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大汉征服者 > 第115章 兴商抑商

大汉征服者 第115章 兴商抑商

作者:千牧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0 20:35:26 来源:882

霍光肃然道:“孝武帝收盐铁为官营便是开源之策。”

刘病已嗯了一声道:“不错,此举确为开源,然而大司马想必也知道地方勋贵、豪族把持矿山者比比皆是,朝廷若是严加惩处,天下势必大乱,更何况有盐铁官营之政,豪强与官府勾结屡见不鲜,朝廷收上来的盐铁之税,说到底能有实际开采的一到两成就不错了。”

霍光默然,他知道皇帝说的是铁打的事实,区区一条政令或许能打击那些私采小族,但是面对列侯甚至王族,还有那些根深蒂固的士族豪强,地方官府只要能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地方势力侵占国资的现象太常见了,下手轻效果等于没有,下手重了,就如皇帝说的那样,天下豪强势力联合起来对抗朝廷,景帝时期七国之乱未必不会上演。

如今的大汉王朝委实经受不起太大的动荡……

“陛下建商原县……恕老臣直言,就凭那几十家店铺,或许皇室用度绰绰有余,可要说为国家开源,未免有些想当然了。”

刘病已大笑道:“经济之道在于流通,钱这东西,诸如黄金白银还有铜说到底都是死物,是人赋予了其价值,这些死物才拥有了价值,赚再多的钱堆在库房里面,也不会让钱产生一点点的价值,想要钱拥有价值必须使其流通。”

霍光眉头紧蹙,皇帝说的这些他似乎听懂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明白。

“朕还是布衣之时就想过很多富国之策,这才能在继位之初就果断开辟商原县,想要将商原县打造成为我大汉的经济中心,让其成为商道圣地,大司马如今看到的不过是起步时期的商原县,但还请大司马相信,用不了一年半载,这商原县之繁华将不亚于长安、洛阳、五陵邑!

届时商原县的皇家产业将会赚取源源不断的银流,商原县的那几万间店铺也会为皇家获取大量的租金,届时几万家店铺云集于商原县,天下行商往来往复,这些店铺又会创造多少的商税来反哺国库。”

“陛下就这么有信心?”霍光还是不解,他最难以理解的就是那几万间店铺,在他看来天底下最精明的商人,怎么可能会得了失心疯去商原县那穷乡僻壤之地租取那些商铺。

刘病已很是慎重的点头道:“一个地方的繁荣永远离不开商业的兴盛,朕这是在用墨院制造出来的新奇物事来为商原县创造招商引资的契机。

商人逐利乃是根本,他们很快会发现,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只有商原县能够买的到,会很快发现,原本需要跑很多地方才能收集齐全的货物在商原县转一圈就能收集齐全,会发现他们带去的货物在商原县可以很快脱销。

那么到了那个时候,朕觉得这全天下的商贾豪族都不会介意花上一点小钱在商原县租上一个门面。”

霍光沉声道:“陛下思虑深远,老臣叹服。”

刘病已凝声道:“天下财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朕身在民间,也略知民间之弊,诸如百姓至今依旧喜欢以物易物,此乃民间百姓自主之行为,本是无可厚非,然而往小了说,此举阻碍王朝税政,往大而言,则会造成国家经济萧条,故而朕开设银行,推行银元铜币,并且规定在商原县交易只能使用银元铜币,如今一来商贾很快就会习惯这种交易方式,长此久往,有商贾推波助澜,银元铜币推行天下应该不难。”

霍光笑道:“那陛下恐怕要将这银行开遍天下方可。”

“此乃应有之义,也势在必行。”

霍光叹息道:“老臣终究还是老了,这脑子已然没有年轻时候那么灵光,陛下的种种奇思妙想,老臣都快跟不上了,只盼望能多活几年,能亲眼看看这大汉在陛下治下会成何等盛世。”

刘病已呵呵道:“廉颇七十尚言自己未老,大司马如今不过花甲,岂能言老,更何况即便真老又如何,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有大司马这样的老臣为朕保驾护航,此乃朕之幸哉,大汉社稷之幸哉。”

霍光不知道皇帝说的这话有几分真心,不过还是感动不已。

其实古人的平均年龄确实很短,刘病已记得就算到了大明,平均寿命好像四十多岁,至于西汉好像还不到三十。

不过平均值这个东西本身就不具备什么参考价值,就好像一位富可敌国的大商和一个乞丐论平均财富是一个道理。

事实上封建时代人的寿命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底层的小民活到五十岁基本能算高寿,那些整日里养尊处优的特权阶级五十岁要是死了就是英年早逝……

刘病已记得霍光应该没几年活了,也就是说霍光应该是六十五六左右去世,确实算不上长寿,当然这是秘密,绝对不可能宣之于口罢了。

“陛下,国家之本在农在桑,若是一味为了钱财而兴商,难免舍本逐末。”

刘病已非常严肃的点头应道:“大司马此乃老成持重,谋国之言哉,商人逐利乃是天性,故而大灾之年,商贾为了谋利可以囤积居奇可以不择手段,比如利用手中掌控的资源去大肆兼并小民的土地。

失去土地的小民纷纷破产最终为了活命便只能论为佃户乃至奴仆,此乃奸商之本质。

另外商贾拥有足够的钱财,足够多的粮食和资源,那么他们就可以不断培养读书人,然后通过察举孝廉让他们培养的人才出仕进而充斥朝堂,等到这些官员根基稳固之后自会投桃报李,为商贾徇私枉法大开方便之门。

因而在朕看来,重农抑商本质上是没有错的,但是一味的打压同样不可取,因为国无商不富,没有商贾兴商,无法推动社会生产力和手工业的蓬勃生机,所以需要抑商但同样也需要兴商,或者说这大汉需要的是一个平衡点。”

霍光这次是真的震惊了,尽管皇帝时不时会冒出一些新词,但并不难理解,可关键的问题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年轻的皇帝竟然能把商的本质看得如此透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