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大唐最狂暴君 > 第二百六十六章 跟着朕混,安居乐业

大唐最狂暴君 第二百六十六章 跟着朕混,安居乐业

作者:吹口哨的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3 05:55:48 来源:882

圣辰历,九年,八月二十四。

明王于西北称帝的第二日。

庆,瑞两王,被杨辰软禁于宫中。

随着杨辰与江翰配合,移花接木计划的成功。

西北八州,提了五成的税收,入了大唐国库,而留给明王的是一个贫瘠的西北。

随着江翰与京都精锐的回归,京都真正意义上,固若金汤。

对京都虎视眈眈,伺机而动的各方势力,错失良机,虽然懊恼,但也只能静静蛰伏。

八月二十五。

杨辰清晨召见林幕入宫,足足过了一日,当月上中天之时,林幕才从皇宫离开。

对此,京都权贵老爷们,都是纷纷猜测,但是出了君臣二人,无人知道这一日,御书房内,他们聊了什么。

不过,自这一日之后,朝堂之上逐渐平静了下来。

大唐接连经历动荡后,终于安稳了下来。

当然,洪西道是个例外,镇压流民起义的这场仗,从夏天一直打到了秋天。

不过这场仗,也成了大唐开国以来的奇闻。

因为,这场仗与以往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同。

这次,整个战场,在洪西道与相邻郡县之间,泾渭分明。

战场之内,征战不断,无论是地主豪强还是平头百姓,家家朝不保夕,战场之外,百姓安居乐业,甚至偶尔征战的军官还会帮着清理匪患。

于是便出现一种怪象。

相隔一条路的两个庄子,往往都是这边人劳作了一上午,午时在树下喝着稀粥就着野菜,看着那一边,拿着武器征战,食不果腹的流民。

一路之隔,仿若两个世界。

但对于这些,百姓已从最开始的惊恐慌乱,变成了现在的习以为常。

因为那个已经砍翻了几个壮汉的军官,昨天还与他闲聊来着,喝了他家几碗没有几粒粮食的稀粥,还给他打了点野味补偿呢,人好的很。

“他们也是真地可怜哩……这仗一直打到现在.……”

“去,这能怪得了谁?谁让他们想造反的,又不是没饭吃?”

“唉,这也是听了那些地主老爷的话麻,说是皇帝老爷要收了六成的粮食去的,俺当时也差点跟着一起.……”M.

“去他个球的,哪里是皇帝老爷,官府都发通告了,咱们这种平民百姓,今年要上交的粮,比以往还少两成呢?听说咱们又要多分地了呢。”

“对,是这样哩,皇帝老爷好的很,亭长不是都说了吗,皇帝老爷是圣人转世,之前那些坏事,都是那些骑在咱头上的贪官干的。”

“那当然,俺表哥在京都酒楼作活的,亲眼见过皇帝老爷做法求雨嘞!”

“真的?你讲讲嘞,讲讲。”

“对啊,你讲讲!”

“俺跟你们讲,那天太阳那么大,天上连片云彩都没有,只见皇帝老爷手一抬,龙就出来了,真的龙你知道不,然后……”

“.……”

类似的情况,不仅在洪西道发生。

在西北洪州与青州的交界处,同样是这般情况。

洪州的百姓,看着青州百姓安乐的日子,艳羡不已。

整个西北尤其是洪州百姓,因为与青州只有一座矮山相隔,他们当初有多恨杨辰对西北单独征税,现在就有多羡慕对面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有余粮,每日能喝上几碗稀粥的百姓。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种言论也以洪州为起始点,在整个西北八州的百姓间,蔓延开来。

朝廷之所以对西北提前强征赋税,并且提高了整整五成,是因为明王早有割据西北意图造反之心,皇帝无奈只能提前征税。

当时朝廷在西北征税,明王就在西北,但是却没有出来阻止,而是利用百姓对朝廷的不满,利用民意伺机割据西北称帝。

这种言论,在西北越演愈烈,西北百姓逐渐开始将对朝廷的怨恨,全都转移到了明王的身上。

西北腹地梁洲,明王便在此称帝。

梁洲一座恢宏的府邸内。

明王此时强压着怒气怒道。

“查不出来?到底是谁散播的这等言论?”

明王身前,跪在地上的一个心腹将领,低着头冷汗直流。

“陛下息怒,这言论最开始在洪州十几个郡县,一夜之间,同时突然爆发,实在查不出来源头啊!”

明王深吸了一口气,咬牙道。

“查不到源头,那就驳斥谣言!”

明王心腹将领闻言,虽然心中知道,如今百姓间,这言论已成规模,想要轻易驳斥,几乎没有可能,但他还是连忙应和。

“陛下圣明,臣这就去办!”

“嗯,去吧!”

明王揉了揉眉头,摆手说道。

心腹将领走后。

明王再也控制不住,一把掀翻桌子,愤怒咆哮。

“贱民!贱民!!!”

“都是一群,有奶便是娘的狗奴才!!”

“………”

发泄了一阵,明王喘着粗气,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

“朕的好侄儿,你还真是耍的好手段啊……”

“不过,你以为这样就能击垮朕?妄想!”

明王呢喃着,状态逐渐有些癫狂。

“大唐江山,祖宗基业?”

“呵呵……不能落入朕的手中,那支离破碎又如何?”

“杨辰!你以为将朕困于这贫瘠的西北,就能困死朕吗?”

“既然你这么绝,那朕也不介意,联合西凉和大燕!”

“这都是你逼的!”

“是你逼朕的!!!”

“啊!!!”

癫狂的嘶吼声,从明王所在的书房传出。

府邸中听到这声响的仆人,都是噤若寒蝉,更加小心翼翼。

西北与洪西道的舆论,自然是杨辰借助上官家,散播出去。

当然没有事实依据的舆论再凶猛,也只能是谣言,但是杨辰所做的一切却给这些民间舆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事实依据。

再经过上官家这张巨大的情报网进行发酵。

大唐境内,这场舆论,越演愈烈。

而伴随着舆论的,是杨辰一系列利民政策的公布与实施。

杨辰要传达的信息很简单。

跟着朕混,有饭吃,以后可能还有肉。

反之,后果自负!

朕的子民,朕让你安居乐业,吃饱穿暖。

反之,你只有羡慕的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