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破壁大明,重塑时代 > 第13章 故人

破壁大明,重塑时代 第13章 故人

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04 15:09:31 来源:882

作为一个要文化,有野心,要智慧,有野心,要思想,有野心的全职和尚,道衍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很清晰的。

坐看风云,选择明主,等待时机,建不朽功业。

道衍相信自己的人生必然能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度,在这样的认知下,他从一开始就放弃了为朱元璋效力的打算。

他很明白,自己在洪武朝已经不可能争取到任何真正重要的地位。

对于当今陛下,道衍是有一些畏惧的,但更多的还是敬重和遗憾。他敬重这位皇帝开辟出的功业,也遗憾这位帝王拉开的政斗朝局。

道衍早就察觉到了整个洪武朝当下的内部撕裂,他预判,这种撕裂带来的政治斗争会持续十年,甚至二十年。

他没有把自己抛入这样的漩涡当中的兴趣。

预成大事,必须懂得大势。

所以道衍选择了藏拙,选择了将自己放到一个无人在意的角落里。

朱雄英被吕氏一门下毒暗害的消息传遍天下后,他看见了大明朝局最终彻底撕裂的发端,将落在皇位的传承上。

于是他打定了注意,要逃离应天府这个是非之地。

经过观察和思考,道衍选择了朱棣,在命运的安排下,朱棣也看上了道衍。本来一切应该就此尘埃落定,然后安心的等待风起云涌。但就在这时,他被锦衣卫押进了皇宫。

是,就是押进去的。

道衍很惊慌,很失措,很困惑,但不管他的情绪有多么的复杂,从此之后,天界寺成为了他回不去的地方,北平更是遥遥无期,只有眼前的佛堂能供他寻找一个心中的归处。

这里除了深严的守卫之外,其实一切都是无比妥帖的,可口丰富的斋菜,尽职服侍的太监,如果没有当今陛下动不动就带着他儿子过来坐一坐,道衍会真心的喜欢上这里。

无法理解的情绪一直在道衍的大脑里徘徊,大明皇帝不厌其烦地来跟自己讲述朝堂上的各种是非,并没有让他感到荣幸。相反,涌上他心头的只有恐惧。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直面了人世间最高权力带来的威压。

道衍觉得自己向来是恭顺的,甚至是“平庸”的。他不认为自己能有什么过人之处被这位陛下看中,可是那一声一声的黑衣宰相,虽然带着戏谑,但却又全部是玩笑。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洪武皇帝下了定义。

这两年来,道衍都在保持着克制,对于皇帝的询问和太子的请教,他都以最中规中矩的方式去回复。有时候,他能察觉到皇帝眼中的失望和愤怒,但这种情绪中却带着克制,这让他感到了一种受宠若惊,毕竟没有洪武皇帝的这种克制,他早就被扔到那些埋葬太监和宫女的乱葬岗去了。

可是,今天,他不敢托大了。洪武皇帝是真的带着杀气来的。

道衍知道朝中正在发生着什么事,他能推断出有一方势力正在加速大明政局的撕裂。而当皇帝陛下将矛头指向天界寺后,他就确定了这个幕后推手是谁。

朱元璋大马金刀地坐在道衍的面前,朱标也是神情不善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和尚,而在道衍的身后,毛骧握刀站立。

道衍明白,只需要皇帝的一个眼神,自己的脑袋就会被身后的人砍下来。

“贫僧猜测,这一切都是那个叫张榕的人所为。”道衍的脸上全是谦卑,没有一丝一毫的桀骜不驯。

“你认识此人?”朱元璋冷声发问。

“他入应天府后,多是住在天界寺,所以贫僧难免与他有过几次深谈。之后,贫僧便知此人将搅动天下。”

“这是英雄相惜啊!”朱元璋阴阳怪气地说道。

道衍对洪武皇帝的语气已经习以为常了,“其实陛下也算是认识此人。”

朱元璋很意外,他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陛下可还记得张昶?”

这个名字的出现,不免让朱元璋愣怔在了当场。

张昶是是当年被派到江南来招降朱元璋的使者,更是元廷的户部尚书。实事求是地说,能派这样身份的大臣来招降,元廷其实已经表达出了足够的诚意。

但朱元璋并没有接受,但也没有回绝,而是选择了拖。

当时的元廷实力依旧强大,红巾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这对于刚刚稳固了地盘的朱元璋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为了稳住北方的威胁,他并没有拒绝这根橄榄枝。

只是当时的朱元璋早已坚定了吞并天下的壮志,麾下的一班能拼能杀的猛将已经能堪大用,文臣方面更有李善长,汪广阳,杨宪,刘伯温等人的辅佐。

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投降?

所以张昶被朱元璋扔在了方国珍的地盘上,整整待了一年有余,待到蒙元开始自己内乱。

形式好转后,朱元璋终于召见了张昶和他带来的使团。接着,这个使团只有张昶一个人活了下来。

朱元璋看中了张昶的才华,于是就很霸道地把人扣了下来,想收为己用。

怎么说呢?就很自信自己的王霸之气,可以征服元廷的高官干部。

事实上,朱元璋的这份蛮干也不是没有理由。

一来是有基础,张昶和杨宪的关系不错。二来是政权刚定,很多东西都是草创,军阀气息比较浓郁,做事就自然野蛮了很多。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朱元璋很清楚,自己的政权需要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典章制度。

在这一点上,张昶的才能可以很好的填补朱元璋人才体系中的一些空白。所以张昶被认命为了参知政事,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国家制度和法律典章进行修订。

只是朱元璋的期望最终还是落空了。

对于张昶来说,元廷才是他的心中正统,那里不仅有他的家人,更有他最向往的社会制度,因此他不可能真心的为朱元璋效力。

张昶是个十分清醒的人,同时也是个傲慢的人。

他以重刑,破家,厉民为主导思想来劝说朱元璋。很显然,他以为这样的说辞能轻松骗到朱元璋这个泥腿子军阀。欲使上失人心,阴为元计,这就是他的傲慢。

至于乱世用重典,在张昶看来这重典的关键是要重在谁的身上,很显然,这是一个元廷士大夫的惯性思维。

不止如此,他还多权朱元璋要及时享乐,无时无刻地歌功朱元璋的颂德,于是他终究被更清醒的朱元璋定性为了当世赵高。

张昶日夜期盼回到元廷,回到大都,心中常常想着,若能回去,也不失富贵。

最后,他那些思念北元的书信被负责情报工作的杨宪找到了,惜才的朱元璋最终也是诛杀了此人。

“这个张榕便是张昶的后人?”朱元璋问道。

“正是。”道衍回答,“他是张昶的孙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朱元璋追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