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带着超市穿大秦 > 第 63 章 范增

带着超市穿大秦 第 63 章 范增

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5 09:50:22 来源:882

准确地说,是荆轲最先发现的,他一低头,偶然间看到系在韩非腰间的琉璃佩,他看到佩饰的第一眼,居然都没反应过来,将目光转向别处,但很快就意识到到不对劲,又将视线转了回去。

等他确认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个可能后,大脑立刻被烧干了,瞳孔微微放大,无数疑惑涌入荆轲脑海中。

这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也有?也是姜珂给的!?

不不不,韩非是韩国公子,什么好东西弄不到?这应该是他们韩王宫里面的宝贝。

事到如今,荆轲还在努力给姜珂找理由,试图说服,或者说是蒙蔽自己。

就是……这相似的形制很明显出自同一人之手,荆轲想要说服自己实在有些太过困难。

荆轲的目光太过灼热,引起了韩非的注意,韩非心中好奇他究竟有何目的,为何要用这种眼神看向自己腰间的琉璃佩?

这绝对不是一个单纯欣赏或好奇的眼神。

也不知韩非究竟是怎么想的,居然鬼使神差地也将目光看向了荆轲腰间,待仔细看清后,心中闪过一丝无奈。

韩非:……

破案了,姜珂这就是在广撒网多捞鱼。

不知为何,二人抬头视线相交的一瞬间全部没由来地产生一股尴尬之情。

“韩君……”

“荆卿……”

二人同时出声,又同时停下,也幸亏此时姜珂不在这里,她如果在这里,能尴尬到用脚趾扣地直接在兰陵抠出一座章台宫。

最后还是荆轲率先开口:“韩君腰间这枚琉璃佩可是姜珂所送?”

韩非:“正是……师妹所送。”

荆轲:……

这种感觉就像你以为对方是这世上最赏识自己的人,自己是对方心里独一无二,最独特最重要的能人贤才,且数十年坚信不该,结果某天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其中的二分之一。

不,按照姜珂那个能说会道的性格,指不定对多少人说过类似的话,送过类似的东西呢。

不得不说,他某种程度上猜到了真相。

偏偏韩非还不放过荆轲,继续扎他的心:“荆卿可曾……听过那个传言?”

荆轲疑惑道:“什么传言?”

韩非:“姜……姜珂她在秦国,效仿燕昭王,卑……卑身厚币,礼节谦恭,建……建造琉璃台以招贤者。”

“轲,曾经听闻。”

荆轲游学多国,当然也听过这件事了,只不过他当时以为这传言中的琉璃珠是楚国蜻蜓眼纹样的琉璃珠,并对此深信不疑,因为姜珂送给自己的东西,品质这么好,这么澄清透明,可以称得上是世无其二,稀有至极了。

然后现在发现韩非也有,还是相似纹样的。

最重要的是韩非是姜珂师兄,他们俩关系肯定比和自己好。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得一股莫名其妙的赌气,反正荆轲现在已经在很努力地保持自己不碎掉。

二人边走边聊,离开院子,各奔东西,韩非去往荀子那里,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了荀子爽朗的笑声。

都不用猜,他就知道姜珂肯定在里面,一进门,果然如他所想,里面一副其乐融融,相亲相爱的和乐模样。

从前,他们这些弟子对待荀子都是十分尊敬,恭而敬之,不敢有丝毫怠慢,因此,先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开心了。

如果姜珂知道这些弟子们心中所想,一定会吐槽一句,咋的,你们楚国没笑话吗?

此时姜珂正坐在桌案前给荀子讲述来时路上的经历,当她讲到在山林中遇到一种长相奇特的野兽时,做出和那野兽相同的表情,丝毫不注意形象地扮了个鬼脸,逗得屋内包括荀子在内的众人哈哈大笑。

荀子道:“你这小鬼灵精的,贯会做这些古怪之色,也不怕在人前失了礼数吗?”

姜珂笑道:“弟子曾听闻,古时有位叫做老莱子的人,他很孝顺,年余七十,还穿着显眼的五彩衣裳,扮成幼儿跳舞给父母看,使父母高兴。”

“古有老莱子彩衣娱亲,今有我姜珂怪脸娱师,常言道百善孝为先,此话放之四海而皆准,弟子虽失其小礼,但却得到了这世上最大的礼。”

一番话,说得荀子心花怒放。

图南在旁边将姜珂今天所说的话全部都记在了脑子里。

这可是她打败了书院里面数百名学生才得到的机会,能一起跟着姜珂来楚国见世面。不过现在看来,这沿途的风景都不算什么世面,长史口中所说的话才是最大的世面。

这一趟行程可真是收获颇多。

姜珂也没有忘记她,将她领到荀子面前,介绍道:“先生,这是我的学生,名为图南。”

荀子点头,爱屋及乌,自然对姜珂的学生也很满意。

今日这一番谈话宾主尽欢,满座皆怡,大家都很满意,只是……

唯一让姜珂感到心里发虚的是,为什么今天韩非看她的眼神这么奇怪?

姜珂这次入楚,一路行程虽不至于大张旗鼓,但也没有任何掩人耳目的想法,若是按照后世说法,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谁都能看出来她这次就是专门为了挖人才来的的。

不光是荀子,韩非,以及荀子的一众弟子,就连远在郢都的楚王和春申君都能看出来。

这些年,楚王和春申君虽然逐渐离心,但因为当年的情谊,倒是没有对他有什么过分的惩罚。

春申君试图劝说楚王采取行动:“大王,那位秦国长史现在已经进入兰陵。”

楚王知道,但楚王不想管,准确地说,他十分笃定荀子不会离开楚国,再者说了,就算离开又如何呢?荀子奉行儒家学派,自古以来宋国,鲁国等按照儒家学派那一套理论所治理的国家不都亡国了吗?至于那个韩非,更是连韩国自己都不要他。

春申君知道楚王的想法后,瞬间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感觉自己呼吸都骤停了。

大王你冷静一点

啊!!!

那可是荀子啊,荀子,学识渊博,不仅继承儒学还有自己的发展,自成一派的荀子。曾经当了二次稷下学宫祭酒,被秦昭襄王亲自聘请,能在赵王面前论兵并侃侃而谈,丝毫不畏。是自己千辛万苦才请到楚国的荀子啊!

和别人不同,荀子可是深入研究过治理国家学问的啊!

说实话,这荀子的功绩比大王还要厉害,不说别的,就说他那两名入秦的弟子,虽然姜珂是鬼谷子的弟子,但在赵国时也和荀子学习过一段时间,姜珂和李斯,这两个都是如今秦王的心腹.

甚至春申君还曾幻想过,如果当年自己亲自去邯郸接荀子入楚,再待秦国的那位长史以诚,将她请到楚国,那样的话,如今有亩产数千斤粮食的国家就是楚国了。

结果大王就这么不管了!?

春申君感到震惊。

而姜珂这边,大家心里已经做好了被她挖走的准备,偏偏这时姜珂倒表现出只是单纯来楚国游玩的模样。

兰陵,气候温和而滋润,植被茂密,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周围山峦中各式各样的兰草了,这也是兰陵之名的由来。

楚国人喜兰,这是自屈原时期便留下来的传统,兰花外形素雅,神韵清远,一直以来都被当做“风骨”的代名词,就连《左传》中都写道“兰有国香”

楚人尤爱兰草,中原人喜欢身佩玉璜,楚人却爱佩戴兰草香囊来表示自己遗世而独立的品格风骨,除此这外,兰草还有很多妙用,譬如屈原在《招魂》中所写的兰膏明烛,便是以兰香炼制而成的香膏也,味道清幽淡雅很好闻。

姜珂来得正是时候,恰好赶上墨兰开花,不过她观赏了几天还是没察觉出来这兰花究竟哪里好看,可能她是个俗人吧,就喜欢玫瑰山茶月季这种艳丽耀眼的花。

赏了几天的兰花,姜珂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人人都说“空谷幽兰”,这兰花就爱长在深林中,那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兰花社恐?

还有,荀子一直以为当年姜珂送他兰草琉璃,一是因为兰花有风骨,二是因为楚人爱兰,但这其实完全是个误会,她根本不知道楚国人喜爱兰草这件事,之所以送荀子这个,那是因为这是在一堆花开富贵,绿皮青蛙,黄皮耗子里好不容易挑出来适合送给老年人的。

作为浪漫主义的发祥地,楚国的建筑风格色彩艳丽,花纹复杂,多雕刻多彩绘,和秦国完全不一样,而且楚人崇尚祭祀,巫觋颇多,城中各地多设有神台、庙宇等。

这里的男女衣着多趋于瘦长,领缘较宽,绕襟旋转而下,衣多特别华美,红绿缤纷,楚国又是珠玉,犀角等的发源地,这里有很多的奇珍异宝,姜珂在这里买买买的简直不亦乐乎。

姜珂上课时间坐在教室内认真听荀子讲课,做足了好学生的姿态,下课后便出门去往各种地方游玩,虽然没有手机不能拍照打卡,但她玩得也很快乐。

她是快乐了,就是苦了荀子的那帮弟子,大家本来都已经做好被她招揽挖墙脚的准备了,有想同意的,

有要拒绝的,心里想好了各种说辞,偏偏姜珂稳得一批,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倒把他们这些人的心弄得怪痒痒的,像是被羽毛挠过似的。

你究竟挖不挖我们,倒是给个准话啊?

这日,课程结束,荀子刚离开学室,姜珂就嗖地一下蹿了出去,她的速度很快,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看得大家各个目瞪口呆,对于她的长跑速度表示惊讶。

有人忍不住发问:“她这是……赶着用飧食?”

另一人摇头:“并非如此。”

“她最近似乎和一个男人走得很近,据说每天都亲自去这人的住处,同他相谈甚欢。”

“啊?”

一时间各种猜想源源不断纷至沓来,大家都说姜珂年纪尚小,别是让人给骗了,骗了钱币也就算了,可千万别让人给骗感情了啊。

大家越想,就越气愤,倒要亲自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男人值得让姜珂和他相谈甚欢?于是,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了,几个腿脚灵活麻利的,立刻地跑到大街上,跟在姜珂身后,一路跟她走到一处院落前。

姜珂身旁的章愍其实早就发现了这群人,只不过见他们都是姜珂的同窗,又没有恶意,所以才没过去抓他们。

姜珂敲了敲院门,有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身量不高,长相普通,却有着一双透露精光的双眼的男人走了出来,他见到姜珂后,露出笑容,很高兴地将她迎进院子。

于是这几个人开始爬墙偷听,谈话间,几人也了解了一些信息,知道这人名叫范增,原本是来兰陵游学的,姜珂对他一见如故,特别热情,而范曾在楚地也听过很多有关姜珂的传言,二人就这么逐渐地熟络了起来。

二人的对话也很有深度,大都和救世治国有关,中间夹杂着各种策略,计谋,历史等,听得众人一愣一愣的,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都想要拿出版牍和毛笔把这些话一一记录下来好好研习一番了。

好消息,事情不像他们想象得那样,花季少女被人骗。

坏消息,几人好像听到了姜珂在招揽范增和他一起回秦国。

众人:?

我们荀门弟子这么快就被你抛弃了吗?

他们越看范增就越觉得不顺眼,这人凭什么啊?韩非师兄,你快支棱起来啊,管管小师妹,否则她真带着范增回秦国了,那你们这么多年的情谊又算什么?

姜珂可不知道这帮人心里的小九九,她最近和这位项羽的亚父聊得很开心,并且从对方的口风来看,已经隐隐有松动的意思了。

虽然暂时不知道秦国有什么官职能给他,反正先带回去再说。

项羽,你的亚父,现在,我的幕僚啦。

嘻嘻。

二人谈得意犹未尽,可惜天色已晚,姜珂只好同他告别,回到自己的住处,眼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姜珂决定开始正式挖墙脚了,那么问题来了,先挖谁呢?

遇事不决,抓阄来定。

随便选了一张小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荆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