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大汉征服者 > 第56章 九卿议立

大汉征服者 第56章 九卿议立

作者:千牧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0 20:35:26 来源:882

元平元年,二月,皇帝昭告天下。

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及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

阳阳洒洒一篇诏令,鼓励百姓开垦,又征集天下名医入京为皇帝治病……

乡野之间确实不缺名医圣手,但是九成九的医者肯定比不上宫里的太医,现在未央宫征召天下名医,这无疑是在对外释放一个无比强烈的信号。

皇帝病重,太医们已经束手无策,很显然,这道诏令就是告诉天下人,皇帝快驾崩了,先让天下臣民有个心理准备。

二月甲申日,天空有大星向西而去,数十小星尾随。

乙酉日,三枚牂云长尾巴流星夹河汉西去。

流星天象向东为顺,向西为逆,牂云为乱君,流星为灾祸,天象预示,君有难,社稷不稳。

次日,流星经太薇,入紫宫。

星入紫宫,主天下大凶!

皇帝刚满二十,就已经沉疴难起,最要命的还是无嗣。

嗣君乃是国本,无本国则不固,当然,现在说这些已经毫无意义,重要的是皇帝死了以后,谁为帝。

一时间长安城风声鹤唳,外边广陵王刘胥已然蠢蠢欲动,做好了入京继位的准备。

也不怪刘胥会这么想,实在是撇开他以外,谁够资格入主未央宫?

不是他对帝位心存野望,而是天上非要掉一顶皇冠砸在他头上,他也很无奈哇。

皇帝还没有驾崩,这个时候去考虑皇位继承,很显然是对陛下不敬,然而这时候满朝上下显然已经顾不了那么许多了。

皇权交接,还不是父死子继,这本身就蕴含着极大的隐患,身为朝中重臣,若不未雨绸缪,难不成要等屎拉到裤子上面了,再去找地方如厕?

大司马公署内,九卿重臣云集,一个个面带忧色,现在皇帝驾崩只在朝夕之间,他们必须将下一任皇帝的人选给议出来,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霍光坐在主位上面,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过霍光的心情众臣也能理解。

身为孝武帝的托孤重臣,在本朝位高权重,一言九鼎,皇帝对其言听计从,宛如傀儡。

可以说只要皇帝活着,霍光的权势就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可皇帝要是驾崩了……新立之君对霍光会是什么态度,还会不会甘心被霍光把持朝政,让自己成为皇位上的一个象征?

十有**不会,而且身为托孤之臣,如今皇帝不过二十就要驾崩,霍光难道不觉得自己有负孝武皇帝重托。

当然,现在说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已经没有半点意义,霍光不起头,大家也不能干坐着。

丞相杨敞轻咳了一声道:“诸位……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之疾,恐难再愈,如今天下臣民惶惶,忧惧皇位更迭之际,怕有难测之变,我等身为重臣,不能不早做准备……”

宗正刘德叹了一声道:“皇帝无嗣,继君之选往上追溯,便只能在孝武皇帝子孙当中去选,不知诸位意思是……”

太仆杜延年说道:“正所谓‘立嫡立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孝武皇帝六子,长子刘据,皇孙三人皆亡于巫蛊,如今卫太子这一脉,还有一孙,也是孝武皇帝之曾孙,皇曾孙身世坎坷,流落民间,然却素有贤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雄言诸位想必也都听说过,能有此等胸襟,若是继承帝位,必为一代贤君,。

孝武帝二子齐王刘闳年少而逝,无子无需多言。

三子燕王刘旦,两度欲行谋逆之事,皇帝申饬,畏罪自尽,刘旦生有三子,刘建、刘庆、刘贤三位皇孙皆在世,不过受父牵连,如今皆为庶民,若从这三位皇孙中立君,当先赦免刘旦之罪,并昭告天下,为其正名。

四子广陵王刘胥,如今乃是孝武皇帝唯一在世之子,若是新君从孝武皇帝子嗣中立,那么刘胥是唯一人选。

五子昌邑王刘髆已然过世,其子刘贺嗣昌邑王爵,年十九,已有子嗣,若是从皇孙中选立,我以为可以考虑刘贺。”

杜延年说完便不再开口,不过基调已经定下来了。

从孝武帝儿子里面选就只有广陵王刘胥,从孙子辈里选只有刘建、刘庆、刘贤和刘贺,刘胥的儿子不考虑,毕竟没有父亲在世,儿子继位的道理。

要是从曾孙辈里面选,就是刘病已和刘贺子刘代宗,和刘胥同样的道理,刘代宗同样没有考虑的价值,那么唯一人选就是刘病已。

“高祖六年五月诏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御史大夫蔡义道:“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传,此乃汉约。”

很显然蔡议的意思是立广陵王刘胥,不过他也知道刘胥的名声不太好,而且还不知道霍光的意思,所以这话也没说死。

大鸿泸韦贤说道:“高祖之时,吕雉为后,故惠帝为太子,文帝时,窦氏为后无子,故景帝为长被立太子,景帝时王夫人为后,故武帝为太子,武帝之时,卫氏为后,故卫太子为太子,此乃有嫡立嫡之,无嫡立长之制,皇后无子方能考虑立长。

如今上官皇后无子,后宫妃嫔无子,嫡长制无从谈起。

当年吕后乱政,在其死后,宗室勋贵合诛诸吕及惠帝子嗣,当时议立新君,便是长者代王入继大统,是为文帝。

如今和当年略有相像,故而我以为当立孝武皇帝在世子嗣,也就是广陵王刘胥为帝。”

刘德笑道:“陛下非嫡非长,乃孝武帝幼子。”

韦贤不悦道:“钩弋夫人怀陛下十四月,乃尧君之像,孝武帝亲为钩弋夫人立尧母门,此乃圣君之像,岂可混为一谈,陛下御极十三载,大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正应了圣君之言,岂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在场众卿不言,皇帝确实坐上皇位十三年,可哪一年真正执过政,这么个算法,这些功劳也都是霍光的,当然也可以算皇帝头上,不过拿尧帝来比,委实有些过了,不过这种话自然没人去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