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大汉征服者 > 第20章 赶集

大汉征服者 第20章 赶集

作者:千牧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0 20:35:26 来源:882

刘病已和张彭祖送完汤白和韦屠,从宣平门进入长安城时已是中午,街道上熙熙攘攘,四处都是叫卖的小贩和挑着担子的货郎。

“大中午的怎么还这么多人。”张彭祖嘟囔了一声,显得有些不爽。

刘病已微笑道:“《周易》曰:日中为市,召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物,各易而退,各得其所,如今日上正空可不就是交易之时,而且看这样子,估计咱们还赶巧碰上了东市和西市的赶集。”

长安八大市,位于宣平门内的就是东西二市,这里是都城,商业气息即便没有洛阳这等经济中心繁盛,却也差不了多少,想想看后世乡下赶集都是人挤人,更不用说是长安了。

张彭祖只是郁闷,加上腹中饥饿,也没别的心思,便找了一家饭馆先祭五脏庙。

很显然,饭馆的粗菜淡饭让这位官N代很是不满,但是没有办法,有时候享受美食和填饱肚子之间确实得要做出取舍。

真要说起来,要论吃食,全长安别说饭馆酒楼,就算是勋贵门楣乃至皇宫御宴,都未必有刘病已那间平平无奇的小院中做出来的饭菜来的精致、美味。

这不是水平问题,而是见识问题。

比如炒菜的锅、油和调味品。

就算是皇宫御厨,他们做菜的方式也和民间差别不大,蒸、煮、烤依旧是三大主流,至于炒菜……那得到大宋。

民间没办法普及炒菜是因为炊具,想想看,炒菜基本上都得用铁锅吧,可如今的铁还属于战略资源,就算民间并不禁止使用,可寻常平民哪能用得起或者说哪里舍得用铁锅炒菜,甚至于根本就没这意识。

炒菜自然不一定非得用铁锅,但是想要盛行肯定离不开铁锅,于是在大众还没意识到这一层次的时候,炒菜不出现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不过刘病已那可怜的胃……于是当他搬到这里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让马铁匠打了两口锅。

解决锅的问题其实还是用处不大,还有油,这年头的油九成九九都是动物油脂,比如羊油、猪油。

在后世来个猪油拌饭,那叫一个美味,你天天拌个试试,而且从健康学角度出发,不停食用动物油脂对身体似乎也没什么好处。

古人不长寿,也不知道和饮食有没有关系。

于是刘病已买了大豆,然后压榨大豆油,不过他榨油的知识来自于电视剧中的场景,完全没有半点实践经验,最终弄出来的榨油机固然能榨出大豆油,没有经过提纯工艺,跟后世口感相差甚远。

不过大豆渣尽管没榨干净,可也不会浪费,于是宅子里面还养了两头猪,被阉了的猪,张彭祖亲自操的刀!

除了大豆榨油,还有芝麻油,芝麻刚传入华夏不久,同样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功劳,不过用芝麻榨油难度系数比大豆大多了,于是很快被刘病已放弃。

每次想到炼油的遗憾,刘病已都会莫名的怀念菜籽油,不过长安这边没有油菜,自然也不存在菜籽,但是刘病已依稀记得野生的油菜花在青海湖那边开的遍地都是,所以他已经委托了西域商人,希望下一次能见到油菜花的种子。

最后就是调味品也是杀手锏,盐这东西……对于平民而言是金贵东西,和铁一样属于国家专卖,寻常百姓哪里吃得起,用醋布的倒是多数。

但是华夏从来不缺盐,自古至今都没缺过,这玩意找一处盐矿开采就够天下百姓吃几十年的,别说还有数不清的盐井和海盐了。

所以刘病已一直没想通为什么封建时代盐会那么金贵,后来想想大致是因为开采工艺不成熟,运输成本太大,而且最关键的是提纯问题。

谁都知道提纯这玩意,一个搞不好就可能会中毒,再加上资本垄断,商贾为了发财,控制盐的发售从而提升盐价等等。

盐这东西是人体必须保证充足的微量元素之一,盐的摄入过少,那么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免疫力低是必然的,刘病已觉得自己找到了封建时代人寿命短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别觉得人寿命短不算一回事,寿命短就意味着人的更迭速度会变快,而这将直接影响到人口的增长速度,刘病已觉得自己当了皇帝之后,最缺的就是人口。

所以解决盐政问题,比如发掘盐矿、盐井,大量提纯海盐,青海湖也不能放弃,那里的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只要解决运输问题,吃个上千年完全没问题。

当然,如何在限定盐价的前提下还能让商贾有利可图也是重中之重,否则一切都是鬼扯。

可只要做好了,那么就能给后世立一个标杆,万世难易!

调味品除了盐,自然不可能少了谷氨酸钠,也就是所谓的味精,当然在后世一提到味精基本上不可避免的会提到致癌,但是在刘病已看来……

好吧,就算真致癌,在刘病已看来也是后世味精当中添加了其它的化学成分,可他鼓捣出来,纯粹用动物骨骼制作的味精,哪来的化学成分?

可以说刘病已的厨房之所以能养刁几个好友的胃口,味精的功劳几乎占了一大半。

而味精,也必然成为以后刘病已敛财的一大利器,当然这是后话,暂表不提。

刘病已和张彭祖用了午饭,街道上的行人和商贾已经少了一些,两人也不是来赶集采购的,于是牵马走人,一直到还有一个时辰便要日落的时候才到了澓中翁的学馆。

今日夫子教授的是《周易》当中的否卦,无比晦涩难懂,夫子也不要求学生会背,只要能大致理解其意就算过关。

这要是换做一年前那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自从刘病已说出横渠四句之后,夫子就彻底变了,或许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已然认定他这辈子能收到刘病已这样的学生已然足慰平生,所以对其他学生已然宽容了太多。

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张彭祖这块朽木终究还是没少遭毒打……

张同学估计也觉得自己是受了刘病已的连累,所以怨念很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