕这样的好事没有他们的份。

当村民们兴奋的大包小包运输桃子下山,他们就看到这些桃子被清洗之后,做成水果罐头,一个水果罐头值十钱,村民们看到每日都有马车拉着罐头离开,一日就可以赚好几万钱,这引得整个百花乡轰动了,他们吃了几十年的桃子,却没有想到会如此值钱,而且还是被外乡人赚走了,他们羡慕的同时内心也非常妒忌。

这个时候丁越再次召集了百花乡所有的村民,愿意和100户村民们签订契约,村民以劳动力占据罐头厂三成股份,朝廷占据七成,面对这样的好事情,被选中的村民都和罐头厂签订契约。

“这桃山是我们所有人的,凭什么只给他们签约!”但其他没有选上的村民自然就不满了。

这个时候丁越道:“百花乡到处都是宝,大家看桃山那两座山头要是种植茶树,要不了两年我等卖茶也能富裕,还有这片山丘种植上桑树,以后养蚕,关卖蚕丝也可以让大家富裕,大家看百花乡并不穷,只是大家没有把百花乡的宝物开发出来。朝廷愿意和大家一起开发百花乡,现在各位还愿不愿意加入我农家的农社?”

有罐头厂的例子,百花乡村民都踊跃加入农家的农社。

而在整个九江郡,有上百个乡的百姓信任农家,加入农社,开始被农家组织起来改造整个九江郡,开始建设茶园,果园,桑园,九江郡虽然步入冬天,但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改造自己家园的农户。

与此同时,郑齐在九江郡建立工业区,欢迎大汉的商贾来九江郡投资。

九江郡的情况和陈郡不同,在陈郡当时朝廷掌握着上百亿的商贾债务,这些是官私和营最宝贵的财富,而九江郡却没有这工业基础,朝廷拿不出100亿钱,只给他5年税务不用上缴的政策,他可以用这笔钱完成九江郡官营变法,但九江郡即便所有税收留在本地也就不到十亿钱,这点钱根本解决不了,缺乏工业的问题,他反而要想办法招商引资来解决问题了。

但让郑齐没有想到的,商贾没有招来几个,却有大量的墨者来到九江郡打算在这里开纺织作坊,并且和九江郡府衙预定,九江郡以土地和厂房为投入占四成股本,墨家付出技术和资金占六成股本。

是的,面对工业时代这个新问题,墨家也开出自己的治世良方,那就是甩开工厂主,建立一个由工匠组成的天下,某种程度上来说,墨家这是打算借鸡生蛋,他们也打算用官营变法来验证自己治理天下的想法。

大汉历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九江郡各个亭里都排满了要参军的青壮,以前选拔上极其难,但今年几乎是二选一,大量的越人怀着兴奋之情,成为了汉军当中的一员,在九江郡军营接受了三个月时间的新兵训练。

当他们满怀期待以为自己会去边疆建功立业的时候,却没有想到他们的屯长会丢一把铁锹给他们,让他们修九江郡的驰道,他们这个时候才愕然的发现,大汉居然还有基建兵这样的兵种。

大汉历二十六年,四月十二日。

郡监军府衙,议事厅。

郑齐,丁越,熊居三巨头坐在首位,下面则有几百九江郡汉吏。

郑齐气愤道:“最近不知道哪里来的歪风邪气,居然传出芥菜可以养蚕,还说吃了芥菜的蚕长起来特别快,传的神乎其技,还敢污蔑是丁师说的,你们有没有脑子,这种没有根据的传言也敢相信,还有傻子命令村民种植芥菜,你们还是江南人?即便自己没养过蚕也看过别人养蚕,你看过谁家的蚕是吃芥菜的,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没有,天子讲的话你们都没记在心上,你们还想做我大汉的官员吗!”

也不怪郑齐如此生气,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九江郡的百姓终于对他们有点信任,各地的桑园,茶园,果园都在快速建设当中。

同时桑蚕社也开始成立,今年整个九江郡样子桑蚕的数量突破往年的十倍,这就导致了九江郡的桑叶不足,毕竟桑园才刚刚开辟,还需要有一定时间生长,结果不知道哪里传来的谣言说芥菜也可以养桑蚕,结果还真被着急的地方汉吏当做救命稻草了,开始命令农户种植芥菜解决桑叶不足的问题。

其实这其中大部分汉吏是觉得芥菜养蚕是有问题的,这个时代大汉只有少数高维度的北方人没有养过蚕之外,所有人童年都养过桑蚕,他们也从未见过有人有芥菜养蚕。

但经不起这股风潮已经起来了,最开始只是有几个汉吏,让自己治下百姓种植芥菜,但其他郡县的汉吏看到这幕,本着有做不错的想法,他们也加入进来,但他们的加入引起其他汉吏的吃惊,他们担心自己成为异类,又本着法不责众的想法,于是也纷纷命令自己麾下的农户种植一些芥菜。

于是巡视乡村的丁越奇怪的发现九江郡芥菜种植的越来越多,后面向村民打听,才知道自己说过芥菜也可以养蚕?

而此时整个九江郡芥菜的种植面积超过了万亩,现在的九江郡说是芥菜之乡也不为过了。

九江郡几百名汉吏被郑齐劈头盖脸的骂一顿,但没人敢吭声,因为现在郑齐可以说是九江郡的无冕之王,朝廷已经传来消息了,郡守姚远明年将会致仕,新的九江郡太守由郡监军郑齐担任,继续推进九江郡的变法。

从这个消息传递到九江郡之后,姚远就开始把九江郡的政务交给郑齐,现在只差一个正式的任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