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带着超市穿大秦 > 第 68 章 亲政

带着超市穿大秦 第 68 章 亲政

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5 09:50:22 来源:882

一年前,姜珂离开咸阳前夕,曾来章台宫找过一次嬴政。

那天天气不太好,空气中带着些湿润的雨气,即使是白日,天色也还是阴沉沉的,点了很多灯烛,才勉强将宫殿照亮。

寺人通报过后,没过多久,嬴政就听到了姜珂进入殿内的脚步声,他放下手中文书,从书案中抬头,问道:“姜卿前来,所为何事?”

“臣确有一后顾之忧藏在心中,惶惶难安,以至于寝不安席,夜不能寐啊。”

嬴政:……

嬴政一点儿都不信姜珂还有寝食难安的时候。

但表面还是问道:“你有何后顾之忧?”

“姜珂此次入楚,少则二月,多则十月,兰陵和咸阳路途遥远,羁旅异乡,传信困难,时间一长定会有人在背后进言诋毁,这些人可能是楚人,也可能是秦人,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离间咱们君臣之间的情谊。”

嬴政道:“毋须忧虑此事,寡人相信你。”

姜珂:“大王可曾听过曾母投杼的故事?曾母第一次听到曾参杀人时坚然不信,可当有人第二次第二次反复地告知曾母,她终于心生恐惧,投杼而走。人言可畏,积毁销骨,即使大王您如此坚定地相信臣,可时间一长,流言一多,臣又远在千里之外,无法辩解,恐王为臣之投杼矣。”

嬴政看出了她的心思,于是说道:“既然如此,姜卿可愿与寡人签订盟约?”

“诶?”姜珂没想到嬴政比她还要直白,一时有些惊喜。

是我想的那个盟约吗?

她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息壤之盟?”

息壤之盟是秦武王和樗里子所定下的盟约。

当年秦国意图攻打韩国的宜阳,需要派人去拉拢魏国,樗里子主动请缨出使魏国,却在出发之前告诉武王先不要攻打秦国,武王询问原因,樗里子便说出了今日姜珂所说的话。

随后他又暗示了武王乐羊的故事。

乐羊是魏文侯时期的将领,被魏文侯派去攻打中山国,打了二年就把中山国给灭了,回去之后很得意,认为自己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一定能受到重赏,结果魏文侯给了他一个箱箧,乐羊打开一看,这一箱子里面全都是其他大臣告乐羊的谤书,这么多的谤书,魏文侯硬生生地压了二年不告诉乐羊,全力支持他继续攻打中山国。

秦武王一听这个典故就明白了樗里子话里的含义,于是在息壤这个地方与他签订盟约,约定不会看任何诋毁樗里子的奏书,樗里子这才安心地去出使魏国了。

嬴政还没听到姜珂讲这个典故,就也懂了她的话外之音。

嬴政并未说话,算是默认了。

姜珂这才安心,随后立刻进入“夸夸”状态,直接将情绪价值拉满,临离开时还特意很贴心地关心了一下嬴政身体最近如何。

那之后不久,姜珂便离开咸阳去往楚国,而嬴政则去往雍城的蕲年宫举行加冠礼。

雍城自秦德公起

便是秦国的首都,十九代国君都在这里执过政,有很多秦国的宗庙,作为故都,一些重要的祭祀也还会在这里举行,是秦庭内众多宗正博士们集体商选出来的地点。

君子始冠,以厉其心,男子加冠,代表成年,可以独当一面任职于官场了,至于嬴政这种少年继位的君王,则意味着可以亲临朝政执掌大权了。

他也的确这样做了,加冠礼后,便开始一点点地收回自己的权利。

第一个下手的目标,就是文信侯吕不韦。

吕不韦很聪明,又有魄力,当商人时,他是富可敌国的巨贾,转型成为政治家后,他是权倾天下的秦国相邦,吕不韦辅佐过二代君王,风光无两,声势赫奕,整个七国内再没有哪位大臣能比他更有权势了。

可惜,作为商人,吕不韦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擅于获得权力,却不懂放下权利,秦王亲政,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解散门客,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起来,敛藏锋芒方可明哲保身。

可吕不韦偏偏还想继续拥有这么大的权力,这些权利地位都是吕不韦经过数十年的艰辛奋斗所得来的,他当然不想放弃,再一个,突然从权倾朝野的相邦变成一个边缘人,这种巨大的落差是很难接受的。

吕不韦没有越位的想法,可他却挑衅到了世上最不可侵犯的东西——君权。

嬴政是不会让任何人的权利超过自己的君权,王权威严,至高无上,容不得一丝冒犯。

偏偏吕不韦又和嬴政政见不合。

秦国以严法治国,奉商君书为圭臬,可吕不韦是个集百家思想的杂学家,他总是觉得商君书中有些律法太过严格,不适合执行,还奉行义战,这在以统一六国为己任的嬴政心中,是一件极其不合时宜的事情。

如果将吕不韦的想法放在和平年代,是很实用的。可现在是群雄并起的大争之世,他的为政之道与嬴政相左,与当今之世亦不符合,各国之间你不吞并我,那就等着被我吞并吧,所以,只有严峻的刑罚才能控制黔首们一心对外,杀敌得爵。

还有一点,吕系的某些官员更没有看清形势,似乎还想要维持那个只知相邦,不知秦王的旧场面。

下场自然是死得很惨。

这些官员的死亡同样带走嬴政的最后一丝耐心,他终于出手了。

某日朝会上,姚贾站出来率先发难,弹劾文信侯广纳门客,结交官员,对相邦府中的各类门客毫不忌讳,带坏了秦国官员们端正严肃的风气。

姚贾就用是他那灵活的脑子和嘴才在秦庭内混得如鱼得水,他写的奏书自然也是句句严谨,字字可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吕不韦据理力争,试图辩驳,最后甚至想要拉姜珂下水,言说姜长史同样广纳门客,为何无人说她?

可吕不韦却忘记了一件事,如今世上道理并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不掌握在多数人手中,不在仁德慈善之人手中,更不在奸佞诡诈之人手中。

道理掌握在身居高位之人手中。

即使吕不韦能将铺满砖石的大殿说出花来,他的命运也无法改变。

重头戏一幕又是一幕,很快又有人站出来揭露了一个大秘密。

郑国是间谍。

其实这事早有苗头,修水渠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短时间内可能无人在意,可这十年来,秦国一直被制衡在函谷关内,无暇东出,时至今日总有人会反应过来。

只要稍微一调查,就能得出结论。

如今水渠已成,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灌溉数万亩良田,郑国自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最重要一点,郑国当年本是文信侯的门客,这其中的勾连弯绕,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可不是二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

秦王大怒,问罪吕不韦,罢黜其相邦一职,令其迁到自己的封地河南雒阳度过晚年,处理好府中事宜后就立刻离开咸阳。

吕不韦收到这封文书时,沉默了很久,不愿面对,他辛苦打拼数十年建立起来的高楼,才半月之间,就塌垮了。

他已经不年轻了,经过这样的打击,又一瞬间老了不止十岁,他的鬓边生出白发,眼神也不似从前那样精明。

不过,好在他的那些宾客们还有不少愿意跟随他去往雒阳的,这是他消沉生涯中唯一的一点慰藉。他收拾行李,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离开了咸阳,这座他打拼半辈子的城市。

吕不韦被罢相的消息很快传扬出去,吕不韦的声望和能力在六国间众人皆知,于是各国络绎不绝地派出使者来雒阳招揽他,想让他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看着眼前这些相望于道的使者,吕不韦恍惚间又回到自己在咸阳时宾客盈门,治理朝政的日子。

可惜,这又犯了君王的一项大忌,吕不韦从前身为国家重臣,知道秦国许多机密内幕,嬴政恐其生变,立刻派人送去了一封斥责信和迁徙令,再次命令吕不韦带领全家迁徙到巴蜀地区。

河南富庶,巴蜀贫瘠,地形险峻,封闭落后,且巴人,蜀人的文化与中原大不相同,名为迁徙,实际上又是一次贬谪。

吕不韦虽商贾起家,但身居高位这么多年也有自己的骄傲,与其被嬴政一贬再贬,不如自己主动赴死,留下最后一丝体面,于是一杯鸩酒了却残生,自杀而亡。

在自杀前,他写下一封信,命人快马加鞭赶往咸阳交给李斯。

与此同时,咸阳,郑国正在用人生中最丰富的一餐飧食,也是最后一顿飧食,也不知是天气还是自己身体的原因,他感觉浑身有些冰凉。

用完飧食,同样一杯鸩酒下肚,作为一名被发现了的韩国间谍,郑国没有资格再继续活在世上了。

但郑国渠这一旷世工程的完成,郑国的人生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所以他闭着眼死去,死得很平静,很安详。

咸阳畅快淋漓地下了一场夏雨,这场雨很大,气势豪爽,雨滴打在地面上,宛如祭祀时的鼓声,噼里啪啦的,持续了数个时辰,将咸阳城内过往的痕迹全部都扫除掉了。

雨停之后,年轻的君王出手以雷霆之势地将秦国权利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昔日冷毅隐忍的少年,如今已经长成雍贵凌厉的君王,他身上散发着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秦庭内无人敢直视。

属于他的盛世帝国,正式拉开序幕。

……

姜珂回咸阳后,听到吕不韦集团已经被彻底铲除这个消息,不禁感叹:啧……,政哥这效率,属实迅速。

楚国这边还在寻找县令替补呢,秦国就已经将盘踞朝堂十几l年的势力给解决了。

朝会上,姜珂站在中间,和嬴政禀报此次入楚后的收获,当大家听到她将荀子给招揽到秦国了,眼睛都忍不住变成弹珠那么圆。

谁?荀子!?

稷下学宫祭酒的那个荀子吗?大儒荀子?

本来大家都以为她入楚招揽荀子只是一个借口,实际上还有秘密任务,毕竟秦国官员们这么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结果这居然是真的!

姜珂果然牛逼!

当然,有赞美的,自然也有诋毁的,姜珂虽然已经很努力地在维持同僚之间地交情了,但她又不是秦半两,总会有人不喜欢她,就比如秦国那一群酸腐的儒家博士们。

从年姜珂为人低调,做事不留把柄,现在可以一样了,楚国熊乐那件事就是一个现成的理由。

其中一位博士道:“据说姜珂在楚国时,和那位楚国公子相交甚欢,眉目传情,更是背着父母私自定下终身,姜珂乃是秦国重要官员,掌握国内不少机密,大王,您一定要仔细查一查她啊!”

姜珂:……

“你不好好处理自己的公务,倒是每天关心我和哪位公子花前月下,眉目传情。怎么,我们俩眉目传情的时候你在旁边看着吗?”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子又曰:克己复礼为仁,每天研究别人家小姑娘和哪位男子眉目传情了,这也是子所宣扬的礼吗?”

那人试图转移话题,将重点变成姜珂叛国,着重提及熊乐的公子身份,又道:“大王,并非是我猜忌姜长史,而是流言绝不可能是无缘无故就传播的,这女子最容易为情所困,一往情深,为了自己的情郎可以做出任何事……”

他说得隐晦,但众人心中皆都知晓这话中深意。

“你要这么说的话……”姜珂直接回怼,“那我可就要和你辩驳辩驳了。”

“我为情所困,一往情深,所以今年二十岁至今单身,你冷静克制,满嘴之乎者也,所以你那二十八岁的长子刚纳了第七房小妾,一个十六岁如花般娇嫩的卫国女郎,都能当人家阿父的年纪了,羞不羞啊?”

“诸位诸位。”她试图引起全殿人的注意,“这詹事府中,那可真是大家想不到的……风流啊~”

闻言,诸位大臣都忍不住在底下偷笑。

其实,在这个年代,风流一词对于男子来说,并非是个贬义词,不过在这种时间这种地点,被姜珂以这种阴阳怪气的语气给说出来,詹事没被气昏过去已经算他心里

素质强了。

这人一直抓住楚国和熊乐不放,男女之事充其量算是私行有愧,但和国家联系起来,那就会被钉得死死的,无可脱身。

却没想到姜珂还有后手。

她拿起地上的木盒,将其打开,她进入刚一殿中,大家便注意了这个木盒,它整体细长,约么有一人多高,姜珂取出木盒里的东西,大家的目光瞬间便被里面的物件所吸引了,准确地说,是那物件上的字迹。

这……这居然是楚都寿春的地图!?

瞬间,殿内一片唏嘘惊呼声。

我靠,你居然直接偷家,把楚国都城的地图给偷过来了!?

姜珂向众人解释道:“诸位同僚,这楚王实在不是个什么好人,他知道我入楚招揽荀子先生,便暗中记恨上我,派出那位名叫熊乐的楚国公子使用美男计,试图拉拢我。”

“但我对咱们秦国的心啊,就像磐石一样,矢志不渝,绝对不会更改,于是我就将计就计,卧底到熊乐身边,果然,就得到了这么个好东西。我相信各位官员都是聪明之人,聪明之人又怎么会看不清我的意图呢,对吧?”

这句“对吧”很有灵魂,有人低头不语,有人连连点头,反正就是没有人敢持否定意见。

至于这地图的真假,自会有专门的人负责验证。

这么长且显眼的地图,幸亏姜珂有超市空间,否则肯定偷不出来。

殿上君王长目微挑,指尖敲击两下前方桌案,空灵之声从殿内响起,众人立刻沉默,不敢再有丝毫言语。

这时,有寺人近前宣读大王文书,众人侧耳倾听,大概意思就是长史姜珂,聪明睿智,才能卓众,既能研发出土豆,番薯等亩产千斤的作物,又种出了上天赐给秦国的棉花种子,使秦国百万黔首得以温饱……

说了一遍姜珂这些年来的功绩,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升爵一级,拜为治粟内史。

姜珂:啊?

我升官了?出一趟差归来,加官进爵,她连忙谢恩。

众人心中有数,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姜珂,便是天子近前的新臣。

可不好再继续得罪了。

朝会结束之后,姜珂去往长明殿,嬴政命人搬出来一个大箱子给她,姜珂一看,里面是不同署名的奏书,她猜测应该是大家弹劾她的奏书吧,于是冲嬴政笑了笑,将这箱子奏书搬回家中。

临走时还不忘报个仇,她道:“大王……”

这声音叫得嬴政浑身起鸡皮疙瘩:“何事?”

“臣想找你要个人。”姜珂表面淡定,其实暗地里已经在袖子里面偷偷抠手指甲了,她道,“今天那位高博士,他造谣污蔑臣!!”

“臣这一想,也不能让他平白无故地污蔑啊,既然他说了,那臣便直接将这个流言给坐实了呗。”

嬴政皱眉。

你不要太荒谬!

好在姜珂不像他想得那样,而是说道:“高博士有位长孙,今年十八,尚未加冠,俊俏好看又博学,平日里很受高博士看中,我想……”

嬴政:“不,你不想。”

姜珂说得太快,没来得及刹车:“我想把他要到我那里去种两年地或劁两年猪。”

嫪毐走后,这个技术岗就一直缺席着,现在终于有了合适的人选,这样一来,一则自己报了私仇,二则也能稍微敲打一下这些抱团结党的博士们。

嬴政无奈:“行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