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带着超市穿大秦 > 第 31 章 蒙毅

带着超市穿大秦 第 31 章 蒙毅

作者:峨眉山猴子03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5 09:50:22 来源:882

华阳太后原是楚国宗室女,对楚国情谊深厚,自嫁入秦国后便再未归国,因此思念故国,这些嬴异人都能理解,甚至自己当初都是因为在她面前说楚言,穿楚服,又改名子楚后才得到她的喜爱,在她的帮助下被先王立为太子继承人。

这些只不过是日常之中的繁琐小事,无甚大碍。可成蟜,他是秦王的儿子,无论日后是否被立为太子,都至少公子身份,秦国的公子每日将楚国那些讲他们如何即将亡国的靡靡之辞挂在嘴边。

这简直就是……轻!重!不!知!

嬴异人越想越气,但他也知道成蟜今年才不过六岁,哪里懂得文章背后复杂的国际局势,能背下来这些句子已经很不错了。

成蟜不知为何被父亲叫停了背诵,于是抬头用那双小孩子特有的清澈眼眸看向嬴异人:“怎么了,父王,可是儿臣哪里背得有误,惹您生气了?”

“你背得很对,没有错误。”嬴异人想了下,成蟜是秦王的孩子,这个身份使他无法和平民黔首们一样有一个无忧无虑,不需要多用脑袋思考的童年,他注定要肩负起秦国未来的重任。

辅佐自己东出。

此时的秦王还没有发觉到自己命短这件事。

他现在只想教儿子。

于是很耐心地给成蟜讲了秦国和楚国好几百年间的恩怨,张仪欺楚这件事对于楚国来讲,是个天大的噩梦,可对于他们老秦来说,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嬴异人好像忘记了他儿子还是个小孩这件事,用他那惊人的精力和成蟜讲了很长时间。

听得成蟜昏昏欲睡,脑袋里像装了满满一簋菜羹似的,混混沌沌,困得要死还不敢睡,只好在桌案地下偷偷掐胳膊让自己清醒一下。

虽然他没太明白今天父王讲得这些有什么用,但还是能察觉出嬴异人的情绪中带有不喜,于是说道:“父王,儿臣以后不学楚辞了,咱们的秦风要更精于楚辞。”

他背诵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首《无衣》讲得是当年秦人同仇敌忾抗击犬戎时的故事,秦国将士们士气激昂,慷慨御敌,不比楚国那些伤感悲春的靡靡之辞好上数倍?

果然,听他背完这句《无衣》,嬴异人大喜过望,脸上带着笑容:“好,好,成蟜,再背一句!”

成蟜:……

可是我只会背这一句啊。

……

荆轲离开后,姜珂每日的锻炼稍微松懈了一些。百无聊赖之际,从服侍的宫人口中得知,在藏室内,有秦国自建国以来很多的竹简书籍,包括天文地理,贤人文章,法律答问,百家学说等,于是她一下子来了精神,和嬴异人申请过后,去了藏室。

藏室位于章台宫以左,毗邻滈水,整座建筑以黄土夯成台基,高大宏伟,占地面积极其广阔,重檐庑殿顶,四兽纹瓦当,墙面刷上了暗红色的漆,上面还绘有墨或其他彩色颜料的几何纹图案,地面平整,

布局巧妙。

因为是藏室的缘故,并未像别的宫殿那般用精巧美丽的金玉饰其廊柱,溶去繁杂,反倒给人一种古朴,厚重的历史感。

姜珂将证件递给守门郎卫,查验过后走上高台,手掌情不自禁地抚摸了一下云纹木门,一种莫名的情绪涌入心中,那是一种跨越两千多年时间的历史自豪感。

我们国家的历史可真牛逼,她想。

推门入内,入目的便是一排排搁置在案架上的竹简,被此处的官吏很贴心地用小刀刻上各自类别,单从这些浩如烟海的竹简,她都能感受到先人们的智慧。

从这里人们带冠的种类,姜珂大概能看出他们的官职,爵位品级,大都是些长衫布巾,宽袍大袖的儒生打扮。

啧……

大冬天穿木屐,不怕着凉么?

他们无论官职大小,皆是手拿竹简,或坐或站,很安静地沉迷于眼前知识中。还有几人翻动竹简的速度较之他人略快一些,脸色也有些不耐烦,姜珂猜测应该是在查找接下来和别人辩论的资料。

整理藏室的史官被称为藏室史,因为有需要的时候要侍立在殿柱之下当史官记下来别人的谈话,故又称柱下史。历史上有名的柱下史除了老子,还有一位校正《九章算术》的西汉丞相,张苍。

嗯……,姜珂未来的师弟,今年才刚七岁。

但她现在还不知道,只是觉得此处藏室史有些眼熟,仔细一看,这不就是那天拿着版牍和毛笔将她与嬴异人谈话记下来的史官吗?

六七十岁的老头不仅没退休,还身兼两职,既要管理这些大大小小的藏书和档案,又要当史官。

看他这脸色,不光没有丝毫疲倦,反而精神矍铄,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估计还能再在这个岗位坚守十几年。

你们儒家,体力真的牛。

这位藏室史名为冉鲋,是正统的儒学弟子,他对姜珂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因为她那天和嬴异人说的话,对于一个儒生来讲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简直荒谬至极,所以对她的态度很冷淡。

冷着脸为她介绍了各个藏室的藏书种类,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哪些最好别看。

姜珂不知道他这是在讨厌自己,只以为这是打工人的怨气。

打工人带薪发泄怨气,很正常嘛,能理解。

姜珂拿起他递过来的管龠:“我都记下了,多谢冉公。”

态度很好,语气也很诚挚,弄得冉鲋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冉鲋又想,老朽活了这么多年,和一个小孩计较什么?

老朽的态度都这样冷淡了,她为何对老朽如此热情?

……

冷遇小孩子,老朽真该死啊!

姜珂可不知道短短半刻钟冉鲋心里脑补了这么多,她拿着管龠走到一处藏室,开门后四处翻找,不大一会儿功夫就找到了她此行前来的目的,《法律答问》。

这卷竹简相当于现代的《民法典》

(),以问答的形式将秦国各种法律条文?()_[()]?『来[]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诉讼流程,适用对象等具体说明。

准确地说,不是一卷竹简,而是一山竹简。

看着眼前这些能把她埋了的法律条文,姜珂眼前一黑。

老天奶啊,你这和让我跨考个法学研究生有啥区别啊?

打开第一卷,“告人盗百一十问盗百告者可论当赀二甲……”

有区别,至少法学研究生的参考书有标点符号。

“啬夫不以官为事以奸为事……”

……

一个时辰后,姜珂从桌案上抬头,幽幽地长叹一口气,面上满是疲惫与麻木,好像被山鬼吸干了精气似的。

从前她以为,学习时最差的状态就是左耳进右耳出了,可现在她脑袋里仿佛装了一根弹簧,知识刚要进入脑子,就“啪”的一声,被弹簧弹走了。

她虽然没有收获知识,但收获了一个眼冒金星,头脑发昏的不健康身体呀!

这竹简还是给法外狂徒张三看吧,姜珂合上竹简,将其放回远处,走到另一个藏室,打算看点和自己专业相符合的书。

她在藏书室内走来走去,最终选定一卷算学竹简,姜珂伸手正要拿它,却被另一只手捷足先登,握住了这卷竹简。

她侧头望去,是一位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小少年,姿态端严,仪表堂堂,将头发扎成一束,以玉笄固定,身穿豹裘之衣,绣衣丝履,腰间系有杂佩,从衣着气度来看,应该是某个贵族公卿家的孩子。

并没有出现那种两人同争一卷竹简的抓马剧情,蒙毅看了一眼手中竹简,思考片刻,将它递到姜珂面前:“你先看吧。”

“多谢。”姜珂也不推辞,朝他道谢后,伸手拿过竹简,找了一处角落跽坐下来,专心看书。

唉,还是不太习惯这个坐姿啊,要是有张椅子就好了。

姜珂在看书的时候,蒙毅也在默默地观察她,这位与大王商谈整整一天的鬼谷之徒,从外表上看,衣着简朴,行为恣意,倒是有些符合隐士的作风。

不过很快蒙毅就将精力转移到自己手中的竹简上了。

新王继位,下令他的大父蒙骜作为将领出发伐韩,很明显是要重用他们蒙家的意思。因为父辈的功劳,他可以不用像黔首那样,通过“守书私卒”,或“征召”,“推择”的方式走上仕途。

秦国的“任子”制度允许品级达到一定程度的官员保举自家子孙为官,但并不是直接接触政治权利中心,而是要先担任秦王,或某位公子的郎官,在这个职位上任职几年,再视其表现或升或降。

蒙毅的大父和父亲皆是武将,因此家族有意培养他和哥哥蒙恬,一文一武,哥哥蒙恬在外征战沙场,弟弟蒙毅在内辅佐国政。

郎卫选拔,不只要求参选者武功力气,更要求在学问律法方面也不落于下风,蒙毅今年十三岁了,已经可以为选拔做出准备了。

他低下头,刚准备沉浸于自己手中的算学书简,就感到好像有人在戳他的肩膀。

()蒙毅:?

他抬头,鬼谷之徒那张脸一下子映入眼帘,她有一双很亮的眼睛。姜珂将刚刚那卷书简放到她面前的桌案上,说道:“这个还你,刚才谢谢你啦。”

蒙毅道:“姜淑女,你继续看吧,我并不急于翻阅。”

姜珂手中的那册竹简,是一卷算学竹简,蒙毅前些日子已经看过一遍了,只不过还有些地方没有弄明白,而家中的手抄卷又恰好被阿兄借给同学了,所以才特地来到藏室打算再看一遍这卷算书。

“术”不仅是儒家六艺之一,早在数百年前,管子就提出了九九乘法表的概念,在讲求实用的秦国官府内应用很普遍,蒙毅作为秦国未来官吏,自然要学习这门科目。

姜珂疑惑道:“你认识我?”

蒙毅冲她露出一个礼貌微笑:“曾听家父说起过您,鬼谷之徒,言语伶俐,博学多识,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姜珂:……

好强的场面话,好重的申论感,不知不觉间让姜珂想到了某申论大省,掐指一算,这人日后必当大官。

“我叫姜珂,鸣珂的珂。”

“在下蒙毅。”

“……”已经对历史名人免疫的姜珂表情淡定,将竹简朝着蒙毅那边推了推,说道,“我看完啦,你看吧。”

“看,看完了?”蒙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丝的不可思议。

姜珂点头:“嗯,看完了。”

“姜淑女之前可曾翻阅过这卷书册?”

“没有啊,这是我第一次看这卷书册,怎么了?”

蒙毅一下子明白了,肯定是这位姜淑女看不懂算书,觉得里面的知识晦涩难懂,这才又将书还给自己。

属于十几岁小男孩的显耀心态逐渐浮现,蒙毅不知不觉间挺直了腰板,语气自信道:“姜淑女可是哪里有不懂之处?毅可以为你解答。”

姜珂没想到这小孩年龄不大,还挺善良的。但她……还真没有不懂的地方啊。

他手中这卷算书,名为《方程》,对,就是小学和中学时学的那个方程。姜珂没想到这个词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这卷竹简上的内容大都是些求有几斗麦,几斗麻,或者羊多少钱,鸡多少钱之类的算数,她扫一眼就能直接列出式子,用在计算上的时间还没有用在断句上的时间多。

“多谢你的好意,但我并无不懂之处。”

蒙毅:她只看了不到半刻钟,就全懂了!?

“不过……”姜珂打开竹简,指着其中一处,“这个地方有些问题,可能是抄录的时候抄写错误,计算出来的结果是老板卖掉一头羊,倒欠客人二百钱,长此下去定会赔得倾家荡产,如果把题目改成三千钱应该可以算出一个差不多的答案。”

现在的算学,虽然有个整体轮廓,但具体细节还很粗糙,姜珂认为,应该再找些数学家来重写校正一下。

蒙毅:!

姜珂所指的那处地方正是他之前没有弄懂的地方。

鬼谷的人都这么神吗?

蒙毅举起手中竹简,这是秦国官吏们收取赋税时必须精通的学识,问道:“姜淑女可曾看过这卷书册?”

姜珂瞄了一眼目录,《衰分》。

她摇头:“没印象。”

眼睛迅速扫了一眼题目,咦,好像有点印象……

她从蒙毅手中拿过书简,仔细查看,过了大概半刻钟的时间,抬头,在蒙毅充满期待的表情下说出一句很装的话:“现在会了。”

所谓的衰分,就是高中时学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蒙毅:“啊?”

他心想,如果让那些收不明白赋税的人看见姜淑女的今日的反应,会不会羞愧到撞墙去死啊?

他又拿起另一卷竹简:“那,那这卷呢?”

这卷,这卷姜珂都没拿到手中,只瞄了一眼题目就点头:“这我会。”

《勾股》

她心想,原来我姜珂亦有当大数学家的潜质啊!

蒙毅发出直击心灵疑问:“你,你怎么学得这么快啊?”

这样显得他真的很像个笨蛋。

姜珂:……

这怎么回答,难道要我告诉你是上辈子学得知识还没忘吗?

她扯了扯嘴角,说道:“鬼谷,珂在鬼谷学过类似的学问。”

不管是啥,但凡不合理的事情,只要一和鬼谷沾边,好像一下子就变得合理起来了。

蒙毅感叹道:“鬼谷,真是人杰地灵啊。”

又指向《方程》卷的一处题目,问道:“此处计算甚是复杂,不知姜淑女是用何种方法,片刻之间便成算出结果?”

姜珂:“你列个式子就能算……”

话刚说到一半,便有官吏走过来提醒他们声音稍微小一些,打扰到别人学习了。

蒙毅只好将她带到另一间屋室内,这是专门为史官们辩驳理论所准备的屋室,在里面可以随便发言。

姜珂刚一推门,就听到一声大喝:“朽木之才,竖子敢尔!?”

姜珂:?

谁懂啊,学个习,平白无故被人骂一顿。

后来她才发现原来这位博士并非是在骂她,而是在和另一位博士辩驳。

那位博士听了他的骂句,非但不恼,反而不紧不慢地回了一句:“斗筲之人,我就敢!”

然后室内就充满了这群博士们诸如“竖子”“老贼”之类的辩驳。

啊这……

姜珂看着这群中气十足,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儒雅博士,和蒙毅对视一眼,默默关上屋门,去了另一间议舍屋。

她将手指向刚刚那处,讲解道:“这个问题你可以把羊的价钱看成一个未知的数字,先不用管它,就用圆圈代替,然后……”

她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分明,蒙毅只觉得刚刚还在自己脑袋里蒙着的那层谜团一下子就消散了,耳清目明,脉络贯通。

姜淑女的讲解可比夫子讲得好多了,要

是她以后都能给我讲解算学就好了(),蒙毅心想。

一直到夜幕时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蒙毅归家后,在自家院中看到了他的阿兄蒙恬和阿姊姬萍。

蒙恬正在和姬萍说话,见他归来。于是问道:“阿弟,你今日为何这么晚才归家?”

蒙毅语气兴奋道:“大兄,阿姊,你们猜我今日遇见了谁?”

蒙恬:“谁?”

“见到了那位鬼谷中的姜淑女。”随后,他将近日和姜珂相遇的场景一一告诉二人,最后总结道:“当姜淑女最后计算出牛羊豕的价格时,那一刻弟以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知识是她不会的。”

蒙恬道:“既然她那么聪明,还去藏室干什么?”

“应该是去找《法律答问》之类的书籍吧,毕竟秦国的法律天下无以之能比。”姬萍猜测道,随后又说,“不过按照阿弟所说,以她的聪明才智,恐怕不过两个时辰便能看完咱们秦国的这些律法。”

姬萍是蒙将军家的淑女,平日里也会去参加一下秦国贵族子弟们的宴席,这个时代并不看重男女之防,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这种礼节大都只是儒家在遵守。

尤其是在民风彪悍的秦国,呼朋唤友,相邀成对,男女杂坐在一起,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只可惜此时先王新丧,禁宴席饮酒,今日主家只好以研学为名,召集大家聚在一起,席间虽无酒水,但气氛到了,姬萍还是觉得耳热正酣,恍惚间对席间众人说道:“前些日子,我阿弟偶遇了那位鬼谷来的姜淑女。”

众人闻言,心中好奇心被唤起,于是纷纷放下手中匕箸,专心听她讲话。

“那位姜淑女果然所言非虚,特别聪明,据我阿弟所言,只须一刻钟便学会了《方程》这册算书,并融会贯通找出了其中不合理之处……”

众人听了,都露出那天蒙毅同款惊讶表情。

都是些十几岁的孩子,这就相当于大家都在为手中的二元一次方程而痛苦,突然有同龄人告诉你她半刻钟就学会了莱布尼茨公式。

怎么会有这么聪明的人!?

秦国虽然禁止私学,但公家专门用来培养法律人才的“学室”还是有的。

这里的学生被叫做“史子”或“弟子”,相当于秦国的储备干部。这日令史下课后,学室内的一名学生“蹭”地一下起身,小跑到自己好友面前,表情神秘地说道:“前日我去参加一个宴席,蒙家淑女也在其中,你们猜她看见了谁?”

这人好友讪讪道:“谁啊?”

“姜珂!”

闻言,刚才还反应平平的那名学生立刻打起了精神:“那位和大王长子一起从邯郸归来,鬼谷子的徒弟?”

刻在骨子里的八卦基因觉醒,其他同学们也都纷纷凑过来听他讲话?

“对,我跟你们说,蒙家淑女说她特别聪明……”

……

姜珂可不知道现在全咸阳的贵族圈子里面都在传她聪明这件事,她现在正在忙另一件事,那就是搬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