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诸天问答通历史,古人全破防了! > 第27章 洪武十五年,朱雄英薨!马皇后薨

大明,洪武时空!

朱元璋神色一凝。

来了!

果然来了!

只是……

“什么叫标儿如果当皇帝?标儿本来就是太子,是储君,将来,他必定是皇帝!他朱老四这个臭丘八,光是造反上位这一点,就比不上咱的标儿!”朱元璋冷哼一声,对这一次诸天问答提出的问题很是不满。

“父皇……”

朱标张了张嘴,沉默半晌,忽然开口道:“父皇,既然这个问题能这么提出来,那就说明,最后,儿臣并未当上皇帝,或许,英年早逝了……而四弟,或许也不是造反……”

在此之前,朱标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英年早逝,也从来没想过,自己当不了皇帝!

但当这个问题出来的那一刻,朱标忽然明白了……

自己,绝对是英年早逝,否则,不会提出这种问题。

如果他当过皇帝,那诸天问答的问题应该就是《朱标与朱棣的功绩孰强孰弱》这种问题。

而他不当皇帝的唯一可能就是,英年早逝!

“住嘴!呸呸呸,标儿,你在说什么胡话?你怎么可能英年早逝呢?”朱元璋一惊,赶忙开口。

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他不愿意去面对!

但是,朱标却直接说了出来……

他娘的,自己的标儿怎么可能英年早逝呢?

不可能的!

绝对不可能!

没来由的,朱元璋心里开始慌了。

这种问题,他从来都没有想过。

这种念头,也从来没有在他脑子里出现过。

什么英年早逝?

扯淡呢!

他不相信!

他死也不相信!

“父皇,这种事,非人力能够改变,此乃天数!”朱标苦涩一笑。

尽管他也不相信。

可是,英年早逝就是英年早逝。

谁又能改变呢?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标儿你肯定没事!”朱元璋否认着。

莫名的,眼眶有些红。

就连马皇后,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逐渐红了眼眶……

“此去半生太凄凉,花落惹人断肠,你我天涯各一方。”

“我追着你的月光,泪却湿了眼眶,往事随风怎能忘”

“花开又花谢花漫天,是你忽隐又忽现。”

“朝朝又暮暮朝暮间,却难勾勒你的脸……”

隐隐约约中,好似有某种妻离子散的小曲在耳边萦绕……

“他娘的,咱怎么有种不妙的感觉?”

朱元璋看向朱标,老眼再也绷不住,眼泪直接落了下来:“标儿啊,你可不能死啊,你死了,咱可怎么办啊?!”

朱标一滞,继而有些哭笑不得:“父皇,儿臣这不是还好好的吗?”

“不行,传御医!快传御医!”

朱元璋高声呼喊着,旋即又看向朱标,泣道:“标儿,一定要让御医好好瞧一瞧,你可不能死啊!咱的大明还需要你,咱不能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朱标实在是无奈……

同一时间,距离京城一百里处……

朱棣等人正在与锦衣卫一起,重新回到京城……

伴随着耳边隐隐约约的小曲儿,朱棣忽然快乐了起来……

“嘿!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好想笑!”

小朱棣乐了,继而看向天穹,更乐了:“大哥没当上皇帝,那本王就很可能是顺位继承,嘿嘿!”

徐妙云翻了个白眼……

“妙云,你还别不信!你知道老二是什么性格吗?你知道老三又是什么性格吗?老二残暴不仁,在封地上胡作非为!你觉得大哥死后,父皇会让他当皇帝吗?他当了皇帝,大明可不就完了?老三也残暴,那除了我朱老四,谁又能当这大明的皇帝?!”朱棣嘿嘿直笑。

徐妙云若有所思……

好像,朱棣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对……

“殿下,为何太子殿下英年早逝,您这么开心?”徐妙云忽然道。

“啊?我开心吗?”

朱棣一愣,继而露出沉痛悲痛神色:“大哥,我的好大哥!你死得好惨啊!大哥,我这嘴角怎么压不住啊?大哥,我的好大哥,你一路走好……”

“娘!爹好像个棒槌……”朱高炽下意识开口。

“混账玩意,说什么呢?”

朱棣脸色一黑,一巴掌打在朱高炽后脑勺上。

继而,目光幽幽,望向苍穹……

……

同一时间,大明永乐时空……

“怎么感觉有个小曲从耳边划过?好像还有点快乐……”

朱棣嘀咕一声,旋即,又看向天穹之上,忽然笑了……

“高炽啊,你说,你爷爷也能看到天上的这个光幕吗?”朱棣笑问。

“这个……应该能吧?”

朱高炽虽然不能理解什么是平行时空,也不理解什么是诸天万界,但之前既然能看到崇祯朝的朱由检,那按理来说,太祖皇帝应该也能看到这光幕……

“也不知,老爷子看到我的功绩会如何?”

朱棣低喃一声。

他征漠北,平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

“我这永乐盛世,可比得上你的洪武之治?我这永乐一朝,可还入得了你法眼?”朱棣眼神深邃。

“等皇爷爷知道你造反,能把你皮扒了……”朱高煦嘀咕一声。

当然,这话,他也只敢在心里嘀咕,表面上是半个字都不敢说。

“你们说,我这一生的功绩,洗的清我的罪名吗?”朱棣又背对众人,淡淡开口……

姚广孝笑道:“功是功,过是过,你都当皇帝了,还在乎那么多干什么?”

朱高炽也拜到:“爹,大明有如今盛世,皆赖您之功也!”

朱瞻基也赶忙开口道:“您北抗强敌,编撰永乐大典,文治武功都算得上一代帝王!我相信,功过之间,后人会公允而论的!”

闻听此言,朱棣终于笑了。

旋即又转头看向几人,笑问:“那你们觉得,如果懿文太子当了皇帝,与我比起来如何?”

“当然是父皇/皇爷爷厉害,上马杀敌,下马治国,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帝王比得上?”朱高炽等人自是恭维。

不过,这话,也的确是真心的。

“哈哈哈,好!”

朱棣一插腰:“就让老爷子看看,朕,不比大哥差!大哥当了皇帝,也未必比得上朕!”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看着这新出来的问题,都笑了……

“朱标与朱棣相比吗?”

他先沉吟片刻,还不等他开口呢,耳边就响起了一阵阵旋律,紧接着,就传来了大明不妙曲!

好家伙……

搞事情是吧!

既然你这么放了,那我就不客气了!

秦镇眼睛一转,笑道:“那就从朱标开始介绍!”

“朱标,大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母亲为马皇后!”

“朱标于龙凤元年(1355年),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将朱标立为世子,随着宋濂学习经意。”

“明太祖对朱标寄予厚望,自幼便悉心教导,多方面培养。”

“洪武元年,朱元璋开国大明,正月时,朱标也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

“朱标这个太子,比历史上所有朝代的太子都要稳,甚至,后世有人调侃说,如果哪天朱标造反,朱元璋甚至会亲自把自己绑了给朱标送去!”

“虽是调侃,但也看得出来朱元璋对这个长子的喜爱!”

“而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许,从小就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也仁慈宽厚,决策果断,明大义,知大礼!”

“不仅可以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对自家的弟弟们,也格外的仁厚。”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不止一次的犯过错误,朱元璋几次想要处罚,可也都是朱标从中调和,替他们求情,免于责罚,朱标这个长兄在众位弟弟中威望最高!”

“毕竟,早年间,朱元璋在外打仗,根本没有空去管那些儿子,朱标自然就肩负起了带娃的长兄模式!”

“那些弟弟们,有时候或许不听朱元璋的话,但却不敢不听他们这个大哥的话!”

“朱元璋虽然小农思想,但不得不说,在培养人这方面,的确不错,朱标长大后,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而且还虚心求学,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父,”

“洪武四年,朱标与常氏成婚,洪武七年,长子朱雄英出生。”

“洪武十年,第二个儿子也跟着出生。”

“朱元璋见朱标年纪已长,就开始让朱标监国,熟悉政务。”

“同时,告诫朱标需要记住几个原则:一是仁,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二是明,能明才不会惑于奸佞;三是勤,只有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四是断,有决断,便不致牵于文法。”

“同时,朱元璋也以身作则,天不亮就起床处理政务,到了半夜才歇息。”

“朱标也天天学朱元璋,逐渐成了一个合格的储君。”

“有人说朱标过于仁慈,与历史上的扶苏很是类似,但实则不然……”

“朱标的仁,是对家里人的仁,对亲近之人的仁。”

“他明断是非,知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洪武四大案,有三个都是他亲自操刀!”

“他与朱元璋的争执在于,朱元璋要砍九族,朱标只是在想,殺那么多人不太好,夷三族就行了!”

“由此可见,朱标并非迂腐的仁,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他可以向朱元璋求情,放过谁谁谁。”

“但他知道,这人,与此案牵扯绝对不深,甚至是殃及池鱼。”

“如果是本案的涉事人,他不仅不会求情,反而会亲自操刀,为大明减除祸患!”

“朝野上下,都知晓太子之名,百官无不臣服,诸王无不尊敬。”

“这就是太子朱标。”

“历史上最稳的太子。”

“再看看朱棣!”

“朱棣,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

“朱棣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当时,敌军兵发池州,不久就传来要攻打太平的文书,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都来不及看上这个刚出生的儿子一眼,就又跑到了前线指挥作战。”

“这一仗,一打就是七年,等到了朱元璋一统江南,再下一年就要称帝,祭告太庙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渡江后生的七个都还没有名字!”

“于是乎,这才逐一取了名,第四子,取名为‘棣’,此时的朱棣,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此时,朱元璋也开始培养这些儿子们的才能,除了老大,其余儿子都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甚至让朱棣与兄弟们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哥普通士兵一样到城外远足!

“一段路程,一大半骑马,一小半徒步!”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还时不时的去演武场上练习!”

“除此之外,朱元璋也十分重视文教,朱棣与兄弟们幼年入学,开始接受大儒的教导,在大本堂读书。”

“洪武三年,朱元璋为诸皇子封王,朱棣被册封为燕王。”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因为主弱臣强,元皇帝得不到藩王的救助!所以,就分封诸王,让藩王供卫皇帝,以维护朱家的统治。”

“同时,朱元璋也让众王去翻看古代藩王的优劣事迹,让他们学习如何当好一个王,以史为鉴!”

“洪武九年,朱棣与魏国公徐达长女徐妙云成婚。”

“同时,也让秦、晋、燕三王前往祖地,了解民间疾苦,知晓大明如何而兴!”

“这一事迹,给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

“一直到,洪武十五年……”

“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皇太子嫡长子皇长孙朱雄英薨!”

“朝野震动,消息传到北平,素来与朱雄英关系要好的朱棣悲痛不已!”

“但藩王没有命令,不得回京。”

“洪武十五年,八月二十三,马皇后薨!”

“朝野震动,举国哀悼,消息传到北平后,朱棣更是震惊,悲痛的昏迷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