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竞技 > 史上第一败家子 > 第257章以工代赈

史上第一败家子 第257章以工代赈

作者:墨书 分类:竞技 更新时间:2024-03-18 05:37:23 来源:sang采集规则-源站1

炭行祸水东流的计划大获成功。

一大群百姓闻风而动,将杨家和齐王府围得水泄不通,纷纷叫嚷着让他们发炭赈.灾。

“不是说要发炭赈.灾吗,把石炭交出来!”

“不发炭,你们就是沽名钓誉,故意哄骗百姓!”

“……”

“各位,请听我说。”

张小五喊得嗓子都哑了,也没人理会他。

若非他们对高门大户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只怕早就冲进去了。

混乱的场面维持了好一会,最后还是夏侯豹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吼了一句: “别吵了!想要炭的,听管家说!”

他内功不俗,暗藏内力的吼声,霎时间震住了场面。

人群安静了下来。

张小五看着眼前乌泱泱的人头,在心里暗自捏了把汗。

这么多人,要是一个弄不好犯了众怒,杨家顷刻就会被人拆成废墟。

不过好在经过这么多历练,他也不是当初那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了。

他拱了拱手,客客气气道:“各位乡亲父老,鄙人小五,忝为杨府二管家。发炭赈.灾一事,确有其事。”

混在人群中的细作闻言有些意外。

在他们的设想中,杨家应该极力推脱、辩解才是,怎么会这么痛快就答应了?

一听当真有炭可拿,百姓们又激动了起来。

“此话当真?”

“去哪里取?”

“一户发几称炭?”

张小五急忙道:“小人的话还没说完,请稍安勿躁。”

“数日前,宋宽殿下

得太祖托梦,知今冬会有大雪,便冒死敲响登闻鼓向圣上禀告此事。圣上便册封宋宽殿下为钦差大臣,主持赈.灾一事。”

“奈何宋宽殿下乃是乡野出身,在朝中人微言轻,奔波了数日,也未曾从朝廷拿到过一分一毫。但这大雪却一刻也不曾停过。”

“前日,城东井口巷压塌了数十间民房,殿下便连夜赶了过去,将受灾的百姓救助到了齐王府。”

“还有昨日……”

张小五进入了状态侃侃而谈,百姓们也被他的话带动了情绪,表情有些难过。

若非真的冷得不行,谁又愿意大雪天跑来跑去,冒着冻死的风险在这乞讨?

人群中的细作觉得有些不妙,这好端端的怎么还开始煽情了?

他强行喊话打断吟唱道:“别说这么多有的没的,我们就想知道给不给炭?不给你们就是骗子!宋宽也是骗子!”

“给!”

张小五斩钉截铁地答了一句,又对着府中虚拱道:“宋宽殿下和我家主人早有言在先,便是散尽家财,也要救下永宁城的百姓。”

“只不过现下明圣冰合,大雪封城,永宁城出入不能,什么都是紧巴巴的,我家主人准备的石炭也不富裕,所以,我家主人冒昧,提出了一个要求。”

“你们若是能答应,炭火、米粮,只要我们杨家有一口吃的,就短缺不了各位。若是不能答应,想不劳而获的,恕我家主人也无能为力。”

“那便是以工代

赈!”

以工代赈就是“以务工代替赈济”,简单来说,就是给东西,但是不白给。

他们要帮杨明做事,才能领到石炭和米粮。

百姓们面面相觑,有些纳闷。

以工代赈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么冷的天,他们有什么可以做的?

细作当即便问道:“这鬼天气,你们想让我们去作甚?”

“铲雪、补路、修房子,哪有需要,我们就去哪儿。”

张小五说罢,让下人把早就准备好的大字报贴出来道:“从今日起算,一日记十个工时,每十个工时可以换一斤炭或是一升米,每一百个工时可以换一件被褥。”

大字报上,清晰地记着一些常用物品的兑换工时。

细作有点蒙了。

这特么又是闹得哪一出?

这和他想象中的以工代赈不一样啊。

杨府不按常理出牌的操作,让这个经验丰富的细作有些看傻了眼。

忽然,人群中又喊出了一声质疑:“我们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骗人的?你们手里真的有那么多炭吗?”

细作精神一振,知道是同僚开始发力了。

不错,关键问题在于,他们如何能拿得出手这么多东西?

张小五笑了,他反问道:“如果我家主人手里没有这么多炭,你们因何而来?”

“不是你们说的,我们主人在炭行买了两万称炭,应当分给你们一些吗?怎么,事到临头,你们反而还质疑起这件事了?”

张小五平时闷声不作响,紧要关头

说话却十分犀利,句句切中要害。

细作们又又又呆住了。

这特么,好有道理啊!

就是他们放的消息,说杨家有炭,才把这些人骗了过来。

现在他们要质疑杨家没有炭,就有些前后矛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