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东北出马笔记吴半仙小说免费阅读完整版 > 第983章 丰都鬼城

东北出马笔记吴半仙小说免费阅读完整版 第983章 丰都鬼城

作者:吴小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18 23:07:32 来源:882

这摆渡船在江面上起伏飘荡,我这心也跟着飘飘忽忽,抬头望着远处的丰都鬼城,害怕倒是不至于,但是心里多少有点不太踏实。

总觉得,这次好像会发生点什么不一样的事情。

好在功夫不大,这船就到了丰都名山脚下,抬头望,山上是一片林木苍翠,无数的建筑点缀其中,许多楼台亭阁依山而立,看上去竟是景色秀丽,风光大好,丝毫没有鬼城阴森恐怖的意味。

不过这时候,我脑海里浮现出了昨夜李娜跟我说的话。

记得她跟我说:凡哥,你去丰都鬼城,可一定要注意点,普通人去丰都鬼城,大多都是旅游去了,但只有一些有机缘的人,和一些修行人,才能够发现丰都鬼城的秘密……

这鬼城有什么秘密,我是暂时还没发现,此时此刻我就觉得有点蛋疼。

因为这小雨始终淋淋漓漓,跟得了尿道炎似的。

这句形容词在脑海里冒出来,我都不由暗暗得意,你们在别的书里都够呛能看到如此精髓的比喻句。

下了船,来到景区,首先就看到了一个牌坊,上写:天下名山。

在这四个字的上面,还有两个硕大的字:鬼城。

在景区游客中心的广场上还有一座白无常的雕像,头戴高帽,拿着扇子,雕像上写着:你也来了。

这个就挺有意思了,能在景区看到白无常的雕像,可能普天下也就只有这个地方能这么干了。

进入鬼城,记得看到的是哼哈祠,里面供奉的自然就是哼哈二将,这都是武王伐纣时的故事,后来两人成为了镇守山门的神将。.c0m

后面是报恩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也就是幽冥教主,统管阴曹地府的。

提到阴曹,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但未必知道这里“曹”的意思。

其实“曹”就是古代的官署管理机构,相当于现在的某某“司”,某某“局”。

阴曹地府的意思,就是阴间之曹,地下之府。

人们常会听说六案功曹,这里面指的就是:天曹、地曹、冥曹、神曹、人曹、鬼曹。

六案功曹就是阴间官名,负责呈送阴间公文给阴天子的。

而这位地藏王菩萨,也就是幽冥教主,他其实就是四大菩萨之一,只不过其他三位菩萨,观音、文殊、普贤都是以普度众生为主,地藏菩萨却主要是救度地狱里的“罪鬼”。

所以说我们平时念诵地藏经,就会有度化鬼魂的作用。

我经常跟大家说,没事不要乱念地藏经,会招鬼道众生,但这个说法实际上并不被一些大和尚所认可。

包括大家如果去庙里问,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念任何经都不会招鬼,反而因为你念经,这些鬼道众生都会来为你护法,所以念吧,有好处。

这么说其实也对,念经确实是有好处,鬼道众生也确实是能为你护法,但前提是你必须要有一定的德行,你还得长期坚持念,人家才能为你护法啊。

如果你啥也不懂,想起来就念,想不起来就不念,也没什么德行,虔诚心也不够,你猜鬼道众生会不会为你护法?

答案是非但不会给你护法,反而会来气,你念几句经把人家招来了,然后你又不念了,你猜人家会不会扒拉你?

所以说,和尚们让你念经确实是为你好,但你一定要头脑清醒,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那个耐心和德行,能不能度化鬼道众生。

如果啥也做不到,你还是别惹那个麻烦。

须知:若是鬼道众生成为你的护法,说白了就是开始跟着你了。

我不是给大家泼冷水,也不是反对念经,我是提倡念经的,但是我更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念,做好心理准备哈。

言归正传,我在这丰都鬼城里顶着毛毛雨转悠了半天,走了奈何桥,过了寥阳殿,那个传说中三百多斤的铁礅也看到了,三生石也瞻仰了。

前面就是三十三重天和玉皇殿,过去之后走不远就是鬼门关了。

我觉得此处应该上个图,翻了好久手机,终于找到了。

传说进鬼门关也不是随便进的,门前有16个鬼王把关,还有两个小鬼看门。在世为善的亡魂能顺利通过,而在世作恶的亡魂会被打入地狱受刑。

而在丰都鬼城,还有一个新的说法:过了鬼门关,一生都平安。

过了鬼门关就是黄泉路,黄泉又称为九泉,表示非常深的泉,这个名称也是有来历的。

正所谓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地下极深处就是黄泉,所以黄泉就是地下水,古人在墓穴中能够挖出黄色的水,打泉井至深时,水也是黄色的,故而得名,代表死后埋葬之处。

白居易的《长恨歌》里面有一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这里的碧落,就是道家的说法,最初道家除了九重天,还有六天的说法,碧落就是六天里面的第一层天空,古人观天象,见碧霞满空,因此叫做碧落。

先说好,我这可不是水字啊,是在给大家讲解传统文化,这是正经事。

不过这六天、九重天、三十三重天,其实都不是实数,只不过古人的一种比喻,一种构想,限于篇幅,我就不长篇大论了,感兴趣的去某度吧。

总之我沿着道路前行,又看到一块劝诫碑,这是奉劝人们要向善从善的,以免死后在地狱受刑。

最后就来到了天子殿,这里供奉的就是阎罗王,两旁是四大判官,牛头马面,十大阴帅等等。

有人可能会说,这阎罗王不是佛教里的吗,为什么很多道教也信这个?

其实“阎王”的称谓是从梵语中音译过来的,是阎魔罗的简称,又作阎罗,是古印度传说中管理阴间事务之王。

佛教创立后也沿用了这一说法,传入我国后又与道教相结合,演变成十殿阎罗。

所以大家不必太较真这些东西,因为任何文化都是有着传承融合的过程,就像和尚敲的木鱼,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这玩意最早是道教的,时至今日道教也在用木鱼,这可不是佛教的专属法器。

当时我看了天子殿之后,就跟着游览的人群往两厢廊房走去。

因为,这两旁就是传说中的十八地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