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斗富大陆 > 第297章 至交

斗富大陆 第297章 至交

作者:妄想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8-07 01:13:14 来源:882

“不过度,其实理解为克制也没有问题吧。”解诸道。

“克制,这个词,总是会让人觉得要把本该表现出来的扣减一点。”

希北风道:“但其实所谓的也不过度,并不需要,不是吗?所以,克制这个词,还是慎重吧。只是慎用了,再提不过度的话,总觉得没有什么力度可言。确实是比较麻烦暧昧。”

“话说,你真是麻烦……”解诸无语道。

“准确来说是文字真麻烦。”希北风道:“如果我们能直接交流的话,相信一定会少很多问题。”

“对话,还不是直接交流吗?”解诸道。

“那你看书上的那些话,难道不是别人的话?我们去读书,不就是跟别人对话?然而,这种对话,往往很容易产生很多可笑的误会。”希北风道:“你觉得这种交流高效吗?”

“又不是人跟人面对面交谈,自然无法解释许多东西。”解诸道:“像现在我们这样面对面交谈,已经够直接了,其实所谓的误会误解,不过是人的问题,并不能怪到文字上。”

“真的是这样吗?”希北风笑了笑,不再继续纠结,道:“咱们继续看下一则论语。”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希北风道:“一般的评析是这样的,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就不高兴了,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所以说了这一段话。”

“听得一头雾水的。”解诸道。

“鲁哀公在位时,国家大权被士大夫把持,故而以祭社的名义向宰我请教,宰我隐晦支持哀公夺政,之后鲁哀公同三家大臣爆发冲突,27年时流亡越国。”

希北风道:“反正就是烂账,孔子大概的意思是,大势已去就不要急于爆发冲突,可缓缓图之。”

“其实这话也是说得轻松。”解诸道:“换了孔子自己坐到那个位置,然后权利都被其他人控制着,恐怕他能立刻跳脚喊两句,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君主了。”

“也说不好,毕竟孔子不是鲁哀公,也没有可能成为鲁哀公一样的当权者。”希北风道:“非要拿孔子放到鲁哀公的位置来考量的话,其实并不实际,也没有多少意义。这里也可以直接用他的话,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说了,毕竟没有什么意义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咱们干嘛在这里讨论论语呢?”解诸道。

“……”希北风无语道:“非得这么较真吗?你知道的,这两个不是一个事情。所谓的过去的事情不用再说,是指你不喜欢,但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再去纠结于其发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

“嗯,但我这个人就喜欢计较过去的事情。”解诸道:“尤其是一种绝对不能忘记的东西。成事不说,做过的事情,后悔也不用说。遂事不谏,完成的事情再劝谏也没有意义。既往不咎,过去的事情没必要再追究,嗯,这点我不敢苟同。也得看过去的是什么事情。”

“孔子自然也是这么想的。”

希北风道:“只是文字这东西确实纠结,他指的是当时权力已经被把持,这个时候来追究士大夫们把持朝政的这件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必要。因为权力都已经在人家手里了,你想治罪人家,也得手头有权力才行。然而,并没有啊。所以,除了既往不咎,把事情放下,还能有什么办法?鲁哀公确实想试一试夺回政权,结果呢,还不是被人搞下台了。”

“后续呢?”解诸道。

希北风道:“哀公二十七年,想请越国讨伐三桓,八月,哀公到了有山氏。三桓攻公,公逃到卫国,又逃到邹国,最后到了越国。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子宁立,是为悼公。”

“原来是这个结局,不是挺好的吗?”解诸道。

“名头依旧是国君,但其实比他爹还不如,就像一个小小的诸侯一样,被三恒压在下面。”

希北风摇摇头道:“哪里像什么国君,所以说,这一步错步步错,当初鲁哀公一开始就应该注意,等后来发现不对劲想动手却已经玩不过人家了,再到后来连累子孙,活得一样窝囊。”

“话说,人家再窝囊,至少也是个侯爷的水准。”解诸不屑道:“您这是瞎操心……”

“有道理,买白菜的操着卖白粉的心,人家混得再差,也是类同诸侯。”希北风道:“怎么都比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好上许多,我又有什么资格去鄙视他们呢?”

叹了一声,他道:“好了,说回正题,既往不咎这个词,其实总有种宽宏大量的感觉,但其实代入语境后,那简直是一种无奈好吧。什么狗屁的既往不咎,是不能追究好吧,简直窝囊。”

“额,您说的对。文字是暧昧的。”解诸道。

“过去的事情没必要再追究不用再说不必劝谏,其实都是因为无法改变,也无法获得补偿,但如果可以改变,可以获得补偿,而且还有很大可能会成功,那么干嘛不去干呢?”

希北风道:“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可不是让我们去原谅谁,而是告诉咱们,审时度势,不行的时候,就要宽宏大量,等什么时候行了,再翻旧账。”

“好阴险的说法。”解诸道。

“这有什么好阴险的呢?”希北风道:“难道好人就不能有这种想法?难道好人吃亏之后,连一点挽救措施都不能有吗?为什么到了好人这里,连理所当然的事情,都变得充满阴谋味道了?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好人就不能上门讨债了?”

“既然是好人,那就干脆大方点,直接送了不就是?”解诸道:“我觉得,应该会有人这么想的。”

“对于这种人,我只想说,呵呵。”希北风道:“但是呢,你的这种说法,我相信还是有许多人觉得,虽然不至于如此,但是如果真是个好人的话,何必上门讨债呢?难道不该相信对方会还债的吗?或许对方有困难,或许对方怎么样怎么样了。反正你是个好人,就该稍微宽容一点。”

“没错。”解诸道:“但是呢,这些人都没有想过,好人或许现在也有困难呢?他可能连明天的米都没有了,反而那个欠债的人,现在居然在发愁明天没有大鱼大肉。”

“世间的事情,有的时候就是这样。”

希北风道:“对好人的要求,总是要比对坏人的要求高一点的。毕竟只有高一点的才是好人对吧。如果达不到那个标准,还算是什么好人呢?那么之前做的事情,其实估计也是一种虚伪的求名手段。要么就是收买人心,反正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往往,这种猜测,很多时候也能应验。”解诸道:“毕竟我觉得这世上好人终归是要少一点的。”

“赞同。”希北风道:“那种说法之所以能流行起来,其实也是因为,往往那种说法,确实可以拿来分辨某些伪君子。但是这个时候,真君子,也往往会被连累。而我觉得,伪君子没有那么容易暴露,所以中招的往往是君子。”

“然后呢?”解诸道。

“然后我表示,那种傻逼的说法,最好再也不要出现。”希北风道:“或者说,好人坏人这两个词不要再出现。”

“这不是更极端?”解诸道。

“对事不对人。”希北风道:“好好一件事,就说一件事情好了,干嘛还要扯上那个人呢?论迹不论心,说事情就得了,干嘛扯上那个人是好人是坏人呢?难道要以他过往是个好人,来表明他此刻的心是好的,所以哪怕事情干得不地道也是好的?至少是好心?”

“额,这个说法,岂不是说,讨债这件事情是不地道的,好人讨债也是一样不地道?”解诸道。

“你是欠了多少钱没还才好意思说讨债是不地道的呢?”希北风好笑地道。

“咳咳。”解诸道:“不多不多。”

“讨债自然是天经地义,区别只在于手段。”希北风道:“我曾听过有人讨债,辱其母,反被杀,这就有点咎由自取的味道了。”

“可是人家讨债不是正常的吗?按您所说。”解诸道。

“自然是正常的,但也没见过多少人讨债是拿着刀子上门,辱人老母,逼人还钱的吧。”希北风道。

“可是,不这么做的话,对方愿意还钱吗?”解诸道:“要知道,也有可能对方是老赖,死活都不肯还钱,债主没有办法,只好拿着刀子吓唬人,结果反被杀了。”

“拿着刀子吓唬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犯法的。”希北风道:“当然了,这件事情可以权且放下,咱们看另外一件事情,辱人老母。额,这个我觉得再怎么吓唬,也不需要做到这种程度吧。换了谁受到如此侮辱,恐怕都是要一怒杀人的。”

“烂账,算不清楚。”解诸道。

“确实算不太清楚。”希北风道:“所以后来那件事情,被人讨论了很久,反反复复,引发了许多争论。最后是什么结果,我也记不太清楚了,但是那些讨论,却还多少能记得一些。如今想想,着实是一笔烂账。”

“就跟鲁哀公大权旁落一样?”解诸道。

“确实也是一般乱,反正最后也是看结果。”希北风道:“谁的结果好,谁就算是胜利了,至于其他的争论,其实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下次再碰到这种事情,一样会有许多人在那里争吵。”

“下次吗?”解诸道。

“一定会有下次。”希北风道:“这些烂账一样的事情,总是会接连发生的,毕竟人本身就是一本烂账,两个人凑在一起,真想扯的话,那是怎么扯都扯不清楚的。只愿我们以后都不会碰上这些烂账。”

“怕是有点难。”解诸道。

希北风道:“天知道呢?看下一则论语。”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好像是一位不得了的人物啊。”解诸道:“而且别人对他的看法,跟孔子对他的看法似乎是完全不同的。”

“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希北风道:“这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不过争议也确实十分多,最了解他最包容他的人是一个叫做鲍叔牙的,两个人之间的友谊,被人称为管鲍之交,流传千古,为人津津乐道。”

“怕不是又是一段酒肉之交?”解诸笑了笑道:“就孔子所说的管仲,分明是好权贪利,不说是一个小人,也不算一个君子,还能有一段为人称道千古的友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