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贞观小闲王 > 第382章 良策

贞观小闲王 第382章 良策

作者:悟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19 01:47:45 来源:882

要是没有李慎刚刚的说的话,金恩绝对会认为这是一句褒奖的话,可是经过刚刚李慎的插曲,金恩听了李承乾的话后都觉得脸红。

怎么听都觉得这句话是在讽刺他,都感觉这句话特别的假。

等金恩尴尬的坐下后,李承乾开始商讨接下来的事情。

“按照计划,我们要过辽水,然后直取辽水附近的几座小城,金将军对此地颇为了解,不知有什么见解。”

既然已经投降了,那就要有投降的样子,对得起人家给的待遇,所以金恩说道;

“元帅,早些时日臣已经派人发出警示,如今臣猜测辽水东应该有不少援军,

辽水不好过,臣估计最少也有五万兵马在对岸防守。

至于说周边的城池其实比较容易,他们守军很少,而且没有瓮城。”

“那就是说我们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渡过辽水。”李积说道。

当初隋炀帝渡过辽水都损兵折将,可见辽水有多么的险。当时人家可是百万大军。

“渡过去不是问题,重点在于如何能够以小的代价渡过辽水。”丘孝忠发问道。

“殿下,若是信臣,臣愿意带领三万将士,以兵败为借口渡过辽水,给对方一个偷袭,

到时殿下在立刻安排人强渡辽水,这样损失不会很大。”金恩出言道,

毕竟他是降将,还有考察期在,他说的三万兵马肯定不是高句丽士兵,不然很可能有人告密。

但是如果金恩是假降呢,那这三万将士可就危险了。

大家也在思考得失。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派过去一位将军,但是谁去都危险。

“我看这个方法就不错。”

就在众人思考行不行的时候,不知何时李慎已经睡醒了,

见众人都看着自己,李慎继续说道;

“我们要相信金将军,我看金将军的面相就是一个忠诚之人,既然已经答应效忠我大唐就绝不会悔改,

金将军绝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他绝不会为了自己活命就舍弃他的两万多部下,还有城中几万的百姓的。”

李承乾听后以为李慎对金恩时分有信心,可其他人包括金恩在内这些沙场上的老将立马就明白了李慎的意思。

李慎是告诉金恩,我们有质子,你手下两万多将士,还有城内的几万百姓。

众人心中都冒出来一个想法,这个大都督年纪小,心够狠啊。他这是用几万人的性命要挟金恩。

你要是玩玩腻,我们就屠城。让你们高句丽人陪葬。

“大都督放心,金某既然说忠于大唐,就绝不反悔,若是违背天诛地灭。”金恩赶紧发誓表忠心。

古代人对誓言还是很重视的。

“那好,那明日休整一日,后日金将军带领三万将士出发,我们会在后面远远的跟随,我们等你们的信号。”李承乾下定决心道。

“臣领命。”

接着开始商讨细节问题,最后契苾何力主动请缨,愿意亲自跟随,方便指挥。

因为大唐的将士不一定听金恩的。

商讨完后在契苾何力临走时,李慎把他叫住,偷偷的给了他两枚纪王府的信号弹。

这可是纪王府的机密,一般时候是不会拿出来的。

当天李承乾兑现了承诺,给城内几万人发放了粮食,并且让人传令后方运来粮种,

准备让这几万人耕种,北方这个时候正是播种的季节,不能浪费时间,不然等到明年大唐也不一定能够供应的起整个高句丽的百姓。

第三天,金恩带着换上高句丽铠甲的队伍出发了,而李承乾留下五万守军守护武厉逻城后,等了半日带着其余兵马也出发了。

------很久不见的水文线--------

“八百里加急~~~太子攻下武厉逻,杀敌三万,俘虏三万~~~~~”

“八百里加急~~~太子攻下武厉逻,杀敌三万,俘虏三万~~~~~”

长安城东门两匹快马飞快的穿过春明门直奔皇宫。

李世民正在两仪殿批阅奏折,太子走后所有的事情就要他自己来办。这时听到外面一阵喧闹声,

很快李安带进来两个传令兵。

“陛下,八百里加急太子攻下武厉逻。”其中一位说着从怀中掏出两封奏折。

“快,呈上来。”李世民着急的对王德说道。

接过王德递过来的奏折看了一眼,这里一封是李承乾的,一封是李道宗的。

李世民先打开李承乾的看了起来,字迹工整,比李慎写的字强多了,而且很有条理性,

把作战的所有经过每一个步骤,下的每一个命令,战场的经过写的清清楚楚。

斩敌两万三千多人,俘虏两万六千多人,高句丽降将臣服,并且写了想要给他一个县侯的爵位,

看着李承乾的奏折,李世民哈哈大笑,一个爵位算什么,而且还是一个只有名没有权的县侯。

这次李承乾很给他长脸啊,而他封的那个大都督也起的到了关键性作用。

他就知道,李慎这个怕死的家伙怎么可能会不带一些好东西。

李世民高兴了一会,又打开李道宗的奏折,这份奏折其实跟李承乾的差不多,

只不过是以观察者的态度讲述了李承乾在作战时的所有言行,其中包括各项命令等。

只不过这里面一个字都没有提李慎起到的作用。

“王德,把这份奏折传三省,明日在朝堂上传阅。”李世民把李道宗的那份奏折递给了王德。

李道宗跟随李世民这么多年,当然了解李世民的想法和用意,揣摩圣意也是为官的基本修养。

他写的是李承乾临危不乱,下令出奇招半日内攻下武厉逻,减少了将士的伤亡,

还有出言劝降高句丽守城将军金恩,使金恩跪地效忠。

李世民很满意,让这些大佬们都看看,太子是文武全才,奏折是李道宗亲笔写的,

字迹都认识,做不得假,这足以证明太子李承乾的能力,大唐江山后继有人,

李世民要让别人知道他儿子会跟他一样,为大唐开疆扩土,文能治国,武能兴邦。

(各位老铁是不是很多人都没有点评分呢。给个七星好评。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