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带着超市穿大秦 > 第 50 章 人心

带着超市穿大秦 第 50 章 人心

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5 09:50:22 来源:882

作为未来能和赵高一起写字帖的人,李斯的字写得很不错,布白整齐,稳健匀称,堪称绝妙。

而韩非的字迹,苍劲峻峭,气势遒劲,和李斯之字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却也并不比他差上多少。

李斯刚和韩非相识时,将其视作好友,引为知己,那时的他很喜欢韩非,觉得自己和韩非之间的情意简直比亲兄弟还要亲密,宛如当年的管鲍之交。

韩非的才学高于李斯,家室高于李斯,字迹也和李斯不相上下,就连在学室中听学时,荀子先生都会更欣赏韩非一些,这是李斯自己都承认的事情。

不承认也不行啊,毕竟谁都有眼睛和嘴巴,聪明人都能看出来他们俩孰高孰低,还不如主动承认,起码可以落个虚怀若谷的好名声。

“回大王,”李斯恭敬,谦虚地说道,“臣字迹粗鄙简陋,不值一提,自认不及韩君也。”

嬴政突然笑道:“先生莫要妄自菲薄,韩君字迹虽好……”

“但您也不差。”

他只对李斯提及了韩非的字迹,丝毫没有提及韩非的学说,倒是弄得李斯有些不解其中意了。

回想起来,李斯感觉自己这一辈子仿佛都在揣测别人的意思,在上蔡时,他要揣测上级的意思,在兰陵时,他要揣测荀子的意思,来到了咸阳,他又开始揣测文信侯的秦王的心意了。

秦王尚未亲政,相邦依旧权势逼人,李斯要像走平衡木似的,在他们中间反复保持一个平衡。

他自谦道:“大王过奖了。”

嬴政的态度突然热切起来,他转移了话题,赞道:“先生之计真乃奇谋,今晨从传来消息,楚国司败年事已高,又饮酒过度,身子经受不住折腾,已经卒了。”

楚国官员制度和其它六国不同,司败相当于秦国廷尉一职,主管刑狱诉讼事宜,算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级司法官了,楚国原司败是坚定的反秦党,一直主张六国合纵攻秦。

而接任他的新司败,收取了秦国使者很多的金玉珠翠。

从秦者以利贿之,不从秦者以剑杀之。

秦国的强大,不仅是战场上的骁勇之兵,还有很少被人注意到的,朝堂之间的暗流涌动。

知道自己计谋的第一步已经成功,李斯欣喜不已,默默在心里夸自己厉害,但表面和嬴政还是说了一堆客套话。

其实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理论,可他知道自己如今尚未勤政,虽然自己对外一边培植李斯,姚贾等亲信实力,一边笼络蒙骜,王齮,麃公等贵族势力,但真正独掌大权,还尚且需要再等几年。

李斯意识到秦王已经注意韩非了。

荀子先生门下有两人入秦就足够了,秦国的官场很拥挤,不再需要第三个人了。

李斯是一个极度的利己主义者,在没有触碰到自己利益之前,他可以面不改色的将这世界上所有的美名都加诸在韩非身上,可一旦触碰到自己切身利益,即使是损一毫而利他人,亦不与也。

提到韩非,他是真的有些急了。

他不想让秦王注意到韩非之才学,那就只能将自己所有的一切,全部都奉献给秦王,朝秦王表示出自己最坚贞不渝的衷心。

韩非恋韩,不可能为秦所用,那他的才能就和掉落在街道上的尘垢粃糠一样,毫无用处。而自己,对于秦王来说要比韩非好用百倍。

嬴政道:“李卿之于寡人,恰如由余之于穆公也。”

由余帮助秦穆公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称霸西戎。

李斯跪地,恭敬严肃道:“臣愿为大王尽忠竭智,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以报大王知遇之恩。”

嬴政连忙将他扶起:“李卿快快请起。”

嬴政作壁上观,掌控人心,以权势为饵,财名为诱,总能钓出他想要得到,仅忠于秦王的人才。

……

沣水,姜宅,堂室内。

又到了每月一次员工聚餐的时候,大家同聚一堂,屋外白雪纷纷,寒气弥漫,屋内灯烛摇曳,温馨热闹。

今日姜宅中来了新的门客,名为豫衡,是位小说家。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稗官是先周朝的一种小官,专门负责给君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因为地位低微,又没有独属于自己学派的救世理论,向来为世人所不耻。

姜珂却不这么认为,小说家之流,常年游走于各国街巷里闾之间,搜集到的情报简直多到无法想象,相当于后世的营销号。

都是人才。

然而,豫横却是个特例,他的祖先并不是朝中稗官,而是一位刺客。

还是一位和荆轲同在一本《刺客列传》中的刺客,叫做豫让。

豫让的名声赶不上荆轲,并不是因为他实力不如人,而是他刺杀的对象知名度远远比不上秦始皇。

春秋末年,晋国公族势力衰微,权利都掌握在六位氏族手中,豫让先后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后来这俩家都被灭了,于是他就去做了智氏的家臣。

智氏的家祖智伯特别尊重宠幸豫让,把他当做自己的心腹看待。

后来智氏也被韩赵魏三家联手给灭掉了。

因为赵家是灭智的主谋,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智伯是他的知己,所以他愿意为赏识自己的智伯献出生命,去刺杀赵家的家主赵襄子。

他几次三番想要刺杀赵襄子,皆未果。

后来干脆用漆涂身,使自己的皮肤红肿流脓,像是生了赖疮,又生吞炭火,弄哑嗓音,再改变身形到豫让亲人都认不出他的地步,抱着必死的决心再一次去刺杀了赵襄子。

不出所料,又失败了。

赵襄子非常赞美他的义气,于是脱下自己的衣袍送给他。豫让将衣袍当做赵襄子,用匕首刺了几下,也算是完成他当初说要替智伯报仇的心愿了。

豫让心愿已了,干脆仰天长叹,直接将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自杀了。

作为豫

让的后人(),豫横这些年来一只隐姓埋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没敢暴露自己的真是身份。

毕竟当初自己老祖宗要报仇的那三家现在都成了王族,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三家的坟头土都老高了,所以可以使劲夸,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现在,还是收敛着点好。

豫横不像李斯那样有野心,在哪里都能呆,正好沣河距离咸阳门口近,他就来找姜珂了。

屋内其余农家,墨家,医家等人经过两年的磨合相处,已经熟识,姜宅内又不像其余贵族府邸那般规矩众多,只要大家开心就好,因此刚开筵席不久,大家就已经相互推杯换盏,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好不热闹。

豫横刚来,还有点不太习惯。

但姜宅门客都不是什么搞小圈子霸凌别人的人,言语动作之间对他都很热情。

冬日的天黑得格外早,膏烛之亮朦朦胧胧的,并不是十分明亮,尽管已经命仆婢们多加了十数只膏烛,可效果却并不理想,光线依然昏黄晦冥,看不太清楚。

其实,凛冬,雪夜,筵席,明烛,这几样聚在一起怎么看都是个十分温馨的场景。

但豫横却意识到了不对劲儿。

为何诸位桌案之上全部都是粗陶餐具?

你既然都招贤纳士了,就算是装也应该装得一视同仁些吧?据说每月大家只有这么一次聚在一起的机会,姜长史既然学习燕昭王礼贤下士,怎么连这每月一次的精致餐具都不舍得给我们用?

殿内灯光影影绰绰,姜珂坐在主位,和往常不同,这次她的位置前放置一台由彩漆所绘的错金银虎噬鹿屏风,两边还落下了轻薄的帷布,借着昏暗的烛光,只能看清她在帷布上的影子。

豫横心里猜想,莫不是这姜长史的饭菜餐具和我们有差异?

他询问自己身旁的许存,得到答案,主君平日里从不遮掩,都是明面上和大家一起用饭食的,食物餐具也未曾有过不同。

既然平日里都不遮掩,为何单单今日不同?

作为豫让的子孙,豫横也遗传了豫让的性格,这种性格说好听点就是侠义之气,说难听点儿就是莽。

“姜长史既然招贤纳士,为何不一视同仁?”

“您自诩为君子,可为何对待门客的态度却和孟尝君之流大不相同?是连几套精美的餐具都吝于给我使用吗?”

他大为恼火,气得对姜珂接连质问了好几句。

一旁的许存见状连忙阻止他继续口出狂言,并向他解释姜宅众人所用餐具皆为粗陶所制。

豫横还是不忿,气道:“那为何长史今日非要遮上帷布?您这又是在掩饰什么?”

当然是想要你对我以死相报的衷心啦,姜珂心想。

姜珂站起身来,从帷布中缓缓走出,这时众人才发现,自家主君的脸上居然洇上了很多黑色的,杂乱的墨汁。

姜珂面带愧疚道:“今日我公务太多,过于疲乏劳累。一个不小心将墨汁溅到了脸上,这墨汁是我精心调兑的,很难清洗,我想着

()用这幅面容出来见你们,着实有些不雅,便在身前放置了一片帷布,遮挡面容。不曾想倒是叫先生误会了,这实在是珂之过。”

趁着间隙,豫横看见了帷布之后姜珂所用的粗陶餐具,又听了她的解释,霎时间犹如五雷轰顶般,遭受到极大的打击,只觉得自己又羞又愤,难以自谅。

他心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刚才姜珂在他心中所有缺点顷刻间两级翻转,全部都变成了优点。

就像是曾经怀疑孟尝君分发给门客不一样食物的那位门客,他羞愧得脸颊发红,感觉自己实在没有脸面再继续活在这世间了。

“我居然猜测您这般品性高洁君子的诚心,还大声质问于您,这实在是太失礼了,横难以自容于世,唯有以死谢罪。”

他拔出腰间宝剑,也学孟尝君家的那位门客,打算往脖子上一抹,直接自杀算了。

却被姜珂阻止:“先生且慢。”

她因太过心急,伸出手臂想要阻止,可是剑刃锋利又无眼,豫横没来得及收手,那闪着金光的青铜剑就这样在她小臂上划出一道口子,鲜血立刻涌出,将她的浅色衣袂染红,看起来十分骇人。

“嘶”姜珂忍不住叫了一句“好疼。”

见状,医家学派的人赶忙过来为她包扎,处理伤口。

好在只是皮外伤,没什么大碍,然而,豫横却对此更愧疚了。

刚包好伤口的姜珂问道:“先生可有受伤?”

瞧瞧,多么善良仁义的主君啊,先是误会质问,接着又伤了她,可她非但不生气,还担心自己的身体。

那一刻,豫横恨不得直接为她去死。

就算是当年的智伯,也做不到主君这种地步吧?

姜珂劝道:“死亡是这世界上最简单的事了,就算是为了我,也请您留下自己的性命,继续活下来吧。”

豫横跪下,大义凛然道:“从今往后,横这条命便送给主君了,只要是您吩咐的事情,横一定会为您办到,刀山火海,死不旋踵。”

傻瓜,我要你的命干什么啊,我想要你衷心给我办事啊。

姜珂思索半晌,说道:“您若是这样说的话……我这里最近还真有一件事情需要你个人去办,恰好还很适合你。”

“主君请讲。”他说出了自己老祖宗当年行刺赵襄子时的的那句名言,“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姜珂凑到他耳边,对他低声耳语了几句。

豫横听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主君放心,横必不辱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