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东北出马笔记吴半仙小说免费阅读完整版 > 第994章 山间行

东北出马笔记吴半仙小说免费阅读完整版 第994章 山间行

作者:吴小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18 23:07:32 来源:882

所以说,终南山是道文化的发祥圣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和“仙都”之称。

据史料记载,封建社会先后有60多位皇帝到终南山拜谒祭祀,是封建帝王去的最为集中的圣地。

自古以来,也有无数帝王将相追求长生之术,有去海外蓬莱仙山的,比如秦始皇。也有前往终南仙境的,比如唐太宗。

只可惜长生之说终属渺茫,秦始皇没有等到他的长生药,唐太宗李世民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也是在终南山翠微宫服下灵丹,三天之后就死了。

据说李世民死的时候七窍流血,惨不忍睹,我估计可能是乱吃药,吃中毒了。

刚才提到了终南山是佛、道二教的圣地,有的朋友可能会诧异,终南山不是道教的吗,咋还成佛教的了?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终南山是重要的道教文化之地,但终南山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在中国获得了很大发展,而且久盛不衰。中国佛教文化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堪称世界之最。

陕西的佛教文化与其他省份相比,又是全国重中之重。而在陕西境内,长安又是佛教文化重地,特别是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有五大宗派的祖庭集聚于终南山。

甚至可以说,终南山是佛教文化向中国传播的重要摇篮之一。因而,终南山佛教文化名山的文化资源不可轻视。

追本溯源,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传入长安后不久,终南山也开始建立弘教的据点,这就是户县境内庞村的罗汉寺。

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初年,初名白马招觉院,也就是白马寺。

不过这个白马寺,和大家普遍认知里的白马寺不一样,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寺庙,白马驮经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

但实际上,长安的白马寺建造时间要更早一些,只不过如今很少有人知道,知名度远远不如洛阳那个。

所以,终南山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佛教文化名山。

既然说到这了,我在额外多说两句,长安白马寺所在的户县,其实也是全真教祖庭重阳宫的所在地,也就是全真祖师王重阳住的地方。

神雕侠侣里面的活死人墓大家都知道吧?其实这也是真实存在的,就在重阳宫中,至今还在。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算是弘扬传统文化吧,但我也没闲着,一路沿着山道而行,观看着这终南胜景。

终南山中,子午峪悬崖峭壁,站在山上遥望,林立森森,河谷幽深,泉水潺潺,清音回荡。

行在山中,我只觉清风冷冷,衣袂飘飘,此刻仿佛已在白云之上。

而在那云雾之中隐隐现现的,便是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庙观。

行在山间,还可以随处看到青山绿林中的一抹烟蓝色道袍,以及路旁手捧黄卷的修行者,他们坐在岩石上、草庐前,坐看云起处,静观庭前花。

看着这一幕幕,我真的想掬一捧清泉,洗一洗自己的眼睛,然后将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一些。

我也很羡慕这些将身心寄托在山林间的修行者,此刻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选择隐居终南山,因为只有在这里,你才能感受到一种力量,在指引着我们找到真实的自己。

想起马叔当年在终南山的时候,就曾经跟我说过,他想要找到真实的自己,想来也是受到这样的熏陶,产生这样的想法吧。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马叔给我们讲了一个道教文化中关于大地的说法。

他说的是:大地就像一个人的身体,时刻都在呼吸,终南山就是大地的肺部。

在群山之下,大地的地心中,有通道相连,有气息贯通。

五岳名山,包括其他华夏大地著名的仙山都是如此。

马叔还告诉我们,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正一盟威之道,在汉中设立政权,他的后人张鲁投降曹操,此后那些教徒也是沿着子午古道走出汉中,北迁长安,从此开枝散叶。

千百年来,这条崎岖坎坷的栈道,曾经留下多少匆忙的脚步,踏过多少杂乱的马蹄,多少名人隐士在不同的时空,看过同样的风景,呼吸过子午峪中的山气。

望着面前的子午谷,踏着脚下的苔藓,听着远处的山泉,一时间,我不由感慨万千。

行至半路,马叔也许是累了,他停下脚步,遥指前面一片白云升起的方向。

“那里,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了。”

不过我努力看了半天,也没看到我们要去的是哪里,眼前只见白云缭绕,仙气飘飘。

见我们走的累了,马叔便提议休息一下,他说在终南山里面有很多隐士苦修,其中有佛有道,也有非佛非道,在山间搭个茅棚,便是清修之地。

沿途行来,我们也见了一些隐士,但大多都是远远打个照面,毕竟人家也不可能把住处搭在路旁。

不过马叔跟我们说,别看终南山隐士这么多,里面也有假的,尤其最近这几年,真隐士越来越少,混子越来越多。

首先很多所谓的隐士,完全就是为了逃避社会和生活的压力,跑到这里美其名曰隐居,但住不多久,就受不了山里的生活跑了。

而且经常会有一些游客信众,还有访道者,以及媒体记者来到山上,每当看到苦修的隐士,都会留下一些钱财资助。

所以就有一些人打起主意,把这个当成了生财之道,便在入山的小路旁打个茅棚,穿上道家的衣服守株待兔。

或者以此为噱头,其实是为了获取关注,从而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

还真别说,有一些人靠着这个混的还真不错,但也有的人混不下去,也收不到什么资助,于是就收拾行囊溜之大吉,回家去也。

所以,在终南山如果见到在紧挨着路边的“隐士”,大家小心,他既然选择了归隐,按理说应该远离人群,可是他都归隐到路边去了,其心可测啊。

说着说着,我们来到一处山林,马叔停下脚步,指了指里面,对我们说:“这里面就有一位真修行的道友,走,我带你们去坐坐,讨杯茶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