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带着超市穿大秦 > 第 74 章 攻赵-01

带着超市穿大秦 第 74 章 攻赵-01

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5 09:50:22 来源:882

姜珂走到这少年面前,居高临下地仔细打量他,过了片刻,终于缓缓开口:“你好啊……”

然后叫了他的名字:“张良。”

对,没错,此人正是未来被刘邦评价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留候张良,只不多他现在年纪尚小,还处于懵懂新手期状态,就算他再能运筹,也绝对无法想到自己一个尚未及冠,没有官职,并非王室之人居然会被当做重要人物特别押送到咸阳。

张良瞪了一眼姜珂,没有答话,眼神冰冷。

姜珂自动脑补,从他眼神里看出一张扇形统计图,三分恨意,三分不甘,三分痛苦,还有一分谋划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情绪。

姜珂又问:“我这个人慧眼识英才,一眼就看出你谋略出众,有不世之材,所以你要来当我的谋士吗?”

这次张良终于开口,他说的是韩语,姜珂听不太懂,不过从张良愤恨的表情来看,应该不是什么好词。

“张良,我听不懂韩语。”姜珂直接摊牌道,“不如我随机杀几个韩国公子助助兴吧,枭首还是鸩毒,由你帮他们选一个死法。”

“姜珂,没想到你居然如此恶毒狠戾。”

这次,张良说得是七国通用的中原雅言,只不过……语气不怎么善良。

姜珂挑眉,惊讶道:“你认识我?”

张良愤恨道:“姜珂之名,天下谁人不知。”

姜珂:“所以,张良,你要来当我的谋士吗?”

闻言,张良低头思考良久,刚开始他的眼神很晦暗,但又很快坚定下来,抬头看向姜珂,说道:“好,我同意。”

“既然你拒……”一开始姜珂还没有反应过来,她以为张良会拒绝,刚准备把他发配到地里种田,没想到他居然同意了!?

同意就更可怕了。

张良的祖父张开地曾经当过韩昭侯的相邦,韩昭侯时期正是韩国改革之时,韩国内政修明,兵力强盛,就连秦国也不敢轻易攻打,是韩国国力最鼎盛的时期。随后张良的祖父又继续当了接下来两任韩王的相邦,而张良的父亲张平也当过韩国两任相邦,张家世代簪缨,门庭显赫,甚至在韩国的影响力比十个韩非都大,只可惜随着韩国国力的江河日下,张家也逐渐衰弱。

张家世受韩恩,张良年纪虽小,但报效韩国的决心却从未改变,一心想等自己长大及冠后,入韩廷为官,改变韩国弱小的状态,只可惜他还未及冠,韩国就被灭了,自己也作为阶下囚和韩国王室宗族们一起被虏到了秦国。

甚至历史上张良的亲弟弟死了他都不管,而是散尽家财招募刺客,一手策划了博浪沙刺杀。

这种人你说他这么轻易地另投他主,来自己的灭国仇人手底下当官,他敢同意,姜珂都不敢相信。

张良入朝堂,就相当于多了个定时炸弹,姜珂每天晚上睡觉都不敢两只眼睛全闭上,就怕他再弄个类似“张良击筑”的情节。

“你同意了!?”

张良点头:“诺,在下愿意成为您的谋士。”

演技真不错啊,才十六岁就演得这么好,放到现代怎么也能得个三金影帝。

“其实……我也没什么可以谋划的,所以你可能会暂时失业一段时间。”姜珂改口道,“要不,你去见见你们家公子?许久未见,你们应该会有很多话题。”

张良有些不解,韩国公子就在他旁边的牢房里,他们一天能见面十二个时辰,哪里来得许久未见?但又很快意识到,姜珂口中的公子是那位许久没回韩国的公子非。

于是他点头同意了。

二人见面时,韩非刚种完一亩南瓜地,没有谁会穿锦衣华服去种地,韩非也不例外,所以他身上的是粗布衣衫,布满了土块灰尘,张良看到自家公子如此落魄的模样,心都快碎了,这可是韩国尊贵的公子,怎么能干这样粗鄙的事情,秦国真是太过分了!

姜珂:别心碎,一会儿你也会去干这些事。

就这样,韩国两个最大的犟种凑到了一起,有个同道中人,至少俩人都不会得抑郁症。

姜珂对张良的关注没持续几天,因为她实在是太忙了,韩国被灭后,那些韩国原本的官员是去是留,韩国黔首应该怎么处理,从何处调人去治理韩国各个郡县,韩国面积虽小,但善后工作处理起来也不简单,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韩国原本的那些宗室贵族应该如何处理。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各有想法,但最后答案却毫无意外地殊途同归。几千年前的古代,某种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有张仪吕不韦等人开创了布衣相卿的先例,但阶级观念仍然在大部分人心中根深蒂固,没有一个人想要弄死韩王,毕竟赶尽杀绝实在不是什么君子所为,众人想到的最过分的办法也无非就是把韩国宗室贵族们迁移到陈地软禁起来,过着依旧有人服侍,好吃好喝的生活。

但按照姜珂所言,那就是杀杀杀。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故一呼即成劲旅,以扶之者众也。如今韩国余孽便如同百足之虫,后患无穷。虽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最终实现了,可如果把楚国最后这三户也杀掉呢?

但是也不能现在就下手清缴,以免其它五国看见韩国王室下场后如梦方醒反应过来,铁了心地联合起来合纵抗秦。

所以姜珂和嬴政商议过后,还是决定按照原计划将韩国王室迁往陈地软禁起来,给他们好吃好喝,让他们衣食不愁,引诱他们沉湎淫逸,再无复国之心,别的国家尚不确定,但齐国见了韩国王室战败后还有这般舒适的待遇,大概率会不战而降,敛手待毙。

然后养肥了再杀。

春秋时期的政治是贵族政治,无论是七国也好,或者百年前那些小国也罢,主要就是亲戚在内斗,大家八百年前都是一家,打来打去,都是各位贵族之间的斗争,就像韩王,即使输了,那也能当个富家翁。只有黔首才是这些战争中唯一的受难者。

只有王侯的门庭里才会提及仁义,短褐

穿结,箪瓢屡空的黔首们才不知道什么仁义不仁义,只有给他们好处的王和国家才是有道德的王和国家。

韩王让他们吃豆饭藿羹,秦王让他们吃土豆番薯,不仅味道变好了,几天里还能饱腹一次,那秦国就是有道德的仁义国家。

在处理颍川郡的后续过程中,秦国发生了一件大喜事,嬴政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

因为恰好出生在韩国都城新郑破灭时,所以按照《诗经》中《郑风》这篇为他取名为扶苏。

公子扶苏。

亲眼见证历史人物的出生,这种感觉真的很难以言表,但姜珂没有太多时间感慨,因为她实在是太忙了。

打工中,勿扰。

……

到了初夏时节,韩国王室正式启程迁往陈地的前一天,有一位负责看管他们的官吏特地来内史府寻找姜珂,和她禀报了一件事情。

张辞突发高热,陷入昏迷,若再不治疗,恐怕活不过明晚了。

闻言,姜珂这才意识到,自己这几个月实在是太忙了,倒是把张辞这人给忘了。

张辞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因为史书中根本没有记载,但他的身份却又很不一般,因为他就是张良那个没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早死怨种弟弟。

也不知道老张家到底是什么基因,张辞同样体弱多病,甚至比他哥还要身体不好。

因为张辞本来就是被内史腾加塞进去的,不是韩国王族,所以姜珂很轻松地就把他给捞出来了。

张辞今年才十三岁,同样长相秀美,此时他躺在塌上,因为高热,脸色发红,额头上不停地往外冒出汗珠,呼吸急促,一副病重之态。

姜珂下意识地将手背贴在他的额头上,温度烫地吓人……都能直接在上面煎牛排了。

感到额头上的一抹冰凉之意,张辞睁开眼睛,神情恍惚,头疼地要死,姜珂身后的秦彭生见状连忙上前要为他诊治,却被姜珂伸手阻止了。

她先问了张辞一个问题:“韩国国破了,你难过吗?”

张辞整个人都烧迷糊了,开启已读乱回模式:“节用,明鬼。”

姜珂:……

“你想救韩王吗,我可以帮你?”

张辞哑着声音说道:“我不想救韩王,我想就医。”

姜珂闻言,这才心中有数,立刻令秦彭生上前为他看病诊治。

张良是个犟种,一心为韩,暂时招揽不了他,但是可以开小号招揽他弟啊,节用是墨家的思想,这证明张辞是一个博学的人,不想救韩王,证明他不是一个犟种,还有张家的聪明基因,最重要的是张辞年纪小好忽悠。

至于张良,当个手办,暂时起到好看的作用吧。

姜珂和赵孝成王一样,都喜欢收集人才,但姜珂没赵丹那么犟,能用的就留下来压榨他打工,用不了的,也得留下来起到赏心悦目顺便种地的作用。

刘邦,你的留候,现在,我的了。

留侯他弟,现在也是我的,

颍川郡后事处理得差不多后,也是时候该发兵攻打赵国了。

秦国并非直线作战,攻韩时为了避免赵国营救韩国,也同步派出军队进攻赵国,并在平阳地区大获全胜,歼灭赵军十万人。

攻打赵国而非魏国,因为秦军先攻魏国,可能赵国会派兵支援,但如果先攻赵国,在这同时又派少量军队去攻打魏国,那么魏国将会自顾不暇,顾不上赵国。

如今韩国既灭,秦国自然要将大部分兵力放在攻打赵国上了。

朝堂上下商议攻赵人选时,姜珂却跑到渭水河畔散步来了。

准确地说,并非姜珂一人来渭水河边散步,她还带着张良一起。

张良身体不好,应该多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但又不能过度锻炼,综合起来,散步是最适合他的运动,所以姜珂偶尔会跟着张良一起来这里散步,虽然多数情况下没有时间,那也会派人跟着他,以免发生意外。

这是明面上的说法,听着是不是很感动?

反正不管张良有没有感动,其他人倒是被姜珂这关爱人才的行为感动得痛哭流涕。

但其实是因为……

姜珂记得历史上有一天张良出门散步,遇到了一位让张良给他穿鞋的老叟,无论这老叟态度多么不好,张良依旧能风度恭谦地帮助老叟穿鞋,从而得到老叟的赞赏,让他五天后再来这里原地等待,一通折腾过后,这位老叟终于认可张良,并送了他一本兵法,对他说你读完这本兵法后就可以当帝王的老师了,张良认为这本兵法非同一般,也因此经常诵读它,最后果然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功臣。

这位老叟被后世人称之为黄石公。

历史上张良散步的地点是下邳,下邳原本是齐威王赏给邹忌的封地,后来被楚国所占,距离咸阳很远,真把张良送达下邳,天高皇帝远的,不好控制,万一他逃跑了怎么办。

渭水也能将就将就散步。

张良不知姜珂心中所想,他感觉姜珂脑子好像有什么问题,整个人都莫名其妙的,对自己名为招揽实为软禁,态度也是时冷时热,令人摸不着头脑。

张良以为她重视自己,可却对自己不闻不问,说她不重视自己,又给张辞治病,派人跟着他散步。

这人怎么如此喜怒无常的?

你还别说,韩国以术治国,姜珂对待张良这种难以捉摸的态度,还真挺适合当大王的。

秦国派出王翦,杨端和,羌瘣兵分三路,倾巢而出共同伐赵,大兵出发时,距离姜珂带着张良散步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三个月来一无所获,连黄石公的影子都没看到。

姜珂心想,这事也有可是是史书误传,毕竟书上还说了女修吞食燕子卵生下的秦国祖先,刘邦剑斩白蛇,褒姒是宫女踩蛇而生等神神叨叨的说法,这些怎么看都不可能,是基因学家们看到后会两眼一黑的程度。

但话又说回来了,穿越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都能发生,还有什么事不能发生?

就在姜珂

准备放弃时,目标出现了!

这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微风不燥,姜珂和张良并排在渭水河畔散步,经过长时间的调养,张良原本苍白的脸上已经有了些血色,看起来比之间健康很多。二人走着走着,走到一处地点时,突然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衫的老人走到张良面前,停了下来。

说来也巧,姜珂上次遇到那位斧头掉入河中的老丈时就在此处。

这老人趿着草履,走到张良面前,故意一脚将草履踢了出去,然后说道:“孺子,去帮我把草履捡回来吧。()”

张良听见他的话后,没有任何反应,视若不见,很淡定地从他旁边绕了过去,继续走路。

姜珂:?

这不对吧?

按照正常走向接下来张良不是应该很恭敬,很有礼貌地帮老人捡回草履,并顺便帮他穿上吗?现在这是怎么回事?他不会被人穿了吧?姜珂脑海里闪过一万个疑问,伸手将张良拽了回来,试探性地问了他一句:“你……知道串反并同是什么意思吗??()?[()]『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张良没听懂姜珂的话,他以为这是在试探自己,于是回道:“我并无谋反之心。”

姜珂:……

好吧,还是那个原装的张良。

她道:“你去把那位老丈的鞋子捡回来吧。”

张良看了一眼姜珂,虽然不理解姜珂的意图,但还是按照她的话将草履捡了回来,放到老人面前。

他真觉得这位老人倚老卖老,挺没有礼貌的。

没想到老人更加得寸进尺起来,还要让张良帮他穿上草履。

张良真的忍无可忍了,甚至想要揍他,但一想这老叟岁数也挺大了,怕把他打死,就没理他直接离开了。

其实姜珂也觉得老头这态度挺没礼貌的。

但剧情的发展不对劲儿啊!不应该是孺子可教也吗?张良这咋跑得比自己都快?

然后她又把张良给拽回来了,让他帮老人穿上草履。

这次张良认为姜珂也挺没礼貌的。

但还是帮老人穿了。

此时的张良年纪尚小,十七八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再加上因为蝴蝶效应,没有去淮阳学习礼法,也没有到东方去见沧海君,所以根本不似后面和跟随刘邦时那样沉稳,如果不是姜珂在旁边,他是真的不想理这位老人。

穿上草履后,就发生了五天后来此地见面的对话,五天又五天,经过无数个五天,老人终于出手送了张良一卷竹简,并对她说:“读完这卷竹简后,虽然无法实现你心中所想,但你会变得很聪明。”

张良:……

那请问这卷竹简有什么用呢?起到一个美观的作用吗?

他心里吐槽,不过因为好奇,还是打开了这卷竹简,解开牛皮绳后,露出里面真容,第一片木牍上用方正整齐的字迹写着《太公兵法》。

太公,就是当年和武王一起讨伐纣王的姜太公,张良只粗略一撇,便已确定这卷竹简里的兵法谋略精妙绝伦,有着无穷智慧

()(),值得仔细品读。

突然?()?『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张良感到一股强烈的视线盯着自己,他侧头望去,发现姜珂两只眼睛正在直勾勾地盯着自己手中兵法。

她的眼神太过炙热贪婪,就像饿了三天的黔首看见饭食,张良有一种她下一秒就会直接动手抢夺的直觉,于是情不自禁将手中兵法又握紧了些。

好在这时,黄石公及时出口打断了姜珂的罪恶想法。

他道:“孩子,有些事情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不要去妄想不属于你的东西。”

姜珂表面:“老丈所言有理,姜珂受教了。”

姜珂实际上: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喜欢的东西,别人给我我就拿,别人不给我就抢,等你离开后我立刻就从张良手里把这卷兵书给抢过来。

黄石公看出了姜珂的想法:“随便抢别人的东西可不是什么好孩子。”

然后又从自己衣袖中掏出一本书递给姜珂:“拿去吧,不要再抢别人的书了。”

张良:叫我孺子,称呼她为孩子,你这老叟是不是有点太偏心了?

姜珂接过这本书,心中喜不自禁,当即喜眉笑眼道:“多谢老丈。”

黄石公又道:“三十年后你们二人来云梦泽找我,我就住在那座山脚下有一座三丈余高,八尺余阔石碑的山上。”

云梦泽中群山连绵,千峰如林,山的数量数不胜数,这得找到什么时候啊!?姜珂反应过来,正要询问还有没有其它提示时,才发现老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不见了。

张良也对姜珂手中的书感到好奇,他将视线转移到这本书上,书的封皮上写了六个字,张良三岁启蒙,各国文字虽说不上精通,但也均有涉猎,可这六个字他却一个也不认识。

姜珂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正要翻开,突然看到张良疑惑的眼神,于是问他:“你这是什么眼神?”

张良:“你能看懂这上面字的意思?”

姜珂:“这几个字也不复杂啊,你不认……”

她话说到一半,声音突然停了,因为姜珂意识到这上面的字是简体字。

《民兵训练手册》

姜珂立刻打看书本,随机翻到一页,只见上面用方方正正地简体字写着:对固定坦克的爆破方法。

再翻一页,写得是:核武器的杀伤性和可防性。

对地形地物的侦查,在壕内,居民地,森林地对刺……

姜珂:……啊?

没必要吧,NPC走错世界了?

见她这幅呆滞模样,张良连忙询问:“你怎么了?”

表面友好,心里却盼望着最好书中有毒,把她给毒傻了。

姜珂:“别吵,我在思考。”

……

前线的战事打得很焦灼,对峙数月,僵持不下。

和韩国这只病猫不同,赵国是个硬骨头的猛虎,虽然这头猛虎已经处于迟暮状态,可这仍是一场硬仗。原本这场战争打得很顺利,秦军直逼邯郸,以钳形阵势将其包

()围,眼看情形危急,敌人都快打到自家都城来了,赵王再也坐不住了,只好将镇守在北地抗击匈奴的李牧招了回来,对抗秦国。

李牧此人,非常善于用兵,他在赵国北地防守匈奴时,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打得原本猖狂无比,在赵国边境四处作恶的匈奴闻风丧胆,十几年不敢冒犯赵国边境,和白起,王翦,廉颇一起被后人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可以说他现在就是赵国唯一的神,没有之一。

因为廉颇跑魏国去了,乐毅后代也被赵偃给气走了。

就是这样一个原本不被赵王重视的将领,为已经奄奄一息的赵国缔造了一个巨大的奇迹,争取到继续残喘的机会。

赵国可以没有赵王,但不可以没有李牧。

李牧上任后,带领军队拼死抵抗秦军,秦赵两军僵持很久都没有结果。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令秦国朝堂内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姜珂主动上书嬴政,言说自己要上战场支援王翦。

这不胡闹呢么?先不说各种情况下她一个女子在军营多有不便,最关键的是,她从未领兵打过仗,这要是真去战场上,还得专门派一队士兵来保护她。

可别再一个不小心被赵军抓了当俘虏,用来要挟秦军退兵。

于是姜珂就在朝会上舌战群儒起来了,其实一共也就那么几个儒,大多数人都选择隔岸观火不发表意见。

因为这些人心里是不支持姜珂去战场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他们不仅搞不了姜珂,还很容易被姜珂给搞了,所以选择安安静静在旁边听他们几个吵架。

恩……如果此时再有一块甜瓜就好了。

其实姜珂也没完全发挥实力,主要现在文臣武将不分家,都不必说她那两个便宜师兄苏秦张仪,就连前相邦吕不韦都是以商人身份上的战场,最后把人家周朝的九鼎都给搂回来了,自己凭啥不能上战场,她体力也不比吕不韦差吧?

反对的人还依依不饶,姜珂:“皓首匹夫,苍髻老贼,斗筲小人,你枉活七十有三,一生未立寸功,只会在朝堂之上摇唇鼓舌……”

诸臣:……骂得真脏。

被姜珂骂得人都快被气死了,脸红脖子粗,胡子一瞪一瞪,看起来有些滑稽,不过他的身体素质要比王司徒稍好一些,气死只是个形容词,人还活着。

他激将道:“你若真有本事,你把李牧打下来啊。”

姜珂:啊?我打李牧吗?

她仔细一寻思,好像也不是不行。

“我打就我打,区区李牧,,我姜珂轻松拿捏!”

众人:?

不是,姜姊,人家就是激你一下,你还真要去打李牧啊,那可是连王翦老将军都僵持许久的人,怎么你看起来这么轻松啊!

莫说是满朝文武,嬴政都懵了,本来他已经决定下文书让姜珂去上战场,结果她两句话就把打李牧这件事给揽到自己身上了?

阿珂果然能时常给寡人惊喜。

打李

牧(),肯定不能去战场上打?()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姜珂也打不过,那就只能想点别的办法了。

离间,一款俗套却永远有用的办法。

至少对于有大秦战神郭开的赵国来说是这样的。

姜珂回家后仔细研究了一下自己的计划,然后分别给写信送给王翦,顿弱,另外附上一些稀奇珍贵之物。

数月后,邯郸内收到姜珂信件的顿弱将信件打开,仔细观看,前面还好,写得是姜珂告诉顿弱如何使用反间计贿赂郭开,并让赵王猜忌李牧,使将王离心,但后面画风就逐渐疯癫了起来。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姜珂居然要自己想办法将李牧给弄到秦国去?

那是将军李牧啊,不是大街上的老鼠,说送到秦国就送到秦国。

姜珂,你这……顿弱简直无语到极点。天天绞尽脑汁从各国划拉人才到秦国,楚国俩,韩国俩,卫国一个,现在还看上了赵国的李牧,也不管有没有用,反正就放在那摆着参观,好看就行呗?

顿弱又重新看了一遍信件,发现这上面写得是将一半珍宝珠玉用来贿赂郭开就行了,另一半是给自己辛苦工作的加班费。

顿弱瞥了一眼箱子里的琉璃,珍珠,宝石(玻璃材质),美酒等各种宝贝。

就……突然觉得也不是很累了。

少抱怨,多干实事!

趁着夜色,顿弱带着一大堆财宝偷偷进入相邦府去见郭开,打开箱盖后,满满当当的财宝在烛光的照射下耀眼夺目,看得郭开眼睛都直了。

顿弱说出自己此行前来的目的,除掉李牧,又态度恭敬道:“相邦,秦国不会平白让您帮忙的,除去李牧,邯郸城破之时,秦国可以让您当赵国的假王,届时整个邯郸都将会变成您的封地,您的荣华富贵,已经指日可待了。”

郭开闻言,喜不自禁,很痛快地就答应了顿弱的要求。

但其实……假王什么的,都是姜珂在这封信里瞎掰的,本来顿弱还在纠结,这么荒谬的事到底会不会有人相信,没想到郭开这个二傻子想也没想,直接信了,连顿弱来之前准备好的说辞都没用上。

郭开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他那很强的行动力吧,才不到几天,邯郸城内各个街巷市肆之间都在传李牧拥兵自重,和秦国勾结,意图谋反,其实对于这个谣言,大多数黔首都不相信,但别人是否相信不重要,最重要的赵王信了就行。

赵王原本就不太喜欢李牧,再加上最近疯传的谣言,于是立刻下令,将李牧,司马尚召回邯郸,并让颜聚,赵葱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将领代替李牧继续和秦军对打。

接到赵王的文书后,李牧当然不会同意,如今正是两军对垒关键时刻,但凡走差一步,那背后将是赵国数十万将士们的性命,又岂能轻易儿戏。

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难道当年长平之战的错误还要再发生一次吗?

于是李牧拒绝交出符节,这个消息传到邯郸,更加坐实了他的反心,赵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命人直接杀了李牧。

这些人收到命令后,一拥而上,杀了李牧,并将其尸体随手抛到了军营外树林中的乱葬岗里,等待着野野兽鹰鸟将其吞食。

为了那点奖金,顿弱手下的死士们已经在树林里潜伏好几天了,等抛尸人走后,立刻上前查看,谢天谢地,守株待兔了好几天,终于把这只奄奄一息的兔子给等到了。

可能是这些人杀将军的心里阴影太大了,一时手抖,也有可能是谁心中尚存一丝良心,没有对李牧下死手,所以虽然李牧看上去血刺呼啦的,但还有微弱的呼吸。

姜珂:拿下李牧,易如反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