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带着超市穿大秦 > 第 96 章 谋楚02

带着超市穿大秦 第 96 章 谋楚02

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5 09:50:22 来源:882

范增简直无法直视姜珂那双真诚,恳切的眼睛。()

他想起自己和姜珂在兰陵时的场景。

?本作者峨眉山猴子03提醒您最全的《带着超市穿大秦》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一年,他四十一岁,已经半只腿迈入老年的行列了,尚未达到不惑境界,依旧有很多困惑。

范增出生在中等之家,家里虽不是高官巨贾,却也颇有余粮,能供得起他读书识字,四处游学。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他七岁便开始读书启蒙,只可惜读来读去,读到发须灰白,却怎么也寻不到能赏识自己的明主。

二十岁时,他正值壮年,踌躇满志。三十岁时,他盼望自己能效仿姜太公和百里奚,老年出仕。四十岁时,他知道了在隔壁的秦国有人十二岁拜为上卿,十岁封为长史,荀子虽然被众多儒家学者们抨击排斥,但他的观点却是没有错的,大器免成,这世间真正的天才根本不需要磨炼,很自然地就会脱颖而出。

四十一岁那年,范增游学兰陵,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那个改变他一生的人——姜珂。

言行举止间的确不凡。

那几天他们每天都谈到很晚,文章谋略,经术辩论,百家学说等。令范增意想不到的是,姜珂虽然年少成名,身居高位,可言谈举止间却很谦和,没有丝毫傲慢。

姜珂对他说:“大器免成纵然很好,却很容易失去警觉,有时候别人的恭维和夸赞也会变成一柄利剑,所以才更要虚化若谷,戒骄戒躁。”

随后,姜珂招揽范增跟随她一起回秦国。

“功不唐捐,厚积薄发,所谓伏久者飞必高,秦国有这世上最大的功业等待着您这样有能力有智慧的璞玉之才去建立呢。”

最后,她也是用一双今天这样真诚的眼睛看向范增,告诉他:“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于是范增便被姜珂说动了,原本心里那点微弱的火苗瞬间猛涨,变成燎原之火,带着满腹的好奇和期待同她一起来到了咸阳。

而如今,在姜珂说出那句"独忍弃姜珂乎"后,范增没有回答她的话,只是沉默半晌,若有所思,说道:“昌平君和昌文君既是楚国公子,又是秦国宗室王族,恐怕……”他顿了顿,“不好处理啊。”

他说的是不好处理,而不是不能处理,那就是还有机会。

姜珂恭敬道:“请先生赐教。”

范增摆了摆手:“现在暂时还赐教不了。”

“为何?”

范增无语道:“内史,老夫需要一些时间思考。”

范增心想,姜珂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我又不是楚王,如何能在须臾之间便除掉两位公子?等等,楚王!他灵机一动,转瞬间有了主意。

“老夫有一计谋,兴许可行。”

姜珂:?

啊?不是你们这些顶级谋士思考对策都这么快的的吗?

原本姜珂还想一会儿给范增送来些核桃之类的坚果补补脑子呢,现在看来,他根本没时间吃坚果。

()项羽,你的亚父可真厉害,果然聪明。

嘿嘿。

“先生请讲。”

范增压低声音,同她说了自己的计策,姜珂听得很仔细,听完之后忍不住赞道:“先生之计妙哉!”

“只是……”姜珂突然又话锋一转,“此计中间经历流程颇多,珂需要一些时间来布置。”

范增的计谋粗暴简单,却又很有用。

这个计谋便是攻心。

乱其志,折其锋,乱之扰之,敌心自惊,俟其以变,然后图之。

历史上的熊启和熊颠并未和嬴政离心,熊颠作为秦国相邦,熊启亦是身居高位,在秦国朝堂上占据一定的话语权。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楚国公子的身份,在李信伐楚之战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背刺秦国,于郢陈之地倒戈,甚至原楚王负刍被俘虏后,熊启还被项燕立为了新的楚王。

而现在,熊启和熊颠在秦国朝堂上过得并不如意,当然就更想念楚国了。

范增虽不知历史上发生的事,但一名好的谋士首先就要有顶级的观察力,这些年来,范增和二人接触不多,却仍能看出他们的心思,并利用这种心思,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计谋。

钓鱼执法也是执法。

熊启这些天来总是能收到来自楚国的消息,一开始他并不相信这些,害怕是有人想要抓住他的把柄特意弄出来的阴谋诡计,而且咸阳内部各势力错综复杂,指不定哪位商贾,哪位隶臣妾是大王的眼线呢,他现在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如临深渊,但凡踏错一步都将万劫不复。

然而,朝堂内关于攻打楚国的消息一天比一天多,姜珂已经定好了今年的赋税数目,是按照战争时期的数目收的,各处工坊内的制造皮甲,战车,弓箭等的工匠们也都愈发地忙碌了起来,眼看秦国马上就要出兵,他的故国也即将遭受灭国之危。

于是他叫来了熊颠一起商量。

有些蠢事,一个人去做的时候,兴许还会仔细考虑一番这样做是否不妥。但当你有了同盟,有人和你一起分担去做这件蠢事,那真就是什么谨慎啊,思考啊,冷静啊,全部都抛之脑后了。

总而言之,我没错。

熊启和熊颠也是这样觉得的。

二人热血上头,改头换面,穿上粗布衣裳,扮作商贾,想要带着自己在咸阳蛰伏多年所收集到的情报回到楚国。

这一刻,他们不是在秦国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楚国质子了,而是即将要拯救一个国家的孤胆英雄,是顶天立地的壮勇之士。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楚国劫后余生的欢喜,和黔首们对他们的尊敬崇拜。

一直到被抓之前他们都是这样想的。

咸阳城门口,二人被众多披甲执剑的卫士围在中间,面色凛然,心中一沉。

完了。

孤傲冷漠的君王站在城墙之上,自上而下地睥睨着这位秦王国的背叛者,眼神淡漠,不怒自威,即便没有任何动作任何语言,只一个眼神便能能

让人不寒而栗(),升起一股几乎凉到骨头里的恐惧。

嬴政开口?()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居高临下地问道:“昌文君,昌平君这是要去往何处?”

这一刻,熊启熊颠二人终于意识到,原来他们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眼前的君王手中。

君王说让他们生,他们便生。君王说死,他们便只能死。

没有任何其它选择。

二人浑身颤抖,冷汗直流,仿佛已经意识到自己未来悲惨的命运。

楚国的命运亦是如此。

郎卫们从二人身上搜出一些东西,奉到嬴政面前,他看了一眼,语气比凛冬的霜雪还要寒冷:“既然二位如此挂念故国,那便去陪伴华阳祖太后吧。”

郎卫们瞬间近前将二人拷了起来,他们的反应很激烈,然而一切都只是虚张声势罢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的作用。

他们的喊叫声是纯正的楚语,姜珂站在角落里,有些没太听清,于是问身后的荆轲:“他说的是什么?”

“他说楚国的巫神会替他复仇,报复算计他的人……”

荆·翻译·轲连续说了一大堆话,姜珂闻言微微蹙眉。

“你这是害怕了吗?”

“又不是我害的他,是他自寻死路,我为什么要害怕。”她无语道,“我只是觉得他很蠢而已。”

你活着的时候都斗不过我,死了更是个废物。

范增没想姜珂这么快就把熊启和熊颠给搞定了,他惊讶道:“您不是说需要一段时间来谋划吗?”

“是啊,这次可费了我不少时间呢。”

范增以为的一段时间:一年半载。

姜珂实际上的一段时间:半个月解决。

雷厉风行,下手干脆利落且不留痕迹,甚至受害者本人还没猜出来真正凶手呢,就被噶了。

范增不仅感叹:“此子当足以谋啊!”

姜珂:这话……怎么这么耳熟?

……

姜珂一通折腾之后

好消息:熊启,熊颠被除掉,不用担心伐楚战争的时候会被人背刺了。

坏消息:似乎更坚定了嬴政让李信当主帅的决心。

要说这世上谁最会游说君主……

那还真不是姜珂。

而是她那个便宜师兄韩非。

韩非年少时仕途不顺,抑郁不得志,因此著有《五蠹》《说难》《孤愤》等书籍,专门教导人如何游说君王。他深知游说的艰难,于是《说难》一书便描写的格外详细。

当然,他中年时仕途也不怎么顺利。

游说一事,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言论去适应君主的言论,而不是让君主来适应自己。

姜珂连夜反复品读了韩非的几篇作品,不愧是法家先驱韩非子,写得就是好。

当然,她未来的姜子也不差。

殿内,一片寂静。

姜珂对嬴政说道:“我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世上怎么

()会有人认为周公贤德呢?”

周公之名,举世皆知,自他之后,但凡有贤明之臣,皆试图以周公自比,怎么在她口中,周公反而变成不贤德的人了呢?

嬴政看向姜珂,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古人云,君无戏言,所以当初周成王封少弟于唐时,周公坚持要求按照成王之言去办。”

这是周朝时的一个典故,周成王很喜欢自己最小的弟弟叔虞,有一次他和叔虞一起玩耍时,将一片梧桐叶子剪成玉硅的形状送给叔虞,和他开玩笑道:“我将这片土地封给你。”

于是周公便向成王和叔虞表示祝贺,成王一听,有些发懵,对周公说道:“我只是开个玩笑啊。”

并不是真的想给叔虞封地。

可是周公却对他说:“天子不可戏。”

成王没有办法,只好将唐这个地方封给了叔虞。

“但臣以为,周公若真是贤德之臣,便应该在成王分封之前阻止他分封,或者提前教导成王君无戏言这个道理。而不是在对成王说了戏言之后促成这件事。这和马车撞到树上才知道转弯,孟春解冻时才知道买棉衣有什么区别?”

虽然嬴政听出了姜珂话中的潜在意思,但还是被她这清奇的比喻逗得忍俊不禁。

姜珂:“臣想要当一个贤德之臣。”

我可没批评你这个大王当得不好,我这是在自我批评,自我反思,无法成为一名贤德之臣。

“所以,姜卿要来劝说寡人何事?”

虽是疑问句,但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无非就是攻楚一战谁当主帅这件事。

姜珂:“古人有云:姜桂之性,到老愈辣,王翦将军年纪虽大,依旧可以勇冠三军。”

嬴政:……她这都是从哪认识这么多说话颇有道理的古人?

“生姜之性,亦不逊于老姜。”

姜珂:……

麻了。

战国时期,生姜的姜和姜姓的姜并不是同一个字,她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还是个文盲,不认识字,特别义正言辞地用现代思维告诉燕丹和嬴政自己姓姜,生姜的姜。

现在回想这段黑历史,简直尴尬到想要原地挖个地洞钻进去。

也不知道他这句“生姜”是在夸自己,还是在代指李信。

反正就当是在夸自己吧。

姜珂认为王翦好,嬴政认为李信好,到最后,姜珂差点被嬴政给反向劝说了。

现在没有了熊启熊颠这两个背刺者,万一二十万真就能把楚国给打来呢?

不行!姜珂摇了摇头,试图冷静!

“虽然楚国的领土被秦国削去了大半,可楚国疆域依旧广阔,足有方圆三千里的领土,而且和三晋不同,楚地湿热,中间多山林水泽,咱们将士的皮甲是牛皮羊皮,楚国将士们的皮甲都是鲛革犀兕,坚如金石,宛地铜铁所做的矛,十分锋利,惨如蜂虿。”

嬴政:“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姜珂:……

她劝说嬴政的话选自荀子先生的《议兵》篇,这一段的内容就是前面大致说明楚国有多强,有多少有利因素,最后总结楚国衰弱的原因,正是嬴政所说的那句话。

不是,大王你……你至于怎么博学吗?

一般博学的大王都不好忽悠,啊不,是劝谏。

就比如现在,他看姜珂的眼神仿佛在说:阿珂,不要断章取义哦。

姜珂还不死心:“楚国人口众多,矿产资源丰富……”

嬴政:“若是姜卿能让李信亲自来找寡人言明其能力不足以担当伐楚主将,那寡人便听从你的劝谏。”

姜珂沉默,仔细思考了一下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按照李信那个轻狂气盛的性格,如果不是有人在兵法方面比他强,将他打败,那他是绝对不会主动承认自己能力不足的。

王翦一个老将,肯定不能亲自去和李信比兵法啊,那样就算赢了也是胜之不武,欺负晚辈,所以……

姜珂看向嬴政:“如果我没理解错,大王您的意思是让我去和李信比拼兵法吗?”

这和让奔波霸去除掉唐僧师徒四人有什么区别啊!?

嬴政并未回她。

我打就我打,李牧我都能拿下,更别说李信了。

就连韩信,我都要一起拿下!

“大王!”

嬴政:“何事?”

姜珂赌气道:“我亦是有成为世间良将的可能!”

“寡人信你。”

……

“我觉得,我需要带两个帮手一起去和李信比试兵法。”归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姜珂最终说出了这句话。

“我大弟他……”姬萍有些迟疑,嬴政意属蒙恬作为副将,和李信一起去攻打楚国,因此这个时候他并不好出面帮忙。

“但问题不大。”她很快反应过来,说道,“我有两个弟弟,虽然阿毅他军事方面的才能差了一些,但也还勉强可以用。”

“不用。”姜珂摇头,拒绝了她的帮助,“世间后浪推前浪,现在已经到我培养的那几朵后浪上场表演的时候了。”

她决定使用一些降维打击。

姬萍不解道:“谁啊?”

姜珂示意其附耳过来,在她耳边说出了两个名字,姬萍认真道:“能行吗?他态度冷得跟个冰块似的,真是白费了一张那么好看的脸。”

“管他冷脸不冷脸的,有用就行呗。”

反正他们韩国人,啊不,是颍川郡人都这样。

这些年来,张良也试图搞过一些事情,但都没成功过,一来姜珂看他看得太紧,还经常钓鱼执法,弄得他都有些草木皆兵了,二来……

他没钱。

是的,虽然这个理由听起来很荒谬,但就是事实,他没有足够的钱用来搞事。

隶臣将张良带到姜珂的书房,迅速关门,然后离开,窗户也用帘幕盖上了,所有光线全部都被遮住,室内一片昏暗,只能用膏烛的火

光照明。

不对(),姜珂从前和人谋划事情时?()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即使是关上房门,也没严密到现在这种程度。

她这次叫自己来究竟想要干什么?

张良认真思考,不免连呼吸都慢了许多。

“张良,你来了。”姜珂坐在桌后,看着他,说道:“你过来,凑近一些。”

张良往前走了几步。

姜珂:“仆婢们已经全部离开了,现在这附近只有你我二人。”

“你坐到我对面,再凑近一些,我要问你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事情。”

张良:!

他的眼睛陡然瞪大,十分不可思议。

我的天,她究竟要干什么!?

她不会是要……

张良的脑袋混乱不堪,无数个小人在里面打架,怎么办,怎么办?

姜珂逐渐没了耐心:“你快点过来,我还有公务要处理呢,不要浪费时间!”

他挪动着步子,坐到姜珂对面,姜珂凑到张良耳边,问了他一个问题,张良瞬间炸毛!

这事……的确不足为外人道也。

她问:“你刺杀,造反的事情谋划的如何了?”

张良:……

张良突然觉得姜珂还是太不谨慎了,恨不得把整个屋子用青铜汁液给浇筑上。

张良强调道:“我没有在谋划造反!”

他语气之强烈,姜珂甚至都能看到他头上的感叹号了,只有被戳到痛处的人反应才会这么激烈。

比如韩非,听到这个问题后,只会很平淡地回答:“你猜。”

“这附近都没有人,所以我悄悄地问你,你觉得秦国灭掉六国后,如果造反的话,六国之中谁会成功?”

张良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有可能是土地最广,人口最多的楚国,也有可能是战斗能力最强的赵国……反正想来想去,这个问题的答案都绝对不可能是韩国。

“我不知道。”他答道。

“秦国这么强,其实我刚才那个假设根本就不成立。”

闻言,张良的眼神有些失望。

姜珂告诉他:“前些天新郑发生了叛乱。”

张亮眼中的光并未重新燃起,因为他知道那些乌合之众组织的叛乱杂沓无序,根本不可能成功。

姜珂将结果告诉他,他的猜测没错:“失败了,很快就被镇压了。”

“这些年来,其实不光新郑,邯郸,大梁,这些地方都发生过叛乱,刚开始那几个月,次数频繁,人员又多,可是费了驻扎在当地的秦吏们好大一番力气呢,不过现在少了很多。”

“主要原因是招不到人了。黔首们又不是傻子,官府给分发耕牛,新型农具,新粮种,虽然达不到吃饱穿暖的地步,但至少不会被饿死冻死,黔首们不知道什么叫"忠臣不事二主",他们只知道豆饭藿羹并不好吃。”

贵族们纵情酒色,骄奢淫逸的好日子没了,自然要反。黔首们能在飧食中加半个土豆,更

()安稳了,为何要反?

“你知道什么是历史的必然性吗?”

张良摇头,实话实话:“不知道。”

他虽然讨厌姜珂,但不得不承认,这人的学识……还真挺渊博的。

“世界终将统一,这是确定不移、不可避免的趋势。所谓“时势造英雄”,秦国便是时势造就出来的英雄,在造就这个英雄的过程中,你们韩国也出了很大的一份呢。”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良问完,便有些后悔了,从她脸上那个狡黠的表情来看,他能猜出姜珂要说的肯定不是什么好词。

果然,姜珂再次直接贴脸开大:“谁让当初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这三个人把晋国给瓜分了呢。”

秦国很早以前便有了东出的想法,可惜一直被晋国这个庞然大物挡着,只能偏安一隅,晋国地大物博,位置便利,拥有韩赵魏三家所有的优点,若是晋国不分,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当然,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无法更改,现在秦国才是赢家。

“但你也不用太纠结这个问题,反正按照目前情况来看,韩国不可能复国,更不可能强大,无论做多少努力都是于事无补哒。”

张良:“我不想和你说话。”

招揽张良,得循序渐进慢慢来,不能逼得太急,就像当初的韩非一样,只要能在他坚硬无比的心上戳开一个口子,以后那就都好说了。

“你可以不和我说话。”姜珂道,“但我希望你能去和别人说话。”

她问:“那日云梦公给你的兵法,你看的如何了?”

张良没有理她。

姜珂又重复问了他一遍:“如果感觉自己学得很好你就点头,学得不好你就摇头。”

被她问得烦了,张良终于忍不住点了个头。

……

李信的宅邸在滗河边,距离姜珂宅不是很远。

李信很高,身长超过八尺,体魄强健,相貌堂堂,头戴武弁之冠,腰佩三尺之剑,他的眼睛很亮,就像他在战场上那样,攻城掠地,所向披靡。

他并不是很欢迎姜珂。

他也有在观察朝廷里的动静,姜珂似乎更属意于让王翦去攻打楚国。

但那又怎样,来都来了,他也不能把姜珂给撵走吧?

没想到姜珂这么没有礼貌,居然直接跟他坦白此行前来的目的。

李信看向姜珂,和她身后的两人,这二人年龄都不是很大,最多二十出头,一个面上带有笑意,他对这人有印,是公子身边的郎卫,好像是叫……章邯。

另一人则恰好相反,看起来很不高兴。

但这都不重要,他现在只想把这三个冒昧的家伙全部都撵出去!

姜珂很能理解他的心情,任谁抢到一个大项目,马上有机会被老板升职加薪了,突然有一个人跳出来对他说:你没这个能力,你别干了,自己去和老板推掉这个项目吧。

带入李信视角……姜珂突然

觉得自己好恶劣。

他这人还挺善良,没把自己撵出去。

但没办法,二十万大军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啊!

姜珂言道将军自然要在战场上取胜,所以他要和李信比兵法。

李信胸有成竹道:“信可并非赵括那般枉有虚名的泛泛之辈。”

“我知道,李信将军你很厉害,年少有为,果势壮勇。”

李信:……

这人好生奇怪,明明看不起我,现在却又开始夸我?

几人走到沙盘面前,这是楚国的地形沙盘,看来李信是打算用这次交锋来证明自己有当主帅的能力。

这个沙盘做得很精细,不仅用沙土堆砌了山丘,高山,城池等,还用水银模拟了江河湖泊,树林等也一应俱全。

李信在舆图上推演道:“鄢郢之地,攻打这里,引兵向西,和小蒙将军在城父会合,然后向寿春攻去……”

他说完自己的战术,众人平静片刻,章邯忽然灵光一闪,有了注意,走上前来,说出破解之法:“如果这时楚军一直跟在你们大军身后,跟上几天几夜不停歇,趁你们毫无防备之际,给予猝然一击……”

李信:……

“占领这里,分兵把守……”

张良:“如果楚军兵力集中,人数足够,那就可以对你形成分割包围,各个围剿的不利形势,甚至还可能在这两个地方设下埋伏。”他指了两个隐秘的山坳角落,说道。

李信开始怀疑人生。

他额头上渗出汗珠,愈发认真起来,几番交锋下来,李信之前那些信心,那些意气全都碎成碎片,一片一片飞走啦!

终于,好不容易在他的努力下,赢了一次较量,章邯和张良二人谁也没有出声反驳,他还未来得及高兴,便有一道声音响起:“如果使用佯败之计呢?”

李信转头看向姜珂,她的语气云淡风轻:“在这里假装失败,丢盔卸甲,效仿当年孙膑之法,减少灶台,引诱你来追我们,按照你之前的打仗风格,必定会中计,只要将你困在这个地方,打你个措手不及。”

她指向一狭隘山洼处,用手指在上面画了个圈圈:“全歼。”

李信都要碎掉了。

遇到两个天才也就罢了,姜内史你……天天看税收报表,研究种田和粮仓,连战场都没上过几回,你怎么也这么厉害啊!

其实,这是因为姜珂在李牧写的兵法里有见到过类似案例……

有一种压中高考原题的兴奋感。

姜珂继续暴击:“对了李信将军,忘记告诉你了,您制作沙盘所使的寿春地图。”

“是我从楚国公子手中偷回咸阳的。”

这件事,除了那天在殿上的大臣,其他人谁都不知道。

李信:?

张良:?

不偷则已,一偷惊人。!

峨眉山猴子03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