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大汉征服者 > 第95章 杂糅

大汉征服者 第95章 杂糅

作者:千牧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0 20:35:26 来源:882

上林苑!

此乃狩猎园林,内养禽兽无数,属皇家禁地。

自永固元年始,上林苑驻扎进了一支军队,差不多三千人。

为首将领乃是永固帝表兄史丹!

大汉护翼京师之军分为南军和北军,南军步卒卫护宫城由卫尉统领,北军精锐戍卫京师由中尉统御。

南军与北军原本各有两万五千战兵,也被称之为汉军正卒,至武帝时,两军编制被削减至万人,防卫京师力量出现不足。

于是武帝组建侍从军和禁卫军。

侍从军又分为羽林军、孤儿军和期门军。

期门军乃是由善骑射的良家子弟组成,羽林军原本叫建章营骑,因守卫建章宫而得名,而以‘如羽之疾、如林之多’而改名为羽林,孤儿军则是战死之兵遗孤组成,故名孤儿军。

三支侍从军总编制三千人,事实上从未满员过,一直维持在两千出头的规模,归光禄勋统帅。

禁卫军除了囊括南军和北军外还有八校尉兵,分别是中垒、虎贲、胡骑、屯骑、越骑、长水、步兵、射声。

每支编制差不多七八百,总编制六千左右。

南军、北军、八校尉军自成禁卫军,归大将军统领。

霍光为何能权倾朝野,因为他是大司马大将军!

这大司马可以理解为名义上的军事统帅,差不多也就是六部当中的兵部尚书,而大将军则是实际上的军事统帅,若遇战事,大将军受天子诏令,持虎符调动军队,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虎符,哪怕是最高军事统帅也无权调动军队,调动了就是谋反。

军队中的各级将领也是只认虎符不认人!

然而孝武帝临终杀母留子,托孤于霍光,年幼的汉昭帝哪里能掌控的了虎符,于是本该是皇帝掌握的虎符也落在了霍光的手里,至此虎符合一,霍光又有武帝诏令,已然拥有合法动兵的理由。

这才是霍光能权倾朝野的根本,其次才是霍光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前者是源,后者是水!

当初霍光想要将朝政大权交还刘病已,却绝口不提虎符之事,所以刘病已根本没法判断霍光是真心还是假意,所以不接受便是理所当然。

但是皇帝没有军队的效忠,就算再如何合乎法统,也是皇位不稳,而且身为后世人,刘病已对于虎符调兵制度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他迫切的想要改变大汉军队。

必须要让全天下的军队对皇帝本人,也唯独对皇帝忠心耿耿!

他要的是全天下的将军忠的是皇帝,而不是一块冷冰冰的虎符!

当然并不是宋明时代那种以抬高文臣地位,拼命压制武将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军队的目的,而是要像后世那样培养所有的高中低层乃至所有的兵,让军队效忠皇帝成为一种本能。

这很难,非常非常难!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封建时代的兵没有绝对忠君的理念,他们盲从,对于统帅自己的将领唯命是从,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将领说什么就是什么,将领让他们干什么就是什么,哪怕是谋反……

这其实也是不得已,历代皇帝能如秦皇汉武那般雄才大略的有几个,大多数皇帝精力有限,而且认知度不高,认为自己是皇帝,那么军队效忠自己本身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往往会不由自主的去忽略军队思想建设。

同是,这年头当兵的一百个有九十九个都是文盲,想在军队开展思想教育,首先得要让当兵的听懂吧,说的太浅显没什么效果,说太深了纯粹是对牛弹琴。

而且如今的军队当中充斥着大量的罪囚、刑徒、赘婿、游侠,说实话刘病已始终没能明白为什么人犯了罪会被充军……

本该是国家保护人的军人,成了罪犯收容所?

难道说战争死伤率太高,让这些罪人换个方法去死?

这是放屁,那些良家子难道不需要冲锋陷阵,难道他们就不会流血牺牲,这对于他们而言公平性何在!

还有人会说充军是将重犯充到边疆做苦役,而且边疆蛮荒无处可逃,一旦逃了被抓回去就是死刑。

这在刘病已看来同样是扯淡,苦役什么地方不能做?

把犯人集中起来管制去挖河道修水渠不行,让他们去干那些危险性无比高,动辄不是死就是残的工程难道不行?

非但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的把犯人押去边疆,这不是脱裤子放屁?

更何况边疆军队难道就没有良家子?这对于边疆的平民兵难道就公平?

军队需要改变,不光是对皇帝的忠诚还有别的因素。

军队也不仅仅只是百姓的守护神,同样也是开疆拓土,镇守地方的中坚力量。

封建时代有句话叫做山高皇帝远,因为交通和通讯的严重落后,皇帝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会被无限削弱。

唐代的军阀坐大,汉代的郡国武装,都是叛乱之源,对于江山社稷的稳定和对皇权统治最大的威胁,其威胁性比起边患都不差分毫!

所以刘病已迫切想要对军队改革,从内到外,换血式改革!

至少也要让每一位军人真正成为百姓的守护者,让当兵的不会因为地域问题成为将领的私人武装。

但是怎么改,从何处入手,刘病已前前后后做过几十种方案,最后修修改改,都没能最终定论。

时代跟时代不同,各个时代有属于自己的局限性和包容性,完全照搬后世那一套会不会有效果,刘病已不清楚,所以思来想去,他决定杂糅。

也就是将历代的经验混合后世现代军队理念来改造大汉的军队,然后在改进过程去慢慢修正不足,最终让大汉军队形成蜕变。

诸代皆以弱亡,独汉以强灭,这是说大汉的军事力量在历朝历代都属于巅峰存在,然而看看东汉末年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朝廷控制力衰弱到极致,地方武装不断崛起壮大,最后三国争战,魏兴汉亡。

刘病已这一世是皇帝,那么自然会从皇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加上他的后世思想,刘病已宁肯大汉亡在农民起义军的手里,他宁愿是朱元璋那样的泥腿子取了汉代江山,也不愿意大汉亡在地方军阀之手。

前者至少说明大汉民心丧尽,百姓已然民不聊生,这样的政权……

当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