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大汉征服者 > 第22章 品牌

大汉征服者 第22章 品牌

作者:千牧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0 20:35:26 来源:882

看得出来夫子对烈酒很感兴趣,只不过酒量实在有些差强人意,喝了差不多三两舌头就已然大了……

萧望之半斤下肚,依旧面不改色心不跳,脸上挂着淡淡笑意道:“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小友这四句俨然道尽我儒门子弟毕生之求,凭此四句,小友也必定会名震万古呐。”

刘病已谦虚道:“萧兄过誉了,病已不过一时有感而发罢了。”

澓中翁大笑道:“病已无需过谦,长倩说的没错,这四句当为儒门瑰宝,是每一位儒家子弟毕生奉行之信条,就凭这四句警言,病已在儒门地位已然不可动摇,再过上几十年,病已必为当世大儒矣,来日成就便是为师也只能仰望哉。”

萧望之颔首赞同,目光中那浓浓的羡慕之意丝毫不加掩饰。

“弟子年幼,才学尚浅,这四句不过一时有感而发罢了,日后在夫子门下求学,当更加勤勉才是。”

澓中翁感慨,是啊,刘病已今年才十四岁,说出这堪称震古烁今四句的时候才十三岁,当真是天纵奇才,古人言,有些人生而不凡,有些人生而愚钝,愚钝者即便再如何肯学上进,也终究难及前者之万一,此言诚不欺我。

一边想一边瞥了一眼张彭祖,怎么看这家伙就是生而愚钝的那个,话说这人与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捏?

张彭祖被撇的毛骨悚然,只当夫子又要拿他当反面教材,好来衬托刘病已,于是赶紧埋头装死。

“这黄河春辛辣无比,可入喉之后却又醇香浓郁,让人回味无穷啊。”萧望之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刘病已如此年纪便能说出注定会名震千古的四句,一时间有些郁闷,于是岔开话题。

“不错,不错。”澓中翁赞道:“那汤家虽是鲁地大商,可真要说起来与那些累世豪族还相去甚远,可如今不知以何法酿造出此等烈酒,只怕用不了十年,便能跻身于豪门之林哉。”

萧望之点头,完全认可澓中翁之言。

张彭祖瞥了一眼刘病已,后者丝毫不露声色,不过这内心已然笑翻,要是有一天夫子知晓这烈酒是他最看重的弟子鼓捣出来的以后,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要骂刘病已不务正业。

刘病已对夫子的话同样表示赞同,汤家只要守好蒸馏酒技术三五年,然后利用这三五年的时间彻底占据关中市场进而辐射天下,那么即便以后蒸馏技术被破解,在烈酒市场也将无人能够撼动汤家的霸主地位。

刘病已虽然不精通营销学,但是后世经验实在太丰富了,若他要在这两千年的世界发起商战……

那么他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天下商贾都是垃圾……

这可不是盲目自大,而是自信!

就好像黄河春这个牌子,古人并非完全没有品牌意识,但是还太浅显,他们做的品牌无非就是什么百年老店,金字招牌一类,将商品灌注品牌?

不好意思,没这意识……

品牌的威力是无穷大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超过商品本身,当蒸馏酒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华夏大地上的时候,黄河春这个烈酒品牌早就已经深入人心,届时不论是谁都不可能翘动黄河春在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当然,光建立品牌还不够,按照刘病已的设想,还可以生产系列酒,还可以打广告,甚至还能请代言,比如刘病已要是当了皇帝,亲口说一声,啊,这黄河春酒不愧是琼浆玉露,那这天下都得疯,到那时候冒牌货估计也会如韭菜一般割掉一茬又长一茬。

别以为当了皇帝还亲自撸袖子下场代言是丢份的事,当然,皇帝高高在上,宛如九天神龙一般对于百姓而言充满了神秘感,可皇帝也不会嫌钱多不是?

作为黄河春的缔造者和品牌赋予者,汤家给予刘病已三成利,不过刘病已不参与任何商业运营,但是他可以随时查账,然后坐等分红就行了,当然汤家还必须保守刘病已创造蒸馏酒的秘密。

光这一项收入就足够丰厚,有了这么庞大的资金流,刘病已可以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当初汤白知道刘病已收留十几个乞儿的时候大受感动,所以决定也做做这好事,并且承诺刘病已收留的乞儿都可以直接送去汤宅,由汤家供养长大成人。

刘病已没钱的时候,自然会这么干可当他有钱了还这么干,那就是典型的愚蠢。

收留乞儿固然有怜悯成份在内,但更是刘病已在为自己未来掌控帝国打下人才基础。

这年头选拔人才是察举制,俗称举孝廉,什么是孝廉,简单理解是孝顺正直,这样的人地方上举荐上去之后,被举荐的孝廉就能出仕。

说白了就是品德决定一切,和才学关系没那么大,但是这察举制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最容易诞生出超级门阀。

门阀有钱有资源有人脉,地方上的才俊为了进入仕途获取人脉资源,一般都会选择投靠某一家,自然而然这孝廉入仕之后就属于哪一家,从此打上某一家门阀的烙印。

门阀势大如晋代的‘王与马,共天下’,晋朝姓司马,然而王阀势力强横,不但能与司马氏共有天下,还他么的排在皇帝前面……

门阀的存在对于统治者而言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历代帝王都想要从根本上打击门阀来消除王朝隐患。

曹丕采取陈群的建议制定九品中正制,原始目的就是为了从民间选拔人才,从而削弱门阀的影响力,可惜事与愿违,九品中正制成成为世族大量的培养自家势力的利己工具,门阀力量没被削弱,反倒彻底坐大。

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姓七望……

隋炀帝也这么干,所以科举制初露端倪,三征高句丽更是为了就是削弱门阀的武装力量,待到时机成熟,彻底干掉这些毒瘤。

然而杨广终究还是低估了门阀的强大,最终没干掉门阀,还被门阀干掉。

干掉杨广的宇文化及乃代郡宇文阀出身,取隋代之的大唐,则是太原李阀……

五代十国乱战七八十年,无数门阀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

也正是因为门阀势微没落,科举制才真正有了生存的土壤,才因此造就了大宋的文风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